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花紅鎮

貴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惠水縣轄鎮

好花紅鎮,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惠水縣,地處惠水縣城中南部。

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崇學鎮。2013年,撤鄉改鎮。截至2020年6月,好紅花鎮下轄2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新門村。截至2018年末,好花紅鎮戶籍人口59271人。

截至2018年末,好紅花鎮有工業企業12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6個。

歷史沿革


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崇學鎮。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崇學聯保。
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崇學鄉。
1952年,崇學鄉劃為毛家苑、輝岩、滿玉、清水苑、藤子5鄉。
1956年,輝岩、滿玉2鄉併入毛家苑鄉,藤子鄉併入清水苑鄉。
1958年,設毛家苑、清水苑2管理區,屬城關惠民公社。
1961年,毛家苑、清水苑合建毛家苑公社。
1963年,清水苑從毛家苑公社劃出另建公社。
1983年,分別改為毛家苑鄉、清水苑鄉。
1991年,清水苑鄉併入毛家苑鄉。
2003年,毛家苑鄉更名好花紅鄉。
2013年,撤鄉改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好花紅鎮地處惠水縣城中南部,東與鴨絨鄉、雅水鎮、抵麻鄉接壤,南與甲戎鄉為界,西與大龍鄉、長順縣相毗鄰,北與三都鎮相連。轄區總面積242.2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地圖
地圖
好花紅鎮地處苗嶺山地向廣西丘陵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東部、西部較高且多山,中部、南部較低,多丘陵和平壩。6萬畝漣江大壩的南部就坐落於該鄉。海拔990至1080米。

水文

好花紅鎮漣江河從北至南貫穿全境,流長約11千米。

自然災害

好花紅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低溫連陰雨、凌凍、洪澇等。

自然資源


好紅花鎮有耕地面積1.43萬畝。

行政區劃


1991年,轄26行政村、139村民小組。
2003年,26行政村合併為11個。
2011年末,轄新門、好花紅、崇學、清水、弄苑、興漣、三聯、滿玉、石頭、六馬、幺關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0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好紅花鎮下轄2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新門村。
好紅花鎮區劃詳情
百鳥河村三都村上衙村平地村栗木村金田村小龍村
九門村新門村崇學村滿玉村興漣村三聯村好紅花村
幺關村石頭村清水村弄苑村六馬村甲戎村河壩村
青河村枇杷村青滕村吉安村龍上村翁金村水源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好花紅鎮轄區總人口21613人。另有流動人口1185人。總人口中,男性11260人,佔52.1%;女性10353人,佔47.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0850人,佔50.2%;有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共10763人,佔49.8%。2011年,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3人。
截至2018年末,好花紅鎮戶籍人口5927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好紅花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513元。
截至2018年末,好紅花鎮有工業企業12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6個。

第一產業

農業
2011年,好紅花鎮農業總產值10316萬元。
2011年,好紅花鎮生產糧食8262噸。主要經濟作物為金錢橘佛手瓜。2011年,金錢橘種植面積11200畝,掛果面積4000畝,產量800噸;佛手瓜種植面積800畝。

文化


● 名稱由來
好紅花鎮地名原為“毛家苑”,因寨民歷來多是毛姓漢族的居住而得名;后因該鄉是唱響祖國大江南北《好花紅》民歌的發源地,故更名好花紅鄉。

交通


2011年,好紅花鎮實現村村通公路。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好紅花鎮有初中1所,在校生1311人,專任教師5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3%,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7%。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好紅花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1個,農家書屋11個,藏書3萬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民歌《好花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廣播電視站1個。

體育

2011年末,好紅花鎮有體育場地3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好紅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9個;病床9張。專業衛生人員8人。
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82萬人,參合率97.1%。

社會保障

2011年,好紅花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90戶,人數1502人。

基礎設施

● 能源
好紅花鎮有發電企業2家,2011年發電216萬千瓦時,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16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7%,供電可靠率99.6%。

獲得榮譽


2018年12月29日,好花紅鎮被國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2019年12月24日,好花紅鎮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2020年5月26日,好花紅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