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
中耳最主要的部分
鼓室(tympanic cavity)是中耳最主要的部分,由顳骨岩部、鱗部、鼓部和鼓膜圍成,與矢狀面近於平行的扁平腔隙。向前藉助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向後藉助鼓竇入口與鼓竇及乳突氣房相通,內側借鼓岬、前庭窗和蝸窗與內耳相鄰,外側借鼓膜與外耳道相隔。鼓室分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后鼓室,鼓室上下徑約15mm,前後徑與上下徑相近,橫徑(內、外寬度)在上鼓室約6mm、下鼓室約4mm,中鼓室最窄,在鼓臍處僅為2mm。鼓室的容積1~2ml,鼓室內面襯有黏膜,腔內含有聽骨、韌帶、黏膜皺襞、肌及神經等結構。
鼓室
鼓室內含有三塊聽小骨、兩塊肌肉、一根神經和與大氣壓力相等的空氣。三塊聽小骨,自外向內依次為錘骨(malleus)、砧骨(incus)和鐙骨(stapes)。錘骨頭和砧骨體形成關節,位於鼓室上隱窩內,並借韌帶與上壁相連。錘骨柄細長,末端附著於鼓膜臍上。砧骨長腳與鐙骨小頭形成關節,鐙骨底借韌帶連於前庭窗的邊緣。三塊聽小骨連接成一個曲折的槓桿系統,稱聽骨鏈。當聲波振動鼓膜時,經聽骨鏈使鐙骨在前庭窗上不斷擺動,將聲波傳入內耳。鼓膜和聽骨鏈的活動還與兩塊小肌作用有關,兩塊小肌為鼓膜張肌和鐙骨肌。鼓膜張肌收縮時,可使鼓膜緊張;鐙骨肌收縮時,牽拉鐙骨,以調節聲波。這兩塊肌共同作用,可使聽骨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聽骨鏈運動幅度減小,阻力加大,使外來的聲波減弱,對內耳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上鼓室(attic)又名鼓隱窩(epitympanum)、鼓室上隱窩(epitympanic attic),位於鼓膜緊張部上緣平面以上。下鼓室(hypotympanum)位於鼓膜緊張部下緣平面以下。中鼓室(mesotympanum)位於鼓膜緊張部上、下緣平面之間,大部分對應於鼓膜緊張部。后鼓室(posterior tympanum)位於鼓膜緊張部后緣以後,是中耳手術的重要部位之一。
通常臨床上將鼓室看成具有6壁的腔隙。
1.外側壁:鼓室外側壁分膜部和骨部兩部分。膜部為鼓膜,是鼓室外側壁主要部分。骨部為鼓膜周邊的骨性外側壁,主要由骨性鼓環和鼓室盾板構成。
鼓膜為一半透明的薄膜,呈凹面向外的淺漏斗狀,成人鼓膜上下徑9~10mm,前後徑8~9mm,厚度約0.1mm,周邊與中央部較厚,中間區域較薄。鼓膜坐落在鼓溝中,其平面向前外下傾斜,與外耳道下壁和前壁各成45~55°角,與外耳道上壁約成140°鈍角。錘骨柄包埋在鼓膜中並將鼓膜向內牽拉,因此鼓膜略上內凹陷而呈淺漏斗狀。鼓膜分為緊張部和鬆弛部兩部分,緊張部為主要部分,其邊緣增厚形成纖維軟骨環附於鼓溝中,鬆弛部又稱Shrapnell膜,位於緊張部上方,略成三角形,無纖維軟骨環,附著於鼓切跡鼓室盾板下緣。鼓臍相當於錘骨末端鼓膜最凹陷處,位於鼓膜中央略偏後下。錘紋是錘骨附著於鼓膜形成的一條白色條紋影。在錘紋上端有一白色小突起,為錘骨短突將鼓膜向外頂起形成。鼓膜上自錘骨短突向前橫行的條紋為鼓膜前皺襞,自錘骨短突向後走行的條紋為鼓膜后皺襞,兩個皺襞分別附著於鼓切跡的兩端。鼓膜以錘前、后皺襞為界分為以上的鬆弛部和以下的緊張部,緊張部的邊緣在前、后鼓棘處與兩皺襞相連續。用耳鏡檢查鼓膜時可見其前下部有一個窄三角形反光區,系射入光線被鼓膜凹面反射所致,稱為光錐。新生兒至5個月的嬰兒由於鼓膜傾斜近乎水平位,與外耳道底夾角約35°角,故檢查見不到光錐。
2.上壁:上壁即鼓室蓋(tegmen tympani),或稱鼓室天蓋,鼓室憑此骨板與顱中窩相隔。鼓室蓋上有岩鱗裂,一般2歲以後才閉合,故小兒患急性中耳炎時可出現腦膜刺激癥狀。正常情況下鼓室蓋位於眶下緣與外耳道上緣連線之上5~10mm,否則為鼓室蓋低位。
3.下壁:下壁稱頸靜脈壁(jugular wall),為一狹窄的薄骨板將鼓室與頸靜脈球隔開。鼓室下壁的表面不規則,有很多氣房,在靠近后份有一個明顯的突起,稱為莖突隆凸(styloid prominence),與莖突根部相對應。下壁的下面為頸靜脈窩,容納頸靜脈球,其前方為頸內動脈管,有頸內動脈通過,因此下壁與頸靜脈球和頸內動脈相鄰。下壁骨質可有缺損,中耳手術應注意避免損傷血管而出現嚴重的出血。下壁尚有小孔,為舌咽神經鼓室支通過的地方。頸靜脈球頂部的外膜內有頸靜脈球體分佈,緊靠頸靜脈窩,為頸靜脈球體瘤的原發組織。
4.前壁:前壁有頸動脈壁(carotid wall),上寬下窄。上部有鼓膜張肌半管(semicanal for tensor tympani muscle)及位於其內的鼓膜張肌,其下為咽鼓管鼓口,鼓室藉此與鼻咽相通。兩管之間有薄骨片相隔,此骨片向後向外延伸形成匙突。咽鼓管鼓口之下的骨壁膨隆,為頸內動脈管隆起所致,此骨壁很薄,可有缺損,術中要注意。骨壁表面有許多細小穿孔,有頸鼓神經和血管經此穿入鼓室。
5.後壁:後壁又稱乳突壁(mastoid wall),上寬下窄,面神經垂直段通過此壁之內側。後壁上段相當於上鼓室的後壁有一小孔,為鼓竇入口,上鼓室藉此與鼓竇相通。鼓竇入口之內側有外半規管隆凸,鼓竇入口之底部、適在面神經管水平段和垂直段相交處之後方,有一容納砧骨短腳的小窩,叫砧骨窩(incudal fossa),為中耳手術一重要標誌。
6.內壁:內壁又稱迷路壁(labyrinthine wall),為內耳的外側壁,其結構與內耳的迷路系統有關。有如下結構:鼓岬(promontorium tympani)系由耳蝸基底轉的起始部向外隆起形成,其表面有一溝槽,有鼓室神經(jacobson神經)通過。前庭窗龕(vestibular window niche)系鼓岬後上方一向內凹陷,又稱前庭窗小窩(fossula fenestrae vestibuli)。龕底有一近似橢圓形的窗孔向內通內耳的前庭,稱為前庭窗(vestibular window)或卵圓窗(oval window),面積約3~3.2mm,被鐙骨底板及環韌帶封閉。圓窗龕(round window niche)為鼓岬後下方一向內凹陷,又稱蝸窗小窩(fossula fenestrae cochleae)。圓窗龕底有一類圓形窗孔通向耳蝸鼓階起始部,稱為圓窗(round window)或蝸窗(cochlear window)。圓窗由一表面覆蓋黏膜的膜性纖維組織結構封閉,稱為圓窗膜(round window membrane)或蝸窗膜(secondary tympanic membrane),也有人稱為第二鼓膜,面積約為2mm,厚度為0.5~1mm,朝向後下方,其平面幾乎與前庭窗成直角。圓窗龕前上緣凸出明顯,后緣平緩,由於圓窗龕前上緣的遮蓋,必需磨除部分龕上緣和前緣才能觀察到圓窗膜。
鼓室硬化
鼓室
鼓室膽脂瘤
鼓室膽脂瘤大部分是由於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引起鼓室外長期負壓而形成的,通常臨床上稱其為後天性原發性膽脂瘤。這種膽脂瘤其實不是真正的腫瘤,而是上皮細胞脫落得不到及時清除逐漸堆集而成的,類似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破壞周圍的骨質。向上進一步即可侵及中顱凹,甚至併發顱內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