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鳴禪院

飛鳴禪院

飛鳴禪院位於桑棗鎮羅浮山中部,背依峭拔秀麗的羅浮十二峰,面向桑秀公路。殿宇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為安縣的古剎之一。初為唐武宗所建,宋宣和年間改為“祥符觀”,明永樂二年(1404年)更名為“玉虛觀”,正德年間被焚毀,嘉靖萬曆崇禎年間又先後重建東嶽宮、純陽閣、鐵瓦森羅殿等處。清順治十六年(公元l659年)在原基礎上進行了修復和擴建,並恢復原寺名“飛鳴禪院”。

詳細信息


位於桑棗鎮羅浮山中部,背依峭拔秀麗的羅浮十二峰,面向桑秀公路。殿宇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為安縣的古剎之一。初為唐武宗所建,宋宣和年間改為“祥符觀”,明永樂二年(1404年)更名為“玉虛觀”,正德年間被焚毀,嘉靖、萬曆、崇禎年間又先後重建東嶽宮、純陽閣、鐵瓦森羅殿等處。清順治十六年(公元l659年)在原基礎上進行了修復和擴建,並恢復原寺名“飛鳴禪院”。
現存的東嶽殿、大佛殿、祖師殿、十王殿及耳房,均為清代建築。總面積為1740平方米。大佛殿兩側迴廊的牆壁上.至今還殘留有清道光七年邑人書寫的李調元等人的詩詞,字跡清晰可辨。
1984年7月11日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