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星紀年

上古時代的紀元方法

歲星紀年,是上古時代的紀元方法。歲以六十甲子(干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循環往複,永無止境。“歲”又名為“攝提”、“太歲”,在傳承發展中後世將這套多音節的攝提紀元(歲)術語簡化為一個字,其與簡化后的干支在《爾雅》與《史記》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

來由介紹


在遠古的天皇時代已有“年歲”的概念,據古籍記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天皇氏創製歲星攝提紀元法,以“歲”來表示年。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原始干支(歲星)的發明標誌著最原始的曆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在後來的傳承中,黃帝時代把干支之名簡化為一個字。在《史記》《爾雅》等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不過《史記》與《爾雅》的版本不一樣。
《爾雅·釋天》:大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歲陽,大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

計算方法


歲星紀年
歲星紀年
除了12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划(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稱呼)。它的計量方向 和歲星運行的方向相反,即自東向西。
由於十二地支的順序為當時人們所熟知,因此,古代中國人民又設想有個天體,它的運行速度也是12年一周天,但運行方向是循十二辰的方向。這個假想的天體稱為太歲。當歲星和太歲的初始位置關係規定后,就可以從任何一年歲星的位置推出太歲所在的辰,因而就能以十二辰的順序來紀年。
當時又對太歲所在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年,給以相應的專名,依次是: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如《漢書·律曆志》有:漢高祖元年“歲在大棣(鶉首),名曰敦牂,太歲在午”的記載。有了地支關係,再配上天干,就與干支順序相聯。
在歲星紀年中,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年也給以專名,依次為: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這樣,甲寅年可寫為閼逢攝提格,余類推。這些歲名在不同的古書中有不同的寫法。上面所列的是《爾雅·釋天》所載的通用寫法。

發展改革


歲星實際約11.86年運行一周。過80多年,歲星實際位置將超過理想計算位置一次。有說法認為木星約12年運行一周天,歲星就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木星,根據木星在天體中運行的規律用來紀年的方法,叫歲星紀年法。所以中國古代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祇之一。
古代中國人民把周天分為12分,稱為12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來紀年。因此,木星被稱為歲星,這種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還不清楚,但在戰國、秦漢之交很盛行。因為當時諸侯割據,各國都用本國年號紀年,歲星紀年可以避免混亂和便於人民交往。《左傳》、《國語》中所載“歲在星紀”、“歲在析木”等大量記錄,就是用的歲星紀年法。
木星的歲星紀年法用久之後,就與實際天象不符。於是,必須改革曆法,調整歲星和太歲的位置。因此,當時各種曆法的歲星紀年法是有出入的。漢太初以後,歲星紀年法與後世的干支紀年法相連接,從太初上溯至秦統一中國時,歲星紀年比干支紀年落後一辰,上溯至戰國時期則落後二辰。西漢劉歆提出歲星每144年超一次的演演算法,但實際上未在紀年法中應用。東漢改用《四分曆》時,廢止了歲星紀年法,沿用干支紀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