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收租院的結果 展開
- 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師泥雕藝術品
- 瓷板繪畫作品
- 同名紀錄片
收租院
同名紀錄片
《收租院》所產生的背景具有極其濃重的時代烙印,與其說它是一部紀錄片,毋寧說更像一部階級教育片。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即將開始新生活的中國人民依然沉浸在“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愁”的濃郁的階級鬥爭的氣氛中。
《收租院》通過視聽語言成功地展示了泥塑《收租院》的藝術成就,再現了舊中國農民的苦難生活,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具有極為強烈的教育意義。
目錄
1966年初,北京電視台(即中央電視台)決定拍攝電視紀錄片報道收租院,在赴四川當地的拍攝中劇組人員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和感染,決定由單純的報道改拍成一部藝術作品,這部30分鐘的電視紀錄片《收租院》便誕生了。 1966年4月,電視紀錄片《收租院》在北京電視台播出反響巨大,4月中旬,文化部把電視紀錄片《收租院》擴製成35毫米電影拷貝全國城市發行,又製成16毫米拷貝向全國農村發行,連放八年。
這部影片的主創人員有:創意王元洪,攝影朱宏,解說詞作者陳漢元(代表作還有《話說長江》、《話說運河》)
文革結束后,《收租院》的故事並沒有結束。電視紀錄片《收租院》的解說詞一直收進在我國的中小學語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