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人
雜誌
徠正式創刊於一九八九年,由中國廣告協會報紙委員會、中國廣告協會電視委員會、天津市廣告協會共同主辦,具有深厚的辦刊背景及強大的資源平台,十幾年來,業已成為中國廣告業中極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專業刊物。《廣告人》 杜絕廣告圈內的“自娛自樂”,深度介入廣告主資源,秉承“大廣告”理念,從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廣告投放媒體三方角度看待廣告問題,為讀者傳遞廣告業不同領域的專業信息,立足於推動廣告理論和實務發展的同時,關注廣告從業人員的生存狀態。
從1979年恢復廣告市場以來,中國廣告業尤其是近年來一直呈發展平穩上揚之勢,整體規模已經接近GDP的1%,全國近200多家大學也從無到有地設立了廣告學專業,但是同時,關於“廣告人生存不易”、 “40歲就退休”的言論也日漸鼎盛,廣告人“度日如年”、“逃之夭夭”的景象也不時發生,這是一個“業進民退”的現象。
進與民退的形成
廣告人,作為廣告執行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供不應求,於是為了滿足供需的平衡,行業的門檻開始降低直至沒有門檻。從業人員的急劇增加必然導致素質上的良莠不齊,傳統的廣告人概念發生了變化,“大廣告人”應運而生,大量存在於企業和媒體並與廣告產生關聯因素的“廣告邊緣人”也逐漸搶佔著廣告舞台。當中國以幾年的時間走完國外幾十年的廣告之路后,廣告硬體呈現出了表象輝煌,而廣告軟體卻沒有在深層次上做到如影隨形。少量科班出身的“正統廣告人”支撐不起快速膨脹的中國廣告骨架,這便註定了廣告行業的畸形發展,廣告名正言順的專業服務性弱化成了寄生性。
在廣告業大勢發展的基礎上,形成了惡性循環:廣告存在的性質不是完全的專業服務性而是帶有寄生性,這就註定了在市場行為中這種轉換越明顯,廣告人就越處於弱勢地位;廣告人數量的急劇增加又從另外一方面刺激了廣告公司數量的增加,而這種增加的廣告公司絕大多數又是以寄生性的弱勢地位為起點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兩種惡果,一是更強化了服務對象的盲目強勢地位,反之使廣告人的專業性被淡化,弱勢地位更加明顯。二是形成了僧多粥少的惡性競爭。廣告人開始意識到了自己的生存地位,原來的躊躇滿志變成了當下“帶著滿身的疾病和為數不多的沾滿血汗的錢離開了這個行業”,“不做總統就做廣告人”的豪言壯語原來是充滿了不屑的“不做總統還做不了廣告人嗎”,《一個廣告人的自白》原來不過是一個過了時的外國廣告人的自白。大衛·奧格威、威廉·伯恩巴克、李奧·貝納這三個學派的創始大師在中國升起的英雄式廣告燈塔熄滅了,中國的廣告人進入了“業進民退”的時代。
根源
理論與模式的匱乏
在廣告公司中,以商人或投資人角色出現的非廣告人成為了把關人,在以公司利益為出發點的日常運營中,廣告人處於必須服從的弱勢地位。這種弱勢地位讓廣告人在中國廣告業的發展中根本登不上主流的位置。
但又是什麼讓中國的廣告人處在了這種弱勢地位?究其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在於中國的廣告業沒有創造出適應本土的理論,沒有創造出適合於廣告公司又能對廣告主產生巨大作用的模式。
素質現狀
廣告從業人員的素質現狀
1、綜合素質不高 與近年來廣告公司猛增形成對比的是廣告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普遍較低。
2、缺乏國際廣告經驗 中國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國際廣告運作的強烈需求,與中國廣告人對國際廣告運作經驗的嚴重缺乏,這一矛盾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顯得愈來愈突出。
3、創新能力薄弱 儘管20餘年來,廣告人的創意、設計、製作水平和服務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其專業水準的全面性、優質性,尤其是在被視為廣告“生命”的創意上,跟境內的跨國公司與國外的廣告公司都有明顯差距。
徠4、漠視“遊戲規則”每一個行業的運作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規範與準則。廣告業在長期的發展中建立了世界所公認的“遊戲規則”,諸如同業間要互相尊重、公平競爭,對職責要敬業,對客戶要忠誠等等,這些雖不像法律法規那麼嚴明,但同樣是廣告人必須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