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三聯的結果 展開

三聯

公司名

山東三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山東省政府重點培植和實行省級計劃單列的特大型企業,是一個以服務業為主導產業,以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為特徵的綜合性經濟組織。集團公司註冊資本20億元人民幣,凈資產近40億元人民幣,員工2萬人。

公司簡介


目前,三聯集團在其所投資的房地產、商貿、電子信息、旅遊、傳媒等產業已經形成了山東乃至全國範圍的競爭優勢,“三聯家電”、“陽光舜城”、“百靈寬頻”、“匯泉旅遊”、“經濟觀察報”等知名品牌。

發展史


在中國家電連鎖業的歷史上,三聯集團始終是無法被忘卻的一筆:第一家上市的中國家電連鎖企業;曾經業界的龍頭老大;以超強的“單店效益”笑傲群雄,旗下的三聯濟南西門店和三聯濰坊店,是彼時國美和蘇寧競相學習的榜樣。
鼎盛時期的三聯集團,涉足商貿物流、房地產、電子信息、旅遊、傳媒和金融投資六大產業,擁有170多家企業。從虧損460萬元瀕臨破產的濟南市無線電廠起步,發展成凈資產30億元、山東省政府重點培植的特大型集團,再到被迫賣掉上市公司還債,並不斷有破產消息傳出,宛如一個輪迴。

控股公司


三聯集團投資控股的公司主要包括:
山東三聯城市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是具有國家房地產一級開發資質的大型城建開發企業,是具有綜合功能的、以新市鎮為開發產品的城市綜合運營商。目前開發有陽光舜城、鳳凰城、彩石花園、田橫島度假村等4個超級大盤。

網路先烈


1998年5月,“百靈”高速信息網比新浪早半年在濟南開通。百靈網並不僅僅是一個網站,而是集通信、信息、娛樂、視頻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寬頻城域網,由三聯集團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獨資建設,曾被媒體譽為中國“第一條商用信息高速公路”,開了非電信企業運營寬頻網路的先河。
早期的網站靠燒錢生存,三聯以一個非電信企業運營寬頻網路,投入巨額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然而2003年後,電信和網通相繼正式進軍濟南市場后,百靈寬頻的市場份額節節下降。2008年時網通已經成為濟南最大的運營商,用戶已達60萬戶。2008年3月,百靈寬頻以2億元被濟南電信收購。
三聯也是最早嘗試電子商務的家電連鎖企業。1999年年底三聯集團開通了三聯家電網上商城,經營電腦、電視、空調、照相機等十二大類約2萬餘種商品,曾被寄託“代表中國未來的方向”。後來三聯選擇了和超市、網吧、小商鋪合作“開小網店”的方式進行電子商務,這種網路實體店的模式過於分散,既沒有網路購物的便捷,亦失去賣場購物的體驗樂趣,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六大產業中的金融投資領域方面,三聯集團原本想把山東元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成一家整合國內外資本資源、高度國際化和專業化的投資銀行類公司,公司業務包括直接投資、投行業務和投資管理、保險等業務內容,但這塊至今看起來也很“先進”的業務,以家電賣場起家的三聯集團始終沒有能力做起來。

房地產夢魘


三聯集團房地產開發的歷史要追溯到11年前。1998年,三聯開始開發佔地8.7平方公里的陽光舜城,憑藉這個“長江以北第一大盤”,張繼升和三聯集團分別被評為“2004年度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十大傑出貢獻人物”和“中國城市運營商50強”。
陽光舜城的開發更加堅定了張繼升“連片綜合開發”的“造城”夢想, 2000年3月三聯集團開始造“鳳凰城”。鳳凰城位於濟南東郊的虎山開發區,佔地近13平方公里,三聯集團承擔四村5200多名村民的安置補償工作。
然而,2002年的一場調查令正在建設中的鳳凰城項目無限期拖延下來;2004年,國家收緊了農業用地用於商業開發的政策,鳳凰城項目由此擱淺。有消息稱,此時三聯已經在鳳凰城項目上投了5億元。
鳳凰城的失敗並沒有阻止張繼升的地產擴展。2006年三聯集團又開始彩石山莊項目的開發。是年6月,在土地手續不齊全的情況下,三聯集團以“超值低價”為吸引進行內部認購和社會認購,共有約1800戶簽訂了認購協議書,最終因為項目進展不順而被業主多次上訪,如今這個“濟南首家建設部人居金牌工程小區”已經成為濟南市政府的一塊心病。
城市化進程必須建立農民利益保護的長效機制,按照城市整體規劃,對目標區域實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這些連政府都感到吃力的事情,張繼升卻希望以一己之力完成。
至於在黃海的荒島上開發的旅遊度假城,更是被指為燒錢的機器。1998年三聯集團開始在田橫島上建設“海上山東”。儘管取得田橫島的資金只是微不足道的百萬元,但試圖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建起度假城市,其成本可想而知,為此三聯集團還買了2架飛機和一個機場。由於地處高緯度,每年可以旅遊的黃金季節只有4個月,田橫島目前的收入“連利息都沒賺回來”。

家電連鎖的衰落


三聯
三聯
中國家電連鎖零售業內“三張”並馳(三聯張繼升、蘇寧張近東、國美張裕民) ,張繼升是當時當之無愧的老大哥。《2000年中國連鎖業百強企業排名》中,三聯商社以53億多元的年銷售額名列家電類第一名,此時的國美電器年銷售額只有23億多元。
當國美和蘇寧在全國範圍內跑馬圈地時,三聯卻錯失了家電連鎖業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彼時的張繼升看到的是亞細亞大舉進軍北京、天津、廣州等地慘敗而歸的教訓,常常把這樣一句“名言”掛在嘴邊:“山東的經濟總量足以養活三聯這條魚了。”
另一方面,造城和建島,沒有為三聯帶來利潤,反而成為一個個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吞噬了巨額資金。根據三聯商社年報,到2005年年底屬於三聯集團的配送中心共佔用了三聯商社近7億元資金。
由於長期拖欠供貨商貨款,此前國內不少家電廠家都對三聯實施過斷貨制裁,有的甚至將三聯告上法庭,而缺貨也是三聯商社此前經營低迷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4年至2006年,上市公司凈利潤分別為3562萬元、2371萬元、116萬元,而到了2008年,僅上半年就虧損了4689.53萬元,三聯連鎖店在地方的凈利僅為五六個百分點,遠低於國美、蘇寧15個百分點的凈利潤。
迄今為止,為了追索三聯集團及其關聯公司貸款和欠款的訴訟已經不下40起,涉訴金額更被指為天文數字。
2008年,三聯商社被國美納入懷中,三聯集團失去了最後一個“融資平台”。

企業困境


2004年11月,三聯“少壯派”人物之一,號稱最年輕上市公司總經理的崔葆瑾被換崗,據業內人士透露,主要原因是崔“功高蓋主”。崔在任期內曾帶領公司進行商業業態革命,將百孔千瘡的鄭百文改頭換面。
崔葆瑾被換崗反映了三聯創業團隊開始出現內部矛盾。當時崔正在和國家開發銀行談一筆30億元的低息貸款,後來化為烏有。崔的出走也宛如推倒的多米諾骨牌,此後一大批優秀的經理人也相繼離開了三聯集團。
同年,受山東聯大集團影響,三聯集團的名字出現在銀監會向金融機構下發的慎貸企業名單中。房地產吸錢如流,在其多元化投資惡果初顯時,資金瓶頸成為難以化解的難題,使得三聯集團不得不依靠出售上市公司股權回籠部分資金。
和國美打不完的官司亦困住三聯,如果輸掉三聯商標,三聯集團將陷於更加被動的局面。除了40多起欠款訴訟,三聯商社的小股東們正計劃將三聯集團告上法庭。
現在看來,三聯最糟糕的問題不是錢,而是人心渙散。比起和國美在上市公司問題上無休止的爭鬥,也許擺在三聯集團面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抓緊時間找到有實力的開發商,賣掉或合作開發處於困境中的房地產項目,同時利用“新三聯”東山再起,或有翻身的機會。

公司榮譽


2003年在深圳舉行的中國第五屆住交會上榮獲“2003年中國房地產品牌企業”稱號,其開發的陽光舜城榮獲“2003年中國房地產名盤創新獎”。
2004年在深圳舉行的“地博會”上,董事長張繼升先生獲得“2004年度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十大傑出貢獻人物”,三聯城建獲得“2004年度中國城市運營商50強”。
三聯商社是中國家電流通領域的領先企業,經營收入連續13年穩居山東省商界第一,從1998年起躋身中國商業三強,專業店第一名。2003年7月18日,三聯商社成功進入資本市場,擁有中國家電流通領域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4年,三聯集團成為國家商務部等十部委重點扶持的全國20家大型流通企業之一,成為國家科技部等單位認定的“重要技術標準研究”試點單位中唯一的現代服務業企業。
三聯商社先後榮獲江澤民主席授予的“質量興國”勳章以及“全國信譽度十佳企業”、“全國保護消費者杯”等幾十個國家級榮譽稱號。
百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三聯開發建設的中國第一條商用多媒體信息網路——百靈寬頻網為平台,大力拓展軟體開發與集成、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業務,榮獲“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標準應用推廣試點單位”、“中國電子政務優秀外包商”等稱號。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電子政務IT百強企業”。
在21世紀,三聯集團將發展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產業、投資多元化、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化大型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