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弦因子
餘弦因子
平面某一面積上接收的太陽輻射功率與其接收最大太陽輻射功率之比,等於入射光束與接收面法線方向夾角的餘弦值。
餘弦因子是太陽入射角的餘弦值,太陽入射角越小,反射到定日鏡上的有效面積就越大,餘弦因子也就越高。反之,太陽入射角越大,反射到定日鏡上的有效面積就越小,餘弦因子也就越低。餘弦因子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發電效率,因此,確定較高餘弦因子的定日鏡分佈區域對於定日鏡場的設計和布置非常重要。
太陽入射角是太陽入射光線與定日鏡法線之間的夾角。太陽入射角隨當地的經緯度、赤緯角、時角、太陽高度角、太陽方位角以及定日鏡位置的不同而改變。太陽入射角的大小影響定日鏡表面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太陽入射角越小,則餘弦因子越高,反之,太陽入射角越大,則餘弦因子越低。
八面定日鏡的入射角變化趨勢
定日鏡可通過兩軸旋轉(高度角和方位角)跟蹤方式跟蹤太陽,第一個旋轉軸與水平面垂直,跟蹤太陽的方位角;第二個旋轉軸與水平面平行,跟蹤太陽的高度角,使得更多的太陽輻射能反射到吸熱器上。定日鏡在跟蹤控制的過程中,太陽的入射角取決於某個時間,在不同的時間,太陽輻射能照射在定日鏡表面上的入射角不相同,則聚光鏡場中的餘弦因子分佈也各不相同。
正午12時,太陽在一天中的最高點,此時聚光鏡場的餘弦因子最高;從早上8時到下午17時,不同區間的餘弦因子分佈以東南方向為基準,逆時針方向移動;早上8時和傍晚17時的低效率區間明顯比其他時刻多;下午的時候,東北方向獲得的餘弦因子明顯高於西北方向;同時,一天之中不同時間的平均餘弦因子分佈關於12時對稱,上午與下午對應時間的平均餘弦因子相同。
餘弦因子會影響餘弦損失的大小,餘弦損失是指由於太陽光入射方向與鏡面採光口法線方向不平行引起的接收能量減少。
餘弦因子
其中是太陽常數,0.7是指大概有70%的太陽光能力從太空中傳入地球表面,0.678是擬合經驗值。
可以看出,餘弦損失與餘弦因子的倒數有緊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