鐵道兵博物館
以鐵道兵為紀念主題的博物館
鐵道兵博物館的建設受到了各界廣泛關注,特別是全國鐵道兵戰友和聯誼組織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2008年初,開國上將、原鐵道兵政委呂正操欣然命筆,親自為博物館題寫“鐵道兵博物館”牌匾。博物館后的青山上,矗立著全國鐵道兵聯誼會捐建、原鐵道兵政委宋維栻和原鐵道兵參謀長龍桂林分別為“成昆鐵路建設紀念碑”題寫的碑名和撰寫的碑文。
![鐵道兵博物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5/m85a10d1d6d58b0b9d344a54ed445bb2a.jpg)
鐵道兵博物館
![鐵道兵博物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d/med4716794ba18efbd96479943336ec64.jpg)
鐵道兵博物館
博物館建在這裡,有他特殊的含義,鐵道兵,本是一個不應被淡忘的群體。雖然中國軍事博物館等有一些涉及鐵道兵的收藏,但國內還沒有一家專門的鐵道兵博物館。鐵道兵從1948年組建到1983年併入鐵道部,這一工程技術兵種,存在了35年,消失也不過25年。博物館建起來了,就是鐵道兵們的娘家。博物館將陳列成昆鐵路珍貴的歷史資料。
![博物館內重現修築成昆鐵路場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c/mbcf872f9b7e24cbbf3f455ea4cd9b092.jpg)
博物館內重現修築成昆鐵路場景
1953年9月9日,中央軍委決定組建鐵道兵領導機關,從此,鐵道兵正式作為一個兵種列入人民解放軍序列。
![鐵道兵博物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7/mb7d732475e333caa318489db80236c58.jpg)
鐵道兵博物館
在國家鐵路建設中,鐵道兵先後修建了成昆鐵路、貴昆鐵路、襄渝鐵路、東北林區鐵路、新疆南疆鐵路、青藏鐵路和北京地鐵工程等大型鐵路,立下了汗馬功勞。198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決定,將鐵道兵部隊併入鐵道部。1984年1月1日,鐵道兵部隊集體轉業併入鐵道部,鐵道兵指揮部改為鐵道部工程指揮部,鐵道兵各師分別改稱鐵道部各工程局。從此,鐵道兵在解放軍序列中消失,但鐵道兵的功績,卻永遠留在解放軍的史冊上。
![鐵道兵博物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c/macc30401d281577951c4578733ebedb0.jpg)
鐵道兵博物館
“逢山徠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在36年的風雨歲月中,鐵道兵累計搶修鐵路3600公里,搶建鐵路690公里、戰備公路430公里,先後參加了黎湛、包蘭、貴昆、成昆、京通、青藏、南疆等52項鐵路修築和北京地鐵的修建。連同其他國防、林業和各種專用鐵路,共新建鐵路12590多公里,約佔全國同期新建鐵路總數的三分之一。
鐵道兵歷史演繹在全國,濃縮在成昆。1958年7月,成昆鐵路開工建設。1964年,18萬鐵道兵將士浩浩蕩蕩開赴祖國西南的崇山峻岭,與鐵道部第二工程局等單位及沿線民工一道衝到了加快“大三線”建設的最前沿!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建成通車,與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成功登月和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同被譽為人類20世紀創造的三項偉大傑作!成昆鐵路疏通了西南交通大動脈,使沿線川滇兩省七市(州)13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從昔日的蠻荒之地邁向文明社會,深山峽谷中的金口河區,更是實現了千年巨變!
吃水不忘挖井人。為傳承和發揚鐵道兵“鐵血拚搏”精神,2008年初,深懷感恩之心的金口河人民,決定修建一座鐵道兵主題博物館。信息一經發布,便受到了社會各界,特別是全國鐵道兵戰友和聯誼組織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開國上將、鐵道兵政委呂正操欣然命筆,題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博物館”。2012年5月,一座承載著光輝歷史和豐功偉績的鐵道兵“精神家園”在毗鄰成昆鐵路關村壩火車站的金口河區永和鎮勝利村落成!
博物館佔地60畝,主展館1000平方米,分“領導關懷、鼓舞人心”、“槍林彈雨、建功沙場”、“開山鑿路、功勛卓著”、 “永誌不忘、繼往開來”四個版塊,以圖片、文字、實物等形式展示鐵道兵歷史和精神,供世人瞻仰!
在20世紀70年代形成的鐵道兵精神。是當時時代的產物,同樣地也是當代中國主題下的精神支柱。它內涵的強烈的時代價值和高貴品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職業教育、職業文化建設的形象教材。
![鐵道兵博物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1/ma1beb77121871c5920e493b147e64ad6.jpg)
鐵道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