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隸屬於廣東省科學院,是熱帶亞熱帶區域特色與優勢的微生物學科專業科研機構;重點科研領域包括微生物資源多樣性與前期開發、微生物生態與環境污染控制、微生物危害及其檢測與控制、微生物分子育種及生物轉化、食藥用菌生物技術與人類健康五個方面。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中科院中南真菌研究室,於1964年經國家科委批准成立。1972年改為現名。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現有在職員工446人,在讀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58人,在站博士后15人。其中在職專業技術人員411人,正高職稱31人,副高職稱33人。擁有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127台(套),原值5338多萬元。(截止2020年底)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前身是中國著名真菌學家鄧叔群學部委員(院士)創建的中國科學院中南真菌研究室,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了相關的籌建與科研工作,於1964年5月19日經國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
園區風貌
1987年,在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和廣東省科學院的支持下,在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內成立了菌種保藏中心,1990年開始使用。
1999年,該所的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廣東省質量監督食用菌產品檢驗站)通過計量認證(CMA)。
2010年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准建設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1年,該所主持的國家發改委立項建設的“廣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生物新技術及產品研究開發和測試公共實驗中心”和“廣州化學品生態環境安全評價服務中心”均已建成運行。
2007年被認定為“廣東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試點單位”。
2009年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單位。
根據2017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有人員20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72人,高級職稱人員42人,博士31人,碩士68人。其中,中國工程院1人,廣東省“南粵百傑”人才培養工程入選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2010年廣東省引進領軍人才1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吳清平(專職)
廣東省“南粵百傑”人才培養工程入選者(1人):吳清平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郭俊、吳清平、朱紅惠、孫國萍、李泰輝、許玫英、張菊梅
2010年廣東省引進領軍人才(1人):楊柏華
根據2017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建設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廣東省研究中心1個,所級研究發展中心5個;建有真菌標本館1個,野外台站1個;此外,該所主持搭建了廣東省食品安全檢測與評價科技創新平台,參與了廣東省材料檢測與評價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由國家發改委立項建設的“廣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生物新技術及產品研究開發和測試公共實驗中心”和“廣州化學品生態環境安全評價服務中心”均於2011年建成運行。廣東省微生物學會、廣東省食用菌行業協會、廣東省生物技術生產力促進中心掛靠在該所。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華南應用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廣東省菌種保藏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微生物應用新技術公共實驗室
廣東省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廣東省微生物種質資源庫)
國家級公共實驗中心(1個):廣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生物新技術及產品研究開發和測試公共實驗中心
市級評價服務中心(1個):廣州化學品生態環境安全評價服務中心
所級研究發展中心(5個):華南微生物資源中心、環境微生物工程中心、微生物檢測新技術中心、微生物工程研究發展中心、食用菌技術研發中心
真菌標本館(1個):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標本館
野外台站(1個):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車八嶺真菌資源研究站
學術組織(3個):廣東省微生物學會、廣東省食用菌行業協會、廣東省生物技術生產力促進中心
根據2017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圖書情報室累計藏書(刊)兩萬多冊,有中、外文期刊近100種。藏書以微生物學科為重點,涉及真菌學、細菌學、發酵微生物學、食品微生物學、農業微生物學、環境微生物學以及細胞學、遺傳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工程等相關生物學科。已形成真菌學的館藏特色,是華南地區收藏真菌學科文獻較全的單位。除了收藏傳統的印刷型文獻資料外,引進科研網路資源,訂購了CA、Enviroline、FSTA 、EMBASE 等4個Dialog(網路版)資料庫。
2004年與廣東省科技圖書館達成協議建立了總分館的合作關係,實現了總分館間的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優勢互補。有自建資料庫4個,館藏編目數據1萬多條。
科學城基地
2014年1月,由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主持的國際合作項目“越南原始生態環境中重要微生物菌種資源的分離研究”,系統研究了越南原始生態環境中微生物資源的多樣性,共分離獲得1300多株微生物資源;篩選獲得了一批功能菌株,包括120株β-葡聚糖酶產生菌、110株甘露聚糖酶產生菌、133株菌株纖維素酶或木質素酶產生菌、65株對大腸桿菌或者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拮抗功能的菌株;獲得產藍色素菌株8株;鑒定並發表了5個新種,其中粵藍鏈黴菌產生的色素具有較強的抗革蘭氏陽性細菌、抗腫瘤細胞的活性,2個藍色組分是主要的活性物質;從粵藍鏈黴菌中分離獲得12個單體化合物,其中結構鑒定了7個新結構化合物及活性物質;建立了粵藍鏈黴菌的遺傳轉化體系,研究了其聚酮合酶(PKS)途徑的多樣性,發現了榴菌素生物合成調控的新基因,為深入利用這些新的鏈黴菌資源奠定了技術基礎。該項目促進了中國和越南微生物學科的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該項目2011年11月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驗收。
根據2017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1978年以來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在科技成果方面,共取得科技鑒定成果176項,其中國際先進、領先水平的67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成果獎101項,其中國家級成果獎6項、省部級一等獎12項;在專利申請方面,共申請專利287件,其中發明專利275件,授權專利162件,其中發明專利150件。在國內外核心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700多篇,出版科技專著35部。特別是2010年以來,研究所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科研論文461篇,其中SCI和EI收錄共152篇;申請專利122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117件,實用新型5件;授權專利86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81件。
• 重大科技成果
“殺蟲桿菌-殺螟桿菌”在1978年獲得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獎;
“短裙竹蓀室內栽培技術”在1983年獲得國家發明三等獎;
“採用高產苷技術生產肌苷”在199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年“含氨氮和多環芳烴類毒害性廢水的微生物處理新技術”獲國家環保總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食用菌優質高效大規模生產關鍵技術研究”獲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年“食品微生物安全快速檢測與高效控制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年“瓶裝飲用水溴酸鹽控制方法”獲廣東省專利金獎及第十五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在研究所傳統優勢學科—大型真菌分類方面,實驗室先後獲得了4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省部級二等獎。2008年的“中國華南及鄰區森林大型真菌多樣性研究及其應用”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採集標本近6萬號,描述華南及鄰區森林大型真菌2綱26目63科290屬2360餘種;發現新物種165個、新組合106種、新記錄種736個;收集菌株2000株,馴化食用菌16種;創建了經濟真菌資源調查研究與開發利用平台;為真菌資源儲備和研究提供了數據和創新材料。
• 歷年獲獎成果
1978-2013年獲獎成果一覽表 | ||
---|---|---|
獲獎日期 | 獲 獎 成 果 名 稱 | 獎勵等級 |
1978年 | 殺蟲桿菌-殺螟桿菌 | 全國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真菌室藥用組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工業室細菌冶鍊組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香菇新法栽培和草菇栽培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化學致癌物質微生物快速測定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生物合成輔酶A粉針劑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安絡痛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細菌法提取蓮花山鎢礦含砷硫化礦中鈷的研究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皮革防酶的研究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30萬噸合成氨設備水質穩定劑-菌類部分的評試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鼻咽癌病毒遺傳及環境因素等病因調查研究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79年 | 農用抗菌素的研究—井岡黴素工業生產研究 | 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
1980年9月 | 用微生物法快速檢定化學物質致癌性 | 廣東省科技成果四等獎 |
1981年7月 | 雙酶法生產注射葡萄糖工藝和澱粉液化噴射器裝置的研究 | 廣東省科技成果四等獎 |
1982年11月 | 室內稻草栽培鮑魚菇的研究 | 廣東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
1983年11月 | 順糖二號白地霉的安全性和飼養效果研究 | 廣東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
1983年11月 | 短裙竹蓀室內栽培技術 短裙竹蓀栽培的研究 | 廣東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
1983年12月 | 短裙竹蓀室內栽培技術 短裙竹蓀栽培的研究 | 國家科技發明獎三等獎 |
1984年12月 | 糧食霉腐真菌及大米防霉保鮮研究 | 廣東省科技成果四等獎 |
1984年 | 蘑菇穀粒菌種的研究及應用 | 廣東省推廣應用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三等獎 |
1986年 | 香菇段木新法栽培技術應用推廣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86年 | 蟲草菌的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1986年1987年 | GM—530菌株選育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86年 | 香菇“廣香47號”菌種引種試驗研究 | 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1987年 | 廣東省鼎湖山粵北山區大型真菌資源調查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87年 | 糞產鹼菌A-15的主要特性與水稻的聯合固氮作用 | 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87年 | 選育家蠶抗病品種的基因工程研究 | 廣東省生物技術專項獎 |
1987年 | 溶壁酶(lywa uyme)及其應用效果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87年 | 固定化酵母生產糖密酒精的研究 | 廣東省生物技術專項獎 |
1987年 | 谷氨酸產生菌選育及發酵工藝研究 | 廣東省生物技術專項獎 |
1987年 | 天然調味料---酵母抽提物的研製 | 廣東省生物技術專項獎 |
1987年 | 基因工程研究—草魚基因文庫構建 | 廣東省生物技術專項獎 |
1988年 | 粵北山區大型真菌資源調查 | 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88年 | 電鏡結構和技術的改進及其應用在生物膜的研究 | 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88年 | 飼料防霉藥劑“飼防Ⅰ號”的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89年 | 谷氨酸突變株選育及發酵工藝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89年 | 粵東、粵中、粵西大型真菌資源調查 | 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90年 1991年 | “廣香-51”號香菇菌株引種試驗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91年10月 | 微生物在工業污染源治理中的應用研究 | 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92年 | 水稻耐氨固氮菌的應用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92年 | 廣東山區綜合科學考察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92年 | 谷氨酸突變株選育及發酵工藝研究 | 廣東省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獎勵基金會研究開發獎三等獎 |
1992年 | 不致齲齒的新型甜味劑帕拉金糖的研製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92年 | 香菇種質的採集,保藏和理想菌株選育研究 | 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1992年 | 香菇及其下腳料鮮香味提取技術和應用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93年 | 《噬菌體圖譜》 | 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94年 | 用DNA轉化選育L—谷氨酸菌用DNA轉化培育L—谷氨酸產生菌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94年 | 河源市工業發展總體規劃(1991-2000年)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95年 | 甘孜州食用菌資源調查 | 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1997年1996年1996年 | 採用高產苷技術生產肌苷 | 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96年 | 一品鮮調味型酵母提取物 | 廣東省輕紡工業廳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96年 | 濃香花生油中黃麴黴毒素的生物學法研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97年 | 廣東大型真菌志 | 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97年 | 天然調味料酵母抽提物的研製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1998年 | L—蘋果酸高產菌種選育及其發酵工藝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99年 | 海南傘菌初志 | 廣東省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2000年 | 經濟真菌資源學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 |
2001年 | 抗干擾微生物培養基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2001年 | 海南傘菌初志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2002年 | 中國小煤炱目分類與編志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2002年 | 生物強化技術在油制氣廢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2002年 | 梅州柚優質高產和綜合開發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2002年 | 抗干擾微生物培養基研究 | 中國科協、國家經貿委“千廠干會協作”行動優秀成果獎 |
2003年 | 食用菌產業化示範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2003年 | 水質總氯、余氯及臭氧快速測定試劑盒(牌子) | 2003年廣州市優秀專利項目 |
2004年 | 食品生物安全和質量監控產品的研究與開發 | 2002-2003年度東山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2004年 | 多組織核酸分子膜的開發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2004年 | 西藏經濟真菌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研究 |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2005年 | 高效廣譜水性塗料防霉抗藻劑的研究開發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2006年 | 微生物除臭技術及產品研發 | 廣州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20061208 | 中國熱帶亞熱帶森林高等真菌多樣性研究 | 貴州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2007年3月 | 中國靈芝及其它真菌研究 | 海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2007年4月 | 番茄和茄子主要病害可持續控制技術及應用研究 | 廣東省農科院科學技術一等獎、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二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2008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
2007年6月 | 生物強化技術處理油制氣廢水的方法 | 2007年廣東專利優秀獎 |
2007年5月 | 含氨氮和多環芳烴類毒害性廢水的微生物處理新技術 | 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 |
2007年12月 | 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 | |
2007年8月 | AM真菌生物學效應和提高植物抗青枯病的機制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2007年12月 | 食用菌優質高效大規模生產關鍵技術研究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8年1月 | 華南及鄰近地區森林高等真菌多樣性研究 | 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2008年5月 | 生物強化技術治理高濃度氨氮和多環芳烴類毒害性廢水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2006.06 | 細胞固定化技術在高鹽稀態醬油中的應用 | 中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907 | 中國華南及鄰區森林大型真菌多樣性研究及其應用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200907 | 微生物及植物多糖對水產動物生理機能的調控及應用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201003 | 食品微生物安全快速檢測與控制技術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201001 | 新型免疫調節劑全靈芝系列產品的研製 | 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903 | 一種全靈芝的生產方法 | 廣東專利優秀獎 |
200904 | 優稀食用菌周年安全高效栽培和加工的研究與示範 | 廣東省農科院科學技術二等獎 |
200912 | 食品微生物安全研究及其快速監控技術開發 | 2009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201011 | 食品微生物安全快速檢測與高效控制技術 | 2010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102 | DB44/T 462-2008金針菇 | 廣東省標準創新貢獻獎三等獎 |
201108 | 一種生物除臭方法及其裝置 | 廣東專利獎優秀獎 |
201203 | 叢枝菌根真菌生態生理及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 | 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
201302 | 食藥用菌工廠化生產與精深加工關鍵技術 | 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
201302 | 珍稀新品種真姬菇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201302 | 造紙微生物控制工程應用技術開發 | 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
201307 | 瓶裝飲用水溴酸鹽控制方法 | 廣東專利獎金獎 |
201307 | γ-聚谷氨酸產生菌及利用該菌株製備γ-聚谷氨酸的方法 | 廣東專利獎優秀獎 |
201312 | 瓶裝飲用水溴酸鹽控制方法 | 中國專利優秀獎 |
(備註:以上信息參考資料)
根據2017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建設的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廣東省質量監督食用菌產品檢驗站)於1999年通過了計量認證(CMA),2004年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實驗室認可,具有獨立法人地位和第三方實驗室地位,檢測數據可獲得國際互認,2012年通過了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CMAF),國家認監委認可的符合良好實驗室規範(GLP)原則的實驗室。
2005年,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同申請到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微生物學博士點,該博士點設在華南理工大學,由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和華南理工大學共同擁有;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還先後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西南大學、塔里木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或設立研究生培養基地。
2010年,經國家人社部批准建立“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社部發〔2010〕60號),與博士后流動站設站單位聯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該所先後與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和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簽訂聯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協議。另外該所還可以通過廣東省科學院博士后工作站直接獨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
二級學科博士點:微生物學(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
根據2017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為培養人才,該所先後有16位研究員加入到中國科學院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研究生導師行列並招生,其中5位博士生導師。
2010年至2017年1月,該所共培養碩士研究生55名,博士研究生21名。2017年1月,該所有在讀研究生71名,其中博士生22名。
2012年4月,該所培養的鄧名榮博士、陳杏娟博士獲得2013年度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計劃資助。
2014年2月,該所培養的吳軍林博士獲得2014年度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計劃資助。
2011年3月,該所培養的閆文娟博士獲得2011年南粵優秀畢業生。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LOGO
人本、創新、團結、奉獻
釋義:
人本是指“以人為本”。其核心是尊重人、激發人的潛能,其著眼點在於滿足人的合理需要,從而進一步調動人的積極性。
創新是根據現實的變化不斷推陳出新,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好辦法,永不自滿,永不停步。創新是發展的根本,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源泉。
團結是上下之間同心同德,是部門之間密切協作,是員工與組織共同發展,是創造現代文明的動力。
奉獻是責任的體現,是科研工作者的原始精神,更是個人和組織共同發展的需要。
十種精神
• 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就是祖國利益、民族尊嚴高於一切的志氣和情操,是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富強、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源泉。
• 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
同甘共苦、和衷共濟、顧全大局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組織全體職工群策群力、同心同德辦好科研院所的行為規範。
• 愛所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主人翁精神是科研院所精神的實質和核心。要樹立主人翁精神,就是要想主人事、說主人話、干主人活、盡主人責。要使職工發揚主人翁精神,必須做到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 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
奉獻精神就是為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科學事業,為所的發展奉獻一切。
• 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提倡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就是不怕困難,不畏艱險、頑強鬥爭、奮發圖強、自力更生、勤儉樸素、厲行節約等。
• 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
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就是不滿足於現狀,不墨守成規,敢於同舊觀念作頑強的鬥爭,敢於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 奮力拚搏的競爭精神。
競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樹立競爭精神,就是要不甘落後,勇於進取,攀登高峰。
• 尊重職工的民主精神。
我們的態度是“尊重科學、發揚民主”。
• 尊重科學的求實精神。
尊重科學的求實精神就是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搞好各項工作。
• 全心全意的服務精神。
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可以塑造美好的科研所形象,提高信譽。
• 科學傳播
2012年3月26日,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團委組織該所科研人員在白雲山索道廣場舉行“學雷鋒行動日春季慎防‘毒蘑菇’,食用菌安全健康科普宣傳”毒蘑菇科普知識公益宣傳活動。
2014年10月29日上午,廣州科普基地聯盟在廣東科學中心召開了成員大會暨科普基地建社交流會。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的真菌標本館成為廣州科普基地聯盟理事單位。
2016年9月17日,在華南植物園舉辦的全國科普日重點活動中,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在科學生活方式板塊開展了名為“蘑菇誤區你了解多少”的展覽展示、科普宣傳活動。
• 科普基地
科普活動
該館自重視生命科學尤其是微生物領域的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對毒蘑菇及其中毒知識的科普宣傳作了大量的工作,已成為廣州市科普基地,每年都組織若干批大學生和中小學生前來參觀、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觀者可以了解更多的真菌知識(有用真菌,有毒真菌),該館還有專業的接待人員介紹真假蟲草的鑒別方法,優質食用菇類的選購方法,破壁靈芝孢子粉真偽的顯微鑒別,以及各種食藥用菌的保健功能等實用技巧。此外,參觀者還可以觀看到北蟲草(人工栽培)的整個培植過程。
基地提供真菌、植物、微小原生動物永久裝片的製作和顯微觀察(本項目中小學生團體預約可免費),以及微生物基礎實驗(微生物接種、食用菌栽培、顯微鏡使用等)暑期實習。對社會開放各類真菌形態生物繪圖技術培訓服務。
姓名 | 任職時間 |
郭俊 | 1998.01-2007.01 |
丘元盛 | 1993.12-1998.01 |
何能波 | 1986.08-1993.12 |
賀鷹摶 | 1984.03-1986.08 |
陸大京 | 1979.04-1984.03 |
簡浩然 | 1979.11-1984.03 |
李康壽 | 1979.03-1979.12 |
鄧書群 | 1964年-1966年 |
職務姓名 | 具體分工 |
名譽所長:吳清平 | 主持研究所的戰略規劃和發展方向。 |
所長:朱紅惠 | 主持研究所行政工作,全面負責和綜合協調;主管人事、規劃和學科建設等。 分管部門:人力資源部、院士工作部 |
黨委書記:鄒衛玲 | 主持研究所黨委、紀委工作,主管黨建、幹部、紀檢、監察、審計、共青團、工會、財務等。 分管部門:黨委辦公室、財務部 |
副所長:章衛民 | 主管後勤管理、安全保衛、基建、綜合統計、保密、資產等。 分管部門:辦公室 |
副所長:許玫英 | 主管科研項目、科技創新平台、科普、政務信息與對外宣傳和所務公開等。 分管部門:科技業務部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