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改組是指DNA分子的體外重組,是基因在分子水平上進行有性重組(sexual recombination)。
DNA shuffling:DNA改組,出現在1994年,由美國Affymax研究所的Stemmer實驗室發明。
通過改變單個基因(或
基因家族, gene family)原有的
核苷酸序列,創造新基因,並賦予表達產物以新功能。實際上,該技術是一種分子水平上的定向進化(directed evolution),因此也稱為
分子育種。在創造新基因的過程中,要設法產生各種變異。這主要通過有性PCR(sexual pCR)、交錯延伸程序(stagger extension process, StEP)完成。
最初的DNA改組方法是在隨機誘變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圖示如下)。首先對一組序列相關的
dNA序列(經隨機誘變得到的一組有益突變體,或天然存在的
基因家族),經過超聲波處理或用DNA酶I(DNase I)消化產生一系列隨機切割的DNA片段,然後,在沒有
引物的情況下,採用有性
PCR方法進行合成。隨著循環數的增加, PCR產物將越來越接近切割前的
目的基因的長度。最後,用基因兩側的
引物合成全長的基因。該基因已經包含了不同
突變體發生的
突變。在DNA改組中,包括基因重新組裝的過程,正是這一點,DNA改組與以往的
誘變技術有根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