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鷲鄉

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下轄鄉

赤鷲鄉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位於富民縣北部,距離富民縣城20公里。交通便捷。全鄉總面積162.5平方公里,人口0.97萬人(2006年)。東接款庄、散旦鄉,南連大營鎮,西鄰羅免鄉,北靠祿勸縣。全鄉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地勢東高西低。下轄10個村民委員會,70個村民小組。

鄉政府駐正義村,距縣城20千米。海拔1660―2673米,北(營)青(平)公路過境。

鄉內有甜楊梅、紅櫻桃、大板栗萬餘畝,是全縣最大的板栗集散地。還有雞樅、菜牛、土雞和規模種植的合作88—大洋芋。鄉內玄武岩、高鋁土、大理石資源異常豐富,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沿革


民國2年(1913)屬北區,分為8甲。民國22年(1933)設鳳升鄉,后因匪患,分設東山鄉。民國24年東山鄉廢。民國38年(1949)8月建立鳳升鄉解放委員會,屬尋(甸)祿(勸)邊區人民政府所轄。1950年屬富民縣北區。1951年屬三區。1953年屬一區。1956年設永富鄉。1958年成立永進公社,10月並歸富民公社,次年3月仍分屬永進公社。1962年設赤鷲公社,1984年改為區。1988年改為赤鷲鄉。東臨西山區飛地迤六和散旦鄉,南靠大營鎮,西連者北、羅免兩鄉和祿勸縣,北與款庄鄉相連。1992年末,總面積167平方千米,共2246戶、9611人,轄10個辦事處、64個自然村、70個合作社,鄉政府駐正義村。1997年,面積167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赤鷲、永富、龍潭、玉屏、東核、咀咪哩、平地、普橋、普黑泥、阿納宰10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赤鷲鄉
赤鷲鄉
530124204:~201永富村 ~202赤鷲村 ~203龍潭村 ~204玉屏村 ~205東核村 ~206咀咪哩村 ~207平地村 ~208普黑泥村 ~209普橋村 ~210阿納宰村

地理環境


赤鷲鄉
赤鷲鄉
赤鷲鄉歷史上森林茂密,曾有一種赤色羽毛的鷲鳥棲息,因此得名。赤鷲鄉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位於富民縣北部,距離富民縣城20公里。民國2年屬富民縣北區,民國22年 改名叫鳳升鄉,1951年屬富民縣第三區,1962年設赤鷲公社,1988年恢復赤鷲鄉名。全鄉總面積162.5平方公里,東接款庄、散旦鄉,南連大營鎮,西鄰羅免鄉,北靠祿勸縣。境內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好。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赤鷲鄉
赤鷲鄉
赤鷲鄉國土總面積為16248.6公頃,常用耕地面積840.27公頃,其中水田面積219.07公頃,旱地面積621.2公頃,水田主要分佈在水利條件好,地勢相對平緩的小盆地內,旱地分佈較廣,80%的旱地分佈在平緩的山坡上。林地面積有12389.4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9.4%;境內海拔在1616-2673米之間,平均海拔2189.5米,相對高差為1057米,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特徵,立體氣候明顯。

氣候資源

年平均氣溫13.5℃-15℃,年平均日照數約為2264小時,無霜期318天,有利於烤煙、蔬菜、水稻、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生長;年均降雨量842.9mm,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特徵;全鄉林地面積12389.4公頃,鄉內水資源豐富,有螳螂川-普度河、天生橋河、石灰窯小河,有小二型水庫4座,大小壩塘8個,總庫容為87.2萬立方米。境內富款公路橫穿全境,交通便利。
赤鷲鄉
赤鷲鄉
全鄉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地勢東高西低,是典型的山區鄉。土壤以紅壤為主,次為棕壤和泥質砂壤。主要礦產資源有:鋁、方解石、墨石、石灰石和砂。大理石品質好,色澤純正,儲量豐富,其儲量初步探明本地境內約有優質石材7.32億立方米,具有很高的開採價值,礦床所處地交通便利,極易開採。武岩品質好,儲量豐富,其儲量初步探明約5000餘萬噸。礦床地交通便利,易開採。高鋁土分佈廣、礦床大、儲量大,已探明的儲量達200萬噸。加之,大部分礦體裸露,極易開採。

人口民族


2007年未,全鄉總戶數2642戶,總人口10145人,男性5083人,女性5062人;城鎮人口368人,農業人口9719人,民族以漢族、彝族為主,另有苗族、回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其中漢族7300人,佔總人口的72%,彝族1823人,佔總人口的18%,苗族691人,佔總人口的7%;其他民族316人,佔總人口的3%。

旅遊景點


赤鷲鄉
赤鷲鄉
建於嘉慶20年(1815年)的“東山學舍”是赤鷲鄉縣級文物。它和古寨門、古石板路和村子周圍獨特的自然景觀形成一個獨特的旅遊觀光點。鄉政府著力將平地村打造成為觀光體驗型鄉村旅遊示範村。採取多渠道融資的方式,實施“一點,四片”發展戰略,完成對“一點”(村寨)中的東山學舍舊址、3座寨子門、564米石板路、古茶花及“四合院”群的修繕和保護工作,並收集整理民間民俗文化,挖掘豐富的歷史文化蘊涵,開發傳統工藝品,打造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村寨。同時,發揮好村寨的輻射帶動作用,利用當地純樸的民俗風情和村子四周獨特的田園和自然風光,開發民俗風情表演、登山野營、自然風景觀賞、特色林果採摘4個景點片區旅遊項目,並在村子新規劃的住宅新區內建立以挖地、種糧、種菜和自製農家飯菜為主的“劉家菜地”農事體驗區,每年吸納外來遊客達5000人以上,實現旅遊收入10萬元。
東山學舍位於赤鷲鄉平地村委會村頭西寨門前,始建於嘉慶20年(公元1816年),初為學館,是全縣僅存的私塾遺趾;公元1877年增建後殿“土主寺”,從此,學舍“一舍兩用”。學舍坐南向北,由山門、前院、左右廂房、中殿、後院、左右廂房、後殿組成,屬二進式四合院古建築,佔地面積1385平方米。
赤鷲鄉
赤鷲鄉

經濟發展


花卉業

赤鷲鄉
赤鷲鄉
特色西伯利亞百合花
赤鷲鄉種植業主要發展項目有:百合花、雪蓮果、松茸、甜楊梅、馬鈴薯等。百合花品種為西伯利亞、蘇幫爾等。普黑泥村委會散箐河村百合花試種成功,彌補了鄉花卉生產空白,促進了赤鷲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鄉內有各類經濟林果6798.8畝,林果套種雪蓮果技術大面積推廣后,各類林果間套種雪蓮果4000多畝,在增加鄉水果品種、活躍市場的同時又為鄉農民開闢一條致富新路。
赤鷲鄉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8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03萬元,佔總收入的41.2%。畜牧業收入1228萬元,佔總收入的1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910頭,肉牛264頭,肉羊1633頭);林業收入123萬元,佔總收入的3%;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92萬元,佔總收入的3.2%;工資性收入463萬元,佔總收入的 10%。農民人均純收2783元,農民收入以農村種、養殖業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421萬元,外出務工人數714人(占勞動力的9.7%),在省內務工592人,到省外務工122人。
造紙工業園區依託螳螂川兩翼展開,可利用土地6120畝,依託已建成的項目,實施工業化戰略,積極引進以造紙為主的工業企業,全力打造富民縣造紙工業園區。

特色農業

紅櫻桃
赤鷲鄉
赤鷲鄉
赤鷲鄉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櫻桃在赤鷲栽培歷史較為悠久,由過去的零星栽培發展到了規範化、規模化栽培。全鄉栽培面積達2000餘畝,產量13餘噸,是富民縣乃至昆明市最大、最集中的栽種區。所產櫻桃鮮果粒大、外觀顏色鮮紅、汁多、籽粒小、味甜口感較好,享有旱春第一果的美譽。
大板栗
該鄉的優勢傳統產業,種植歷史悠久,板栗10萬株,總產15萬千克,是富民縣重要的板栗基地之一。赤鷲大板栗以其個大粒滿、肉質細嫩、營養豐富而著稱。特別是該鄉阿納宰板栗更是享譽全昆明市。在2005年“中國昆明農業博覽會”是被認定為名牌產品。
甜楊梅
赤鷲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蘊育了果大、味甜的赤鷲甜楊梅。它以其色澤艷麗、果肉肥厚、酸甜可口、營養豐富等特點,在2004年被雲南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綠色食品,每年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慕名而來。至2008年底,全鄉累計發展面積3000餘畝,產量達50噸。
松茸
赤鷲鄉東核村委會轄區海拔較高,森林茂密,原始生態狀況保護得較好,是富民縣松茸的主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