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

鼻咽部到中耳鼓室的連通管道

鼓室並不是完全封閉的,它通過一個“密道”與外界相通。

這個密道就是咽鼓管,它在鼓室中的開口叫鼓室口。從鼓室口進入,這裡的通道主要由骨構成,通道是斜著向下的,並逐漸變細,到了峽部內徑僅一兩毫米,這是最窄的地方了。再接著往前,逐漸開闊,“建材”也改為以軟骨為主了。通道的盡頭在鼻咽部。

整個通道長約35毫米。通道上下的高度差為15~25毫米,這樣鼻咽部的液體不容易“逆流而上”進入中耳。

咽徠鼓管的主要作用是調節鼓室中的壓力,另外還有引流的作用,把鼓室中的分泌物排出。近鼓室段的咽鼓管經常是開放狀態;近鼻咽段的咽鼓管可縮小或擴大,平時是關閉的,當吞咽、打哈欠、唱歌或用力擤鼻涕時才打開。

咽鼓管中耳炎


咽鼓管是溝通鼓室和鼻咽腔的管道,為中耳傳音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此管功能對人體適應飛行有密切關係。Armstrong於1938年最先闡明咽鼓管在航空性中耳炎發病中的意義。
結構與功能:國人咽鼓管的全長為31~35mm。此管的走行方向是自鼓室前壁向前、向內、向下至鼻咽部。管分“骨部”與“軟骨部”,均略似錐體形。銜接處為全管最狹部位,稱“峽部”。管的兩部分在銜接處一般形成145°左右夾角。該處解剖變異,如銜接不在一條軸線上、形成“岔道銜接”,峽部內徑過細或贅生粘膜瓣等,均易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
徠骨部為咽鼓管的外側1/3段,始於鼓室前下壁,鼓口內徑約3~4mm。本段位於顳骨鱗部與岩骨之間,為永久開通的管道。軟骨部構成管的內2/3段,其後壁、頂壁及前壁上方均為軟骨壁,而前壁下方則為纖維軟組織壁。正是由於軟骨部上述結構特點,使此管具有“單向活瓣”(或“撲動活瓣”)的作用。起活瓣作用的部位是距峽部約1cm處的軟骨部。
此管粘膜為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復蓋,纖毛運動方向朝向鼻咽部。粘膜下基底層中有大量膠原纖維,近咽口處含有大量漿液腺與粘液腺,還有一定量的脂肪組織。管的咽口後方咽隱窩及上方增殖體為淋巴組織;管本身,包括咽口在內,則無淋巴組織。
此管在保證中耳傳音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因鼓室腔是含氣腔室,故必須保持腔內、外氣壓均衡,才能使鼓膜及圓窗膜處於最佳振動位置,獲得正常聽力。平衡鼓室內外壓差可採取主動或被動方法。所謂“主動方法”,就是靠肌肉收縮,將管的膜壁拉開,此時起主導作用的是齶帆張肌;咽上縮肌等有關肌群也參與起輔助作用。引起這些肌肉收縮的生理動作則有吞咽、打噴嚏或呵欠,個別人活動下頜關節或捲舌收縮軟齶也能拉開膜壁。其中以吞咽動作最為有效,在飛行中常須利用。“被動開管法”計有捏鼻鼓氣法、吞咽吹張法和導管吹張法等。其中第一種方法不需任何設備,故又稱“自家通氣法”,在飛行下滑過程中常用之。另有Frenzel法,系在捏鼻鼓氣的同時,作捲舌收縮軟齶動作,是一種主動與被動相結合的方法。單座軍用飛機飛行員以採用吞咽開管法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