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限效果

上限效果

上限效果指個人對特定知識的窮追並不是無止境的,達到某一上限后,知識量的增加就會減速乃至於停止下來。

正文


名稱:上限效果
英文名:ceilingeffect
上限效果指個人對特定知識的窮追並不是無止境的,達到某一上限后,知識量的增加就會減速乃至於停止下來。

概述


信息格差與知識格差假說的反命題,美國學者艾蒂瑪和克萊因認為,個人對特定知識的最求不是無止境的,達到某一"飽和點"(上限)後知識量的增加就會減慢乃至停止下來.經濟富有者獲得知識的速度快,其"上限"到來也會早。經濟貧困者雖然知識增加的速度慢,但隨著時間推最終能夠在“上限”上趕上經濟富有者。他們認為,大眾媒介傳播的多是普及性知識,無論富有者還是貧困者從大眾媒介那裡得到的都不能超出這個範圍,因此大眾傳播帶來的結果不是社會知識格差的擴大而是它的縮小。
應該承認,艾蒂瑪等人指出的"上限"在個人追求特定知識的過程中是存在的,但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識的總過程中是否存在則是個疑問.因為,儘管個人對特定知識的追求在一定階段上會出現"飽和"現象或知識量增加的停頓,但在此同時他們也就會開始另一種新知識的追求過程.此外,考慮到知識的老化和更新等因素,社會經濟地位低者即使後來在某個"上限"上趕上了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那麼此時這種知識的價值也早已大大打了折扣。因此,“上限效果”假說認為通過大眾傳播的“知識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會各階級,階層間的“知識格差”的觀點是很幼稚的。

起源


艾蒂瑪和克萊因於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觀點是:人上對特定知識的追求並不是無止境的,達到某一“上限”后,知識量的增加就會減慢乃至停止下來。社會經濟地位高者獲得知識的速度快,其“上限”到來的也就早;那些經濟地位低者雖然知識增加的速度慢,但隨著時間推移最終能夠在“上限”上趕上前者。

知溝理論與上限效果


1977年,J•S•艾蒂瑪和F•G•克萊因提出了與“知溝理論”假設相反的觀點,即“上限效果”假設。其基本觀點
上限效果
上限效果
是:
個人對特定知識的追求並不是無止境的,在達到某一“上限”(飽和點)后,知識量的增加就會增速乃至停下來。社會經濟地位高者獲得知識的速度快,其“上限”到來得就早;而那些經濟地位低者雖然知識增加的速度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也能在“上限”上趕上前者。
通俗地說,艾蒂瑪的觀點表明,由於大眾傳媒的信息傳播活動的作用,社會的“知溝”一開始呈現出擴大的趨勢,但最終還是會縮小,其理由是由於三個“上限”的制約:
第一,信息源的性質所決定的“上限”。大眾傳媒傳播的知識只是某一範圍、領域,某種程度上的“一般”知識,並非是“高、精、尖”的知識。無論處於什麼經濟地位的受眾,都不可能從大眾傳媒中獲得超過這個範圍、領域、程度的知識。
第二,受眾本身具有的“上限”。在大眾傳媒的受眾中,那些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在感覺到自己的某種知識已經充足的時候,就會自動減慢或停止對這方面知識的追求。
第三,現有的知識已經達到“上限”。如果受眾個人的知識程度已經高於大眾傳媒所傳播的內容,他們便不會再通過大眾傳播去尋求知識。
“上限效果”假說提出后,學界對此也提出了不同意見。學界認為,“上限效果”假說所說的“上限效果”,雖
上限效果
上限效果
然在大眾傳媒受眾個人對特定知識的追求獲取過程中是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這個假設也還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從大眾傳媒受眾個人在整個一生追求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這個“上限”是否一定存在,還需要進一步考察。這是因為,受眾個人在一定時期、一定範圍、領域追求獲取某一特定知識會出現“飽和”,這些知識的增加會出現停頓。這時,他們就會開始對下一個新領域的知識的追求與獲取,這就必然會增加他們的知識總量。
第二,知識是會不斷更新,逐漸老化的,那些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在追求獲取知識方面即使在後來某個時候到達了社會經濟基礎位高的人的“上限”,而這時因為時境的變化,他們獲取的知識的實際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因此,那種認為通過大眾傳播的“知識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會“知溝”,實現普遍社會平等的觀點是不成熟的。
N·卡茨曼的“信息溝”理論
1974年,N·卡茨曼從新傳播技術發展的角度著眼,提出了"信息溝"理論,其主要觀點包括:
(1)新傳播技術的應用必然會使整個社會的信息流量和信息接觸量都有所增大,但並不是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夠均等地獲得新技術應用所帶來的利益。
(2)現有的信息富裕階層通過及早採用和熟練使用這些先進的信息處理機器,能夠擁有相對於其他人的信息優勢。
(3)在社會信息化過程中,新的媒介技術會不斷出現並以逐步加快的速度更新,因而“信息溝”的發展趨勢可能會是“老溝”未平、“新溝”又起

參考資料


[3]《傳播理論
[4]《世界傳播事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