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大學

公辦農林類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JiangxiAgriculturalUniversity)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2011計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是中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學校辦學溯源於1905年創辦的江西實業學堂,1908年更名為江西高等農業學堂。本科教育肇始於1940年創辦的國立中正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昌大學。1952年組建江西農學院。1958年創辦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1968年更名為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1969年江西農學院和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合併,1980年11月更名為江西農業大學。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總佔地面積1.6萬畝;設有17個學院,開設59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個,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有在職教職工1816餘人,全日制在校生23042餘人。

歷史沿革


學校溯源
1905年,江西農工商礦務總局和學務處在農事試驗場內籌設江西實業學堂,招生100餘人,初辦普通科,旋即改為高等預科,傅春官為總辦,龍鍾淞為監督。
1907年,江西實業學堂改隸江西提學使司,改稱江西高等農業學堂,江西農業教育始於此。
1912年,江西高等農業學堂和高等森林學堂合併,改名為江西高等農業學校,隨後又改稱高等農林專門學校。
1914年,江西高等農林專門學校改為江西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1927年,江西創設中山大學,江西公立農業專門學校併入該校,為其農業專門部,不久大學停辦,改為江西省立農業專科學校。
1932年,江西省立農業專科學校因設置不合部令和經費短缺而停辦。
1940年10月31日,國立中正大學在泰和杏嶺舉行開學典禮,學校設文法學院、農學院、工學院,農學院設立農藝系、森林系、畜牧獸醫系,周拾祿任農學院院長。
1943年,開始籌備恢復江西省立農業專科學校。
1949年,農專一部分併入國立中正大學農學院,其他部分組建為江西南昌農業專科學校。
建國初期
1949年9月,原中正大學由新建縣望城崗遷南昌市彭家橋,改名南昌大學,下設農學院,院長楊惟義,不久江西省農業專科學校一部分併入農學院,內設農藝、森林、畜牧獸醫3系。
1952年,中國高等院系調整,南昌大學農學院農藝、獸醫兩專業和廣西、湖南、河南三所農學院的獸醫專業,以及江西南昌農業專科學校農藝科、江西省獸醫專科學校合併,成立江西農學院,中科院學部委員,教授楊惟義任院長,校址設在南昌蓮塘伍農崗,農學院內設農學、獸醫兩系和農藝、獸醫中技部(中等)。
1954年,在兩系農、牧場的基礎上合併、擴大成立實習農場。
1958年9月1日,增設園藝、農業機械兩系。
1958年,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創辦,總校設在南昌市郊,以辦大專為主,分校設在江西省各地,以辦中專和初技為主。
1962年,江西農學院始招研究生。
文革浩劫
1968年10月,江西農學院撤銷,隨後併入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絕大多數教職員工分批下放宜春地區各縣農村勞動,農學院實習農場由南昌縣接管,后合併為蓮塘墾殖場。
1978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列為全國重點大學,同年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恢復招收研究生。
改革開放
江西農業大學隆重舉行建校110周年暨本科教育75周年紀念大會
1980年5月.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共大總校與分校脫鉤,總校稱“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實行全日制辦學,為江西省綜合性的高等農業院校。
1980年11月20日,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改名為江西農業大學。
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為首批有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2003年,學校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4年,獲得了高等學校教師和中等職業教師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授權。
2006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12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2013年1月,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2015年12月,國家林業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江西農業大學。
2016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農業部簽署協議,共建江西農業大學。
2017年12月,入選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20年6月,學校設有17個學院,59個本科專業。
院系專業培養方向層次
農學院農學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方向本科
農產品安全與貿易方向
農村區域規劃與發展方向
園藝觀賞園藝方向本科
綠地建植與養護方向
茶學方向
植物保護本科
動植物檢疫本科
種子科學與工程本科
茶學本科
園林與藝術學院林學經濟林培育方向本科
城市林業方向
森林工程與木材科學方向
園林本科
風景園林本科
林產化工本科
城市規劃本科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方向本科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科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方向本科
現代生物技術方向
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方向
動物醫學本科
動物藥學本科
水產養殖學本科
工學院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本科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本科
土木工程本科
車輛工程本科
電子信息工程本科
經濟管理學院農林經濟管理本科
工商管理資產評估與管理方向本科
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經濟學金融投資方向本科
會計學註冊會計師方向本科
國際會計方向(ACCA)
國際交流項目
金融學證券投資與理財方向本科
國際金融方向
市場營銷農產品營銷與貿易方向本科
國際經濟與貿易含國際交流項目本科
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漢語言文學本科
法學本科
公共事業管理本科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工程本科
生物技術含國際交流項目本科
製藥工程本科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本科
功能性食品研發方向
營養與食品衛生方向
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
國土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地資源管理
土地規劃方向
房地產經營管理方向
(2013年起不分方向)
本科
農業水利工程本科
農業資源與環境本科
環境科學本科
環境工程給排水工程方向本科
地理信息科學本科
旅遊管理含茶文化與休閑旅遊方向本科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與信息安全方向本科
多媒體與動畫製作方向
國際交流項目
電子商務本科
理學院材料化學本科
應用化學本科
外國語學院英語本科
商務英語本科
日語本科 
軟體學院軟體工程軟體開發、嵌入式技術等四個方向本科
軟體工程+英語
軟體工程+會計/金融
物聯網工程
職業師範技術學院教育技術學本科
農藝教育本科
數字媒體藝術本科
成人教育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南昌商學院(獨立學院)---------------

師資隊伍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擁有在職教職工170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占教師總數的80%以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有全國“五四”獎章獲得者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人,“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24人;有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模範教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7個。
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黃路生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人):黃路生、黃季焜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人):郭曉敏、賀浩華、任軍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任軍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任軍、曾志將、丁能水、黃路生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人):任軍、丁能水、黃路生等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曾志將、丁能水、黃路生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1人):黃路生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4人):黃路生、瞿明仁、曾志將、周秋白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杜天真、郭曉敏
全國優秀教師(1人):曾志將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黃路生
省“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24人):黃路生、任軍、劉軍、朱軍、張少吾、瞿明仁、萬秀峰、丁能水、曾志將、陳從英、劉苑秋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亞熱帶森林資源培育與保護教學團隊(獲批年份:2007年)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7個):農業產業組織與涉農商務管理教學團隊(獲批年份:2008年)、動物營養學教學團隊(獲批年份:2008年)、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教學團隊(獲批年份:2008年)、土地資源管理教學團隊(獲批年份:2008年)、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教學團隊(獲批年份:2010年)、農產品貯藏與加工教學團隊(獲批年份:2010年)、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教學團隊(獲批年份:2010年)。

學科體系

截至2020年6月,學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個,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4個江西省一流學科。
● 重點學科
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1個):林學
江西省一流學科(4個):畜牧學、作物學、林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 博碩士點
一級學科專業名稱二級學科(方向)名稱
作物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作物保護、農業生態學
農業資源與環境土壤學(方向)、土地資源學(方向)、植物營養學(方向)、農業環境保護(方向)
畜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含:蠶、蜂等)、動物健康與安全生產
獸醫學基礎獸醫學(方向)、預防獸醫學(方向)、臨床獸醫學(方向)
林學林木遺傳育種、森林培育、森林保護學、森林經理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農林經濟管理農業經濟與管理(方向)、農(林)業資源與環境管理(方向)、農村社會與鄉村治理(方向)
一級學科專業名稱二級學科名稱
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教育學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可授教育學、理學學位)
化學---------------
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水生生物學、生態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態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
農業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水土工程、農業機械化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食品營養與安全
風景園林學----------------
生物工程---------------
作物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
園藝學果樹學、蔬菜學、茶學
農業資源與環境土壤學、植物營養學
植物保護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可授農學、理學學位)
畜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草業科學、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含:蠶、蜂等)、動物健康與安全生產、水生生物生產學
獸醫學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
林學林木遺傳育種、森林培育、森林保護學、森林經理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工商管理會計學、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
農林經濟管理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可授管理學、醫學學位)、教育經濟與管理(可授管理學、教育學學位)、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
學科專業名稱所在一級學科
政治經濟學理論經濟學
專業學位種類專業領域名稱
農業碩士農藝與種業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
畜牧
漁業發展
食品加工與安全
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
農業管理
農村發展
獸醫碩士-----
林業碩士-----
公共管理碩士-----
工程碩士生物工程
風景園林碩士------
會計碩士------
教育碩士
● 博士后流動站
名稱立項時間
畜牧學2013年
作物學2013年
●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
學校名稱一級學科名稱評估結果位次百分位
江西農業大學畜牧學B20%~30%
江西農業大學林學B-30%~40%
江西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C50%~60%
江西農業大學作物學C50%~60%
江西農業大學獸醫學C50%~60%
江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C50%~60%
江西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C-60%~70%

人才培養

● 質量工程
截至2020年6月,學校擁有7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特色專業,11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2個,9個省級特色專業,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4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項目3個,省級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項目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擁有教育部農科教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精品課程17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7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動物科學(獲批年份:2007年)、農學(獲批年份:2007年)、林學(獲批年份:2008年)、農林經濟管理(獲批年份:2009年)、生物工程(獲批年份:2010年)
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動物科學(獲批年份:2013年)
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個):動物科學(獲批年份:2014年)、林學(獲批年份:2014年)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植物生產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批年份:2008年)、動物生產與疾病防控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年份:2013年)
教育部農科教人才培養基地(1個):江西農業大學高安肉牛氂牛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獲批年份:2012年)
省級特色專業(9個):食品科學與工程(獲批年份:2008年)、園林(獲批年份:2008年)、軟體工程(獲批年份:2008年)、動物醫學(獲批年份:2008年)、園藝(獲批年份:2010年)、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獲批年份:2010年)、土地資源管理(獲批年份:2010年)、生物技術(獲批年份:2010年)、英語(獲批年份:2010年)
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3個):食品科學與工程(獲批年份:2012年)、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獲批年份:2013年)、農業水利工程(獲批年份:2014年)
省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4個):農學(獲批年份:2013年)、動物科學(獲批年份:2014年)、林學(獲批年份:2014年)、園林(獲批年份:2014年)
高新農業實驗田
省級專業綜合試點改革(6個):農學(獲批年份:2012年)、林學(獲批年份:2012年)、動物科學(獲批年份:2013年)、農林經濟管理(獲批年份:2013年)、土地資源管理(獲批年份:2014年)、生物工程(獲批年份:2014年)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批年份:2005年)、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批年份:2006年)、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批年份:2007年)、植物生產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批年份:2008年)、動物生產與疫病防控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批年份:2008年)、農產品貯藏加工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批年份:2009年)、農業資源與環境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批年份:2009年)
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4個):面向產業需求的工程型軟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年份:2009年)、動物遺傳育種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年份:2009年)、植物生產類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年份:2011年)、開放體驗式培養林業基層應用型人才創新實驗區(獲批年份:2011年)
江西農業大學春景(15張)
省級精品課程(17門):森林培育學(獲批年份:2003年)、動物繁殖學(獲批年份:2003年)、經濟學原理(獲批年份:2003年)、微生物學(獲批年份:2003年)、C語言程序設計(獲批年份:2003年)、農業氣象學(獲批年份:2003年)、環境監測(獲批年份:2003年)、經濟林栽培(獲批年份:2009年)、數字邏輯(獲批年份:2009年)、政治經濟學原理(獲批年份:2009年)、土地利用規劃(獲批年份:2009年)、生物分離工程(獲批年份:2009年)、農業植物病理學(獲批年份:2009年)、動物傳染病學(獲批年份:2011年)、畜產品加工學(獲批年份:2011年)、電工電子技術(獲批年份:2011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獲批年份:2011年)
● 教學成果
截至2017年9月,該校研究生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項目27項;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1篇,江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0篇,江西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40篇,江西省研究生創新專項資金項目177項;在全國專業學位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評選中,獲得2篇全國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優秀論文,2篇全國獸醫碩士專業學位優秀論文,1篇全國林業碩士專業學位優秀論文;有2位研究生榮獲“2013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和“2013年江西省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1位研究生獲“大北農杯”第一屆全國農林院校研究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1位畢業研究生榮獲首屆“中國傑出獸醫”稱號。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獲得榮譽


2020年1月,入選“江西省直機關第十六屆文明單位”公示名單。
2021年1月17日,江西農業大學團委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授予“全國紅十字模範單位”稱號。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9月,學校建有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擁有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核心協同單位),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5個;建有江西省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培育基地1個、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省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3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省高校高水平實驗室(工程中心)2個;有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軟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
名稱屬性
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現代化生產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
省部共建豬遺傳改良與繁殖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部級重點實驗室
農業和農村部種豬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種豬改良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稻國家工程實驗室(南昌)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鄱陽湖流域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動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竹子種質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果蔬保鮮與無損檢測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鄱陽湖流域農業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天然產物與功能食品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森林培育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動物營養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現代農業裝備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畜禽疫病診斷與防控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菌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農產品加工與安全控制工程實驗室
江西省農業微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工程實驗室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樟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培育)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超級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樟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營養飼料開發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特色林木資源培育與利用協同創新中心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
江西現代化農業及其優勢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支持協同創新中心
江西省果蔬采后處理關鍵技術與質量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江西省作物生理動態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竹子種質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動物生物技術重點開發實驗室
江西省生物光電及應用重點實驗室
水稻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水平實驗室
動物生物技術研究室
“三農”問題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科研成就

截至2018年9月,“十二五”以來,學校共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獎勵99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
截至2014年6月,“十一五”期間,學校簽訂校縣(市)科技合作協議12項,實施重大產業化項目7項,先後推廣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稻、棉花、牧草、蔬菜、西瓜等30多個優良品種以及一大批現代農業技術;進入“十二五”以來,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1項。
2007年,江西農業大學中晚稻新組合“淦鑫688”超級稻通過了農業部超級稻認定;2011年,由江西農業大學育成的雜交晚稻新組合“五豐優T025”被確認為國家超級稻。
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獲獎名稱獲評時間
《仔豬斷奶前腹瀉抗病基因育種技術的創建及應用》黃路生等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2年2月
《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石明松、鄧華鳳、盧興桂等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14年1月
《畜禽飼料中大豆蛋白源抗營養因子研究與應用》譙仕彥、秦貴信、李德發等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2015年1月
《江西雙季超級稻新品種選育與示範推廣》賀浩華等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2017年1月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主要欄目有作物科學、林業科學、植物保護、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資源與環境科學、農業工程;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也是《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美國《生物學文摘預評》(BA)、英國《動物學記錄》(ZR)、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學中心文摘》(CABI)等收錄期刊,曾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2006年、2008年、2010年連續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 館藏資源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紙質圖書達122.02萬冊,電子圖書52.25萬冊,擁有中外文資料庫20多個;此外,圖書館還購進了大量的外語學習軟體、英文電影VCD和一些專家講座;自建了江西農業大學碩博學位論文資料庫、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資源資料庫等特色資源。

學術交流

截至2018年9月,學校與江西省80%以上縣市區建立了戰略合作和科技合作關係,推廣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及現代農業技術。
截至2014年6月,學校開展國際合作交流與留學生教育,對外學術交流日趨活躍,同美國、荷蘭、德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聯繫。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 校訓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釋義:學校師生團結在一起,勤奮實幹苦學,以實事求是的創新精神,厚德博學,抱朴守真創建中國一流高校,打造“生命科學領域的江南明珠”。學校本著“弘揚和諧文化,傳播贛鄱文化,引領時尚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

形象標識

● 校徽
學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釋義:徽志上方標有“江西農業大學”字樣;下方有“1940”字樣,代表學校建校時間;下方邊緣為江西農業大學的英文譯名。徽志中央的圖案意指日出東方,意味著農大的崛起,植物生根發芽意味著江西農業大學茁壯成長,下面的土地意味著江農人需要腳踏實地,以農為本,底部的英語預示著學校要與國際接軌,面向未來,包圖意味著注重修養內在。
學校徽章為教職工和學生佩戴的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 校旗
學校校旗為長方形旗幟,白底紅字,中央印有校名,左上角配以學校徽志。
校旗規格選用國旗二號標準,長240厘米,寬160厘米。

知名校友


姓名職務姓名職務
政黨界
倪忠民省政協委員、省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萬紹芬新中國首位女省委書記、原中共江西省委書記
陳德銘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部長朱張才江西省政協主席
徐明華湖南省副省長羅明江西省政協副主席
謝金水江西省農科院院長劉連根原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委員會副主任
舒惠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副部長郭傑忠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院長
商界
鮑洪星雙胞胎集團董事長楊亮上海富朗特動物保健有限公司董事長
龔秀斌廣東旺大集團執行總裁陳伯成湖南儒邦集團總裁
彭金華貴溪市金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盛小南江西茂昌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雅飛江西山野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惠勇深圳市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光松北京市京大律師事務所主任鄒新華八維公司董事長
朱衛平國金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錢明嘉寶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熊火印格力特集團董事長萬鋒深圳市同興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左科生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危少冰江西藝美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
熊俊宏艾格菲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胡樂平江西聚仁堂集團董事長
喻信益皇家寵物醫院集團院長肖斌中國和平出版社社長
科研界
葉俊華“中國公安科技先進個人”“中國傑出獸醫”蔣建平河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森林培育學家
王衛芳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公開發表科技論文13篇顏龍安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路生中國科學院院士袁守根中國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
戈峰中科院首席科學家袁立廈門大學特聘教授
匡漢暉教育部特聘教授胡加林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
劉林教育部特聘教授李建德江西財經大學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
陳大洲中央組織部管理的專家胡勝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
彭良志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副所長李寧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浩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樊國盛西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
唐玉新美國陸軍醫學研究所病毒部分子病毒系研究員趙相如《人民日報》首席記者
社會楷模
鍾玲“中國三八紅旗手”鄭磐基世界發明獎得主
曹湊貴國家級教學名師曾志光“中國綠化獎章”獲得者
鍾八蓮中國人大代表付靜2005年度“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金獎”獲得者
陳春平中國人大代表張秋文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
黃細花中國人大代表江香梅中國人大代表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黃路生
校長、黨委副書記趙小敏
黨委副書記郭新春
黨委委員、副校長賀浩華、許斌華、黃英金、曾志將、林小凡
副校長劉木華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喬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