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梯田的結果 展開

梯田

元代王禎作品

《梯田》是元代王禎作徠品。

作品原文


梯 田
世間田制多等夷,有田世外誰名題?
非水非陸何所兮,危顛峻麓無田蹊。
層蹬橫削高為梯,舉手捫之足始躋。
傴僂前向防顛擠,佃作有具仍兼攜。
隨宜墾斸或東西,知時種早無噬臍。
徠稚苗亟耨同高低,十九畏旱思雲霓。
凌冒風日面且黧,四體臞瘁肌若刲。
冀有薄獲勝稗稊,力田至此嗟欲啼。
田家貧富如雲泥,貧無錐置富望迷。
古稱井地富可稽,一夫百畝容安棲。
余夫田數猶半圭,我今豈獨非黔黎。
可無片壤充耕犁,佃業今欲青雲齊。
一飽才足及孥妻,輸租有例將何齎,
慚愧平地田千畦。

作品註釋


本篇為作者《農書·田制門·梯田》后所系。梯田,指在山坡上修築而成的台階形田地。
田制:指田地的樣式差別。等夷:等類。
世外:指山裡。名題:題名,起名字。
何所:在什麼地方。
危顛:高山頭。峻麓:險峻的山坡。蹊:路徑。
層蹬:層層梯蹬。梯削:橫切陡削。
躋(jī):登,升。
傴僂(yǔlǚ):彎腰。顛擠:跌倒。
佃作有具:耕作器具,指農具。
隨宜:因地制宜。墾斸(zhú):開墾掘翻土地。
噬臍(shìqí):謂後悔不及。《左傳·庄公》六年:“若不早圖,后君噬齊(臍)。”(晉)杜預註:“若噬腹齊,喻不可及。”
亟(qì):多次。耨:鬆土除草。
十九畏旱:十之八九怕旱。思雲霓:指盼望下雨。語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漢)趙岐註:“霓,虹也。雨則虹見,故大旱而思見之。”
凌冒:頂冒。黧:黑黃色。
臞瘁(qúcuì):疲勞瘦削。刲(kuì):割。
冀:希望。稊(tì):一種形似稗的草,實如小米。
雲泥:比喻高下懸殊。
錐置:立錐之地。望迷:指田地縱橫連接,望不到邊際。
井地:井田。《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稽:考證。
余夫:《孟子·滕文公》上:“余夫二十五畝。”(漢)趙岐註:“余夫者,一家一人受田,其餘老小尚有餘力者,受田二十五畝。”一說古代授田,每戶以五口為準,授田百畝;超過五人者,稱“余夫”(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休注)。半圭:二十五畝。《孟子·滕文公》上:“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
黔黎:黎民百姓。
可無:可是沒有。
青雲齊:與青雲一樣高。
孥(nú)妻:兒女、妻子。
例:規程,條例。齎(jī):給,交納。
“慚愧”句:言平地千頃良田,自己得不到耕種,使全家受苦挨餓,覺愧對妻子兒女。

創作背景


作者在《農書·田制門·梯田》中介紹梯田后,曾有感嘆:“其人力所致,雨露所養,不無少獲;然而力田至此,未免艱食,又復租稅隨之,良可憫也。”此詩是這種感慨的進一步抒發,從各個方面具體細緻地描述了農民開墾耕種梯田的艱辛及悲慘的命運。

作品鑒賞


作品可分三部分,開頭至“佃作有具仍兼攜”為第一部分。寫梯田的高峻險陡,突出梯田耕種條件的極其惡劣。“隨宜墾斸或東西”至“力田至此嗟欲啼”為第二部分,寫農民耕種梯田的艱難,農民因地制宜開墾出田地,趕搶農時種上莊稼,不斷鬆土除草,而梯田怕旱望雨,農民一年到頭風吹日晒,疲勞瘦削,只能換來一點微薄的收成。“力田至此嗟欲啼”將農民付出巨大而收穫微小的艱辛不易付以浩嘆。“田家貧富如雲泥”至結尾為第三部分,進一步寫農民的悲慘遭遇。農民勤苦耕種梯田,經過萬般辛勞收穫的一點糧食,卻要按例交納租稅,到頭來還是家室空空,妻子無食,其境況的苦慘反映出社會的極端黑暗、不合理。
此詩飽含對農民疾苦的關注、同情,對其時社會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無地可耕,只得上山開築梯田,以及賦稅沉重等社會問題作了深刻有力的揭露,作品不僅在中國古代田制史研究上有史料價值,也有不容忽視的社會批判意義。

作者簡介


王禎(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東平(今山東東平)人。中國古代農學、農業機械學家。元元貞元年(1295年)至大德四年(1300年)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縣令。王禎在大德二年(1298年)製造3萬餘木活字,排印《旌德縣誌》100部。大約在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左右著成《王禎農書》或《農書》。《農書》末並附撰《造活字印書法》,記述其木活字版印刷術。
王禎的家鄉,在元初已是封建文人薈萃的地方。早在窩闊台時代,萬戶嚴實就曾經在東平“興學養士”,當時的名士,如李昶、王磐、徐士隆、李謙等都曾在東平先後設帳授徒,培養了一批為封建王朝服務的人才,著名的有徐琰、申屠致遠、孟祺等人。其中孟祺在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曾任山東西道勸農副使,曾參與編寫過《農桑輯要》一書。王禎可能受其影響而開始接觸農學,他在《王禎農書》中曾引用許多《農桑輯要》的資料。關於王禎的生平活動,有據可查的史料很少,史書有記載的是他做過兩任縣尹。一是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任宣州旌德縣(今安徽旌德)縣尹,在職六年;二是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調任信州永豐縣(今江西廣豐)縣尹。
王禎不僅是廉潔奉公的縣官,而且是勸農興桑、積極發展農業生產的農學家。他認為作為地方官,如果不熟悉農業生產,不懂得農業知識,就難盡到勸導農桑的責任。他不僅搜羅以前的歷代農書,孜孜研讀,而且經常注意觀察各地的農事操作和農業機具,從而為他撰寫農書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對那些只知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進行了無情的抨擊:這些人自己都不懂“農作之事”,“安能勸人”。他們常以勸農為借口,前呼後擁地下鄉敲詐勒索,名為“愛民”,實是害民。他還說,這些當官的只以“驕奢為事”,從來不想一想所享用的一寸絲、一口飯都出自“野夫田婦之手”,他們橫徵暴斂,儘力搜括民脂民膏來養肥自己。他的言行充滿了對窮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