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里亞

義大利分子遺傳學家

盧里亞,男,1912年出生在義大利都靈,是一位義大利分子遺傳學家。

簡介


盧里亞
盧里亞
盧里亞,出生在一個猶太中產階段的家庭。他在都靈大學的醫學院完成大學學業,1937年去羅馬師從當時義大利的物理學新星費米(Fermi),希望通過生物物理學走向生物遺傳學,結果卻因微生物家瑞塔(Rita)而“結識”了噬菌體

成就


1938年,盧里亞到巴黎,做了一段時間的噬菌體研究工作。1940年巴黎淪陷后,盧里亞來到美國。1943年1月,盧里亞前往布魯明頓印第安那大學,在一次著名的教師舞會上,他想到了如何證明細菌基因的突變。不久,他便與德爾布呂克合作發表了著名的“盧里亞-德爾布呂克波動試驗”。這是信息學派的一項開創性成果。
盧里亞的第二項發現是X射線“致死”噬菌體的重組修復。盧里亞和德爾布呂克在合作中,發現了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一些被X射線操作致死的噬菌體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之後又奇迹般地復活了。1946年,盧里亞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這種致死噬菌體復活必須同時有兩個或多個存在才能成功,原來這兩個或多個噬菌體仍能感染細胞並在細胞中進行重組(即交換了部分基因),重組的結果得到了一個具有破壞細菌功能的“活”噬菌體。打個比方說,兩根在不同部位破損的竹桿,若分別把好的部位截下並拼接起來可以得到一根沒有破損的竹桿。盧里亞關於噬菌體重組現象的發現第一次表明,噬菌體也是有基因的,因為重組也是基因的行為特徵之一。
盧里亞的第三項成就是細胞基因限制/修飾現象的發現,那是另一次偶發事件。1952年,他得到了一種特別的突變菌,噬菌體可以感染並殺死它,但並不釋放出噬菌體來,盧里亞一直無法解釋這一現象。一天,盧里亞不小心將裝有被噬菌體感染的大腸桿菌試管打碎了——盧里亞的動手實驗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到隔壁借來了痢疾桿菌(志賀氏菌),他認為結果應該大致相同。結果被感染的痢疾桿菌釋放出了噬菌體。這一結果使盧里亞感到既迷惑又興奮,後來秘密揭開了:噬菌體在突變菌中被修飾了而不能生長,只有到其它菌種上才能繁殖。亞伯(W·Arber)等人於70年代在分子水平上解開了這一謎團:細菌的酶對於入侵噬菌體DNA發生作用,將其切成小片段。而這些DNA被特殊修飾“標記”后就不會被切割了。亞伯找到了這種切割的酶,叫做限制性內切酶,它能識別DNA順序上特定的DNA位置並在這個地方切割。這種酶後來被廣泛地使用於基因工程中,亞伯因此榮獲了1978年度諾貝爾獎
德爾布呂克與盧里亞的重要貢獻是證明了噬菌體和細菌都有基因,以及選取了一種恰當的生物學研究材料,從而為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德爾布呂克和盧里亞於1969年榮獲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