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古觀象台
國家級重大考古發現
陶寺古觀象台位於山西省襄汾縣陶寺城遺址,距今約4700年,是該遺址考古中重大的發現,“觀象台”遺跡的發現,證實了《尚書·堯典》上所說的“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真實歷史背景與社會現實。是對中國遠古時期天文曆法研究重要的實物例證。該考古成果被中國國家文物部門定為國家級重大考古發現。
陶寺古觀象台遺址復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於2005年10月22-24日在北京舉行了“陶寺城址大型特殊建築功能及科學意義論證會”。來自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國家天文台、國家授時中心、北京古觀象台、北京天文館、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西安美術學院中國藝術與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15位天文學家基本肯定了該大型建築為天文觀測遺跡。但是考古學界仍有許多學者持懷疑態度。
整個遺跡包括外環道直徑約60米,總面積約為1740平方米。台基直徑約40米,總面積約1001平方米。台基大約可分三層。第一層台基基礎位於台基正東,呈月牙芽形。生土半月台基芯被第一層台基的夯土板塊所保護。第二層台基基礎呈半環狀,東、西兩端接在城牆上。第三層台基呈半圓形,由夯土擋土牆、夯土觀測柱縫及台基芯構成。第三層台基芯以生土為主,還有部分夯土台芯、觀測點等遺跡。
在現存的陶寺晚期的台基破壞界面上,發現了一道弧形夯土牆基礎,人為挖出10道淺槽縫,形成11個夯土柱基礎。夏至觀測柱縫系統向東錯位,設置到了第二層台基上。在最北觀測柱與夏至觀測南柱之間搭上一根門楣就成為一個面向東南、內寬1.8米的小門。估計此門專為“迎日門”。從觀測點經“迎日門”向東看去,又可形成一條寬50厘米的觀測縫。據此,陶寺上用於觀測的柱縫系列共計13個柱子12道縫。經垂直向上復原,這12道縫分別對著崇峰(俗稱塔兒山)的某處山頭或山脊。其中主峰塔兒山在東5號縫內。
陶寺觀測點夯土標誌位於第三層生土台基芯中部,打破生土。該夯土遺跡共有四道同心圓。中心圓面直徑25厘米,二圈同心圓直徑42厘米,三圈直徑直徑約86厘米,外圈同心圓直徑145厘米。解剖結果,陶寺觀測點基礎殘深26厘米。
《尚書·堯典》記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2003年,陶寺古觀象台的發現,印證了《堯典》的記載。2009年6月21日,24節氣中的夏至日,隨著“陶寺史前天文台考古天文學研究”項目組利用陶寺遺址出土的“圭表”複製品測量日影的成功,進一步印證了《尚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宅芬模謊艄。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的記載,也進一步奠定了陶寺作為“帝堯古都”、作為“中國”的地位。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專家和天文學家的初步結論,該觀象台形成於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會末期,比世界上公認的英國巨石陣觀測台(公元前1680年)還要早近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