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靜脈
人體頭部血液迴流心臟的管線
徠靜脈的主要作用是調節血管系統容量、收集血液流回心房。頸靜脈是人體頭部血液迴流心臟的管線,一旦破裂,如果傷口較大,將會鮮血噴濺,傷者如果無法得到及時救治,幾分鐘內就將死亡。即便傷口不大,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仍將會危及生命。
由於頸內靜脈壁附於頸動脈鞘,管腔經常處於擴張狀態,有利於血液的迴流。頸內靜脈損傷時,管腔不能閉鎖,可導至氣體進入靜脈,發生空氣栓塞。
頸內靜脈的屬支有顱內和顱外支兩種。
1)顱內支 通過硬腦膜竇收集腦膜、腦、視器、前庭蝸器及顱骨的血液。 2)顱外支
頸內靜脈擴張症臨床少見,迄今為止國外可查及的文獻,證據確鑿的病例48例,臨床實際發病肯定高於這一數字。男性發病明顯多於女性,48例中男性為39例,女性為9例,男女之比大於4∶1。該病兒童多發,10歲以下發病為38例,佔79.2%,年齡較大患者,亦多可追溯到兒童期發作的病史。發生於右側者38例,左側5例,雙側5例。
頸內靜脈擴張主要發生在頸內靜脈的下1/3段,而且頸外靜脈、頸前靜脈、面后靜脈也可發生類似擴張。
徠本病的自然發展過程尚未見記載,目前尚未見因靜脈擴張而致破裂的報道。
瓦爾薩瓦檢查或有胸腔內壓力增大動作時,頸下部出現膨隆,均應考慮頸靜脈擴張症的可能。確診需行進一步檢查,最早的檢查是行逆行靜脈造影或直接頸靜脈穿刺造影,但直接穿刺造影可引起血腫,逆行靜脈造影可引起血管穿孔、血腫、胸導管損傷以及假性動脈瘤。由於這兩種方法可能帶來一些併發症,現已為臨床所淘汰。動脈造影也可顯示迴流擴張的靜脈,但對兒童行動脈造影,操作困難大,危險性也大。由於動脈造影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數字減影動脈造影(DSA)的出現,增加了清晰度,降低了危險性。當臨床上與該部位的動脈畸形鑒別困難時,行DSA檢查十分必要。一些非創傷性檢查是頸靜脈擴張症的主要檢查手段,其中超聲檢查應是首選的檢查方法。其價廉、無創傷、掃描範圍廣泛,並能較準確地反映病變程度及與周圍結構的關係。增強CT掃描對該病也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在報告的病例中,我們應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顯示病變,達到了直觀、準確、多角度顯示,不失為更加理想的檢查手段。
兒童頸下部的囊性膨隆需與鰓裂囊腫、甲狀舌管囊腫、皮樣囊腫、囊性水瘤、靜脈畸形及動靜脈畸形相鑒別。鑒別要點包括:頸內靜脈擴張僅於胸腔內壓力增大時膨隆明顯,不象囊性水瘤或其他囊性腫瘤那樣可以透照,沒有搏動及動脈樣吹風樣雜音。更需注意鑒別的是喉囊腫及上縱隔囊腫,它們也可於胸腔內壓力增大時,趨於明顯。鑒別方法包括下頸部的胸片檢查。檢查時患者需閉氣,這樣可確定兩者是否共同存在。
![頸靜脈](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a/mbadb780c65b37c396a94c8074ad25a8b.jpg)
頸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