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榮

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張海榮,江蘇省海門市人,中國礦業大學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博士,副教授,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事會理事,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空間分析及空間數據質量等方面的研究。先後參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和參與橫向課題1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發表論文數篇,代表作“徐州董庄煤礦3314下工作面突水原因分析”。2007年,張教授說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優秀指導教師。

人物經歷


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事會理事,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
分別於1990年、1996年、2002年獲中國礦業大學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學士學位、數學地質專業碩士學位、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空間分析及空間數據質量的研究。

主要貢獻


發先後參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和參與橫向課題10餘項。

論文

張海榮。徐州董庄煤礦3314下工作面突水原因分析。礦山世界,1995(1),30-31,34.
章進,張海榮。巷道圍岩穩定性評價及支護新方法的應用探討。礦山世界,1995(3),33-36.
毛善君,許友志,張海榮,邵玉宏。空間地質模型及其可視化系統。中國數學地質進展,1995.7
閻傳海,張海榮。徐州市可持續發展評價與對策.環境導報,1999(1),30-32.
李傑,毛善君,張海榮,許友志.層狀礦床的三維模擬與動態顯示.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9,28(4):335-337.
張海榮,毛善君,許有志,張迎弟,馮恩傑,李萬忠.煤礦地測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9,28(5):429-432.
閻傳海,趙清,張海榮,戴明泉。徐州市自然保護區建設策略研究。農業生態環境,2001,17(3):52-54.
張海榮.GIS中數據不確定性研究綜述。徐州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9(4):66-68.
閻傳海,張海榮,於法展,趙清。江蘇北部城鎮綠化策略研究。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1,14(4):38-39.
胡召玲,郭達志,張海榮。基於小波紋理信息的星載SAR圖像與TM圖像的數據融合.測繪學報,2002(4),339-343.
張海榮,許友志。基於TIN不連續地質體的三維構模及動態顯示。中國礦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1(2):142-145.
張海榮,郭達志,張書畢,胡召玲.MGIS的數據特徵及其不確定性。礦山測量,2002(2),8-10.
胡召玲,侯飛,張海榮.Landsat7衛星多光譜圖像與全色圖像的數據融合。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4,33(1):37-40.
陳龍乾,郭達志,胡召玲,盛業華,張海榮.徐州礦區土地利用變化遙感監測及塌陷地復墾利用研究.地理科學進展,2004,23(2):10-15.
陳龍乾,郭達志,胡召玲,盛業華,張海榮。城市擴展空間分異的多時相TM遙感研究。煤炭學報,2004,29(3):308-312.
陳龍乾,郭達志,胡召玲,盛業華,張海榮。徐州市城區土地利用變化的衛星遙感動態監測。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4,33(5):528-532.
張海榮,周榮福,郭達志,杜培軍。基於GIS複合分析的煤礦頂板水害預測研究。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5,34(1):112-116.
汪應宏,郭達志,張海榮,申寶剛。我國煤炭資源勢的空間分佈及其應用。自然資源學報,2006,21(2):225-230.
承達瑜,張海榮,王賀封。礦區環保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及其關鍵技術。礦業快報,2006(6),34-36,70.
承達瑜,張海榮,顧和和,沈泉飛。基於ArcSDE的礦產資源信息管理的方法與技術研究[A],礦業快報,2006(11),20~23.
高鳳傑,張海榮,承達瑜。基於.NET框架的礦區環保信息系統網路模式探討。工業安全與環保,2006,32(12):41~43
承達瑜,張海榮,顧和和,沈泉飛。基於ArcSDE的礦產資源信息管理方法與前瞻.礦業工程,2007,5(2):4-6.
杜培軍,陳雲浩,張海榮.UCGIS地理信息科學與技術知識體系及對我國GIS研究的啟示。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7(3),6-10.
杜培軍,李京,張海榮,陳雲浩。從UCGIS地理信息科學技術知識體系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教育。地理信息世界,2007,5(4)
沈泉飛,顧和和,張海榮,曹敏,鍾立喜,房友東。礦產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7,30(4):21-24.
高鳳傑,張海榮。淺議《行政許可法》實施后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建設。安徽農業科學,2007(4)
李璐,張海榮.數字化測圖教學方法研究[B].江西煤炭科技,2007(4),111-113.
劉偉,張海榮。基於GML從DXF文件到Shape文件格式轉換的研究與開發。測繪科學,2007,32(4):177-178.
劉偉,張海榮,余勁松弟。煤礦巷道自動生成模塊的研究與開發。測繪科學,2007,32(6):128-129.
高衛東,張海榮,程金平.基於物元可拓模型的地下水質量評價研究。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32(6):169-172.
杜培軍,鄭輝,張海榮。礦業/礦區發展空間信息技術保障體系研究進展與若干關鍵技術。科技導報,2007,25(9):52-59.
劉偉,張海榮。基於GML的空間數據共享模型的研究與實現。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7,22(4):3-5
ZHANG Hai-rong,YU Jing-song-di,Liu Wei.Study on Key Techniques for Multi-scale Expression of Laneway Traverse Data In MGIS.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2007,17(4):508-512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煤礦三維地質模擬及動態顯示系統(49872056)
2.兗州礦業集團東灘煤礦地質、測量、水文計算機綜合管理信息系統,1998.6~1999.12
3.兗礦集團公司東灘煤礦礦井地質報告及礦井地質條件分類系統,1999.6~2001.12
4.兗礦集團公司東灘煤礦水害防治分析系統,2001.3~2002.4
5.徐州市微山湖湖西濕地自然保護區建設規劃,2001.5~2001.12
6.徐州市大洞山自然保護區建設規劃,2001.10~2002.6
7.厚煤層頂板充水機理及綜合防治水技術研究,2003
8.東灘煤礦三量管理信息系統研究,2004
9.徐州市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研究,2005
10.梁北煤礦底板寒灰水綜合防治技術研究,2006
11.大屯煤電公司中心區水資源利用及地面沉降災害研究,2006
12.大屯礦區封閉不良鑽孔水患分析及防治研究,2007
13.基於WEBGIS的兗州礦區環境管理信息系統開發,2008

獲獎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1.兗州東灘煤礦地質、測量、水文計算機綜合管理系統。國家煤炭工業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證書號:99-3-49-05
2.煤礦地測空間管理信息系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證書號:2005-222-R08
3.基於空間信息技術的工礦區陸面演變監測與生態重建決策支持。國家測繪局科技進步三等獎,證書號:2005-01-03-03
4.地理信息系統新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中國礦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2006
教學項目
1.《GIS設計與實現》課程建設與CAI課件製作,2004
其他:
1.年度考核優秀,2006
2.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優秀指導教師,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