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瓜種子

油瓜種子

油瓜種子由荷蘭引進,貌似無刺小黃瓜,直徑6公分左右、長23公分左右,形狀粗短、條形順治、皮墨綠色、氣味清香、甘、脆,生吃、涼拌、爆炒皆可,最近幾年剛興起的特色蔬菜品種之一。

種植區別


第一,種子投入不同如果都選擇當前較好的品種,種植油瓜要比種黃瓜所需的種子花費多2000~2500元左右,由於受邊貿市場的影響,有時油瓜市場價格是黃瓜的好幾倍,當然也有價格低落的時候(畢竟還是少數),所以一般年景其整體效益要比種植黃瓜看好。
第二,種植密度不同一般密刺黃瓜每畝(667平方米)種植4000棵左右,而油瓜每畝(667平方米)地種植3000棵左右,從種植密度上就可看出種植黃瓜要比油瓜費工,首先節省了1000棵幼苗定植時和吊蔓時的人工。另外就是黃瓜需要用坐瓜靈點瓜才能確保正常結瓜,而油瓜不需點花就能自行坐瓜,這是節省勞動力最多的一項工作。
第三,病害預防工作重點不同黃瓜和油瓜在生長特性上有著較多的共性,其肥水管理大致是相同的;但是在抗病性方面又存在著一定差異。如黃瓜易感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病毒病害等,油瓜相對較抗霜霉病,但更容易感染細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因此,無論種植黃瓜或油瓜都要加強預防以上各種病害,尤其是病毒病和細菌性病害

種植技術


育苗:一般在8月底播種,砧木選擇優清台木或神根F1。油瓜種子要早播一天,砧木第二天播種,苗子4~5天就能出齊,6~7天可以嫁接,10天左右斷根,只要苗子足夠健壯,能夠頂住陽光照射,就可以定植。
定植:定植前要精細整地,大量使用有機肥,一般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0方以上,再補施二銨、複合肥、鉀肥50~80公斤,做成壟,小溝50厘米,大溝90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密度為每畝1800~2200株,定植后立即澆緩苗水,使幼苗坨與壟土相結合,有利於根系的發展。
溫度管理:定植前一周內白天25~30℃,夜間18~20℃,超過30℃放風。緩苗后要合理控制溫度,以白天22~28℃、夜間16~18℃為宜。
水肥管理:定植后3~4天澆一次緩苗水,促進緩苗,以後水水帶肥,以腐植酸類沖施肥加少量複合肥為主,一般每10天左右澆一次水,結果期間每周噴施一次0.2~0.3%的磷酸二氫鉀或邦龍普力登有機葉面肥。空氣濕度保持在75%左右。
光照:油瓜耐弱光性較強,冬季弱光情況下能獲得較高的產量,夏季高溫強光易生生理性病害,因此一定要加蓋遮陽網或用黑墨水、泥漿等噴灑在棚膜上。
適時採收確保總產量:根據市場需要及時採收。一般出口邊貿的長度要求在22~30厘米之間,上海、青島等地的市場需求為18~22厘米。不能一味的求單瓜重而錯過了上市時機,同時還可能影響了總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