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梵音寺的結果 展開

梵音寺

浙江

梵音寺,位於浙江省蘭溪城東茆竹園村,是一座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的古寺,原名凈土庵,屬凈土宗寺庵,由蘭溪人嚴崇善始建。梵音寺,后因禪宗、凈土兼修就改名為梵音禪寺。

歷史沿革


據嘉慶庚申《蘭溪縣誌》卷九中記載:凈土庵,東門外,嚴崇善建,今改梵音禪寺。
這是蘭溪地方志上最原始的記載,總共16字。寺內現存清嘉慶十八年(1838年)修寺功德碑一通,印證此寺在當年的擴建盛況,民國初期,該寺被譽為“東南第一山”,成為浙中著名的佛教活動場所。
釋印覺法師駐錫此寺后,寺廟建設得到了發展,成為蘭溪佛教界的聯絡中心。寺前有座石牌樓,牌榜“梵音寺”三字由現代佛教泰斗、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本煥長老在九十二歲時親筆題寫,解放后,寺產歸生產隊,寺內兩邊客堂分給了當地農戶。因地藏殿、大雄寶殿改作生產隊糧庫,得以保存。兩名僧人茂良、茂江作為生產隊的五保戶,住在寺內幫助看管糧庫,得到贍養。均在90多歲時圓寂。

兩次擴建

經清光緒年間和民國六年兩次擴建,民國年間梵音寺已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共五進。兩邊還有客堂齋堂、客房、庫房等附屬建築。另據現保存的《梵音寺產》碑記記載,當時寺院還有寺產,計田17畝、地4畝、山8畝、塘6分,可見已是一座具有相當規模的佛寺了。
梵音寺歷史上一直以信仰地藏為主,每年農曆七月有廟會,當時有蘭溪本地以及金華建德等周邊地縣香客前來朝拜。

對外開放

改革開放后,梵音寺開始修復。1997年12月,經市有關部門批准,成為對外開放場所。1998年11月,釋印覺任住持,全面修復寺院。2002年,以修舊如舊的辦法復建地藏殿。2005年新建了一座觀音殿。2010年建成了齋堂、客房、法堂。如今,梵音寺已成為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一所功能齊全的中等寺院。

興盛時期

多年來,每年農曆正月和七月,有來自上海、杭州、溫州等地眾多信徒前來朝拜,盛況空前,梵音寺內現塑有一堂十殿閻王像。這堂閻王擯棄了面目猙獰的舊規,塑得形象端莊,平易近人,富有創意。
梵音寺
梵音寺

文化傳承


梵音寺內除了傳承地藏文化之外,還著力弘揚羅漢文化。寺中有一組十八羅漢像,由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黃金銓創作,每幅畫像上均由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王淵題字,字畫珠聯璧合,也是梵音寺文化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