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御橋
中御橋
中御橋位於兗州城內正中,橫跨府河之上,明代魯王建。魯王為朱元璋第十子,名檀,受封兗州,在城內北部建有魯王府。當時建橋三座,正對王府門者為中御橋。
橋為磚石結構,一拱洞跨於河上,兩旁設雕花石欄,南北長8丈,東西廣3丈。明代萬曆年間(1573~1619)於橋南端修建一座四柱牌樓,飛檐斗拱,雄偉壯觀,匾額書“培英坊”三個大字,此坊“文革”時拆除。偌大的御橋,像一張弓,也像一道彩虹,橫卧河上,整個橋全是漢白玉雕鑿而成。寬寬的橋面鋪著厚厚的石板,橋兩邊欄桿的十二根古柱頂上各有一個小獅子,雕工細密,形態可愛。誰咱過都忍不住摸摸獅子頭,再摸摸獅子背。日子長啦,一個個小獅子頭上,背上早叫人摸得光亮光亮的,還有那蹲在橋兩頭的大獅子,雖說威風凜凜,可也是光亮光亮的。據說,鑲在欄桿上的八塊石雕,刻繪精美,每一塊都述說著一則故事,個個生動感人,惹得過往行人駐足觀覽。圖案有八仙過海,有福祿壽三星,還有“王小卧魚”,御橋也因這一傳說叫“魚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王小的窮孩子,為了給重病卧床的親娘捕到一條魚治病,正值寒冬臘月,他不顧寒冷在結了冰的玉帶河上卧了三天三夜,硬是用身體的熱量化開了一個大洞,果然從洞里跳出一條大鯉魚,鑽在王小懷裡。王小回到家裡把魚煮熟,喂到娘嘴裡。王小的娘吃了魚,病就好了,“王小卧魚”的傳說從此便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