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洋鄉

騰洋鄉

騰垟鄉,位於蒼南縣西北部山區,平均海拔450米,距縣城靈溪約30公里,四周分別與橋墩、莒溪、浦亭和平陽縣青街鄉、鬧村鄉相接壤。轄區總面積30.8平方公里,原轄15個行政村,2001年初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后,撤併為6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現全鄉共有2083戶,8321人,其中少數民族(畲族)人口1112人,佔總人口百分之十三。除玉蒼林場外,土地面積29288畝,其中宜林地22492畝,耕地面積3697畝(水田2248畝、旱地1449畝)。騰垟鄉也是革命老區鄉,劉英、粟裕等同志曾帶領紅軍挺進師進駐此地開展地下革命工作。

目錄

正文


境內有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玉蒼山和總投資630萬元的溫州市小水電改革示範點——裝機容量1260千瓦時的大石坪水電有限責任公司(騰垟鄉佔15%股份)。長期以來,由於地理等因素制約,騰垟經濟落後,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糧食作物、毛竹、發展草食節糧型畜牧業和勞務輸出為主。全鄉有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村完小,共有在校學生836人。
2000年9月騰垟鄉被省委、省政府列為“百鄉扶貧攻堅計劃”鄉鎮之一。多年來,鄉黨委、政府認真落實“扶貧工作四到戶”制度,大力發展毛竹種植業和草食節糧型畜牧業兩大主導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同時,加強了交通、教育、農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近240萬元建設了聖雄希望學校——浙江電信教學樓,完成了全鄉農村電網改造,開通了騰垟至平陽鬧村的公路,建設騰中中心村等下山移民點。2003年全鄉開始實施鄉村康莊工程建設,目前騰中至玉蒼山康莊公路和傳星村大田后至莒溪王洞康莊公路正在施工中。通過幾年的扶貧攻堅,全鄉的貧困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有887人,已列入最低生活保障228戶610人。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358元。
為了確保到2007年全面實現奔小康目標,目前,全鄉上下正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按照市委“139富民攻堅計劃”的戰略要求,以“扶貧四到戶”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為核心,加大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力度,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早日實現“農業生態旅遊小康鄉”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