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山鎮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下轄鄉鎮
兜山鎮地處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南大門,位於川雲中路和瀘自路交接處,與宜賓接壤,轄區面積65.2平方公里,轄25個村,206農業社,常住人口22687人(2020年),耕地2.34畝,林地3.27萬畝,森林2.90萬畝。
兜山鎮地處縣境南部,東鄰安溪鎮,南與南溪縣大觀鎮接壤,西抵彭廟鎮,北與永年鎮相連。鎮政府駐地貓兒山,距縣城18千米。2017年末,轄區面積7323公頃。
農業資源十分豐富,適合水稻、小麥、玉米、辣椒、生薑、大豆等農作物生長。經農業結構調整,中藥材、辣椒、西瓜、草莓、生薑發展迅猛,農業產業化初見端倪,境內煤炭、石英沙、石灰石、卵石、河沙儲量豐富,再生塑料粒生產及加工已具規模。森林綿延起伏,景色秀美,“九龍湖、雲峰寺”朝聖者日眾,尖山坡溶洞怪石林立,栩栩如生。
自西部大開發以來,兜山鎮上下一心,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開明促開放,開放促發展,高效率樹政府形象,政策帶動,誠實守信,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把兜山鎮建設成為以特色農業為基礎,以開發能源工業和加工工業為重點,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經濟強鎮。
境內有煤炭、石英砂、卵石、河沙等礦產資源。林地面積1934.3公頃,森林覆蓋率33%。耕地面積1884公頃。其中,田1522公頃。交通便利,省道206、瀘自路分別橫穿兜山、橫溪場鎮,鄉村道路里程300餘千米,通達13個村206個村民小組。水路交通建有便民橋14座,客、貨運碼頭9座。2015年末,居民戶數1.18萬戶,人口4.2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368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兜山鎮常住人口為22687人。
清置洪合鄉兜子山保。民國元年(1912年),為兜山團。民國24年(1935年),設兜山鎮。民國29年(1940年),改稱兜山鄉。1949年,分設兜山、正義、杏花、四平、鳳溪、橫溪6鄉。1956年,並兜山、正義、四平3鄉為兜山鄉,合鳳溪、橫溪、杏花3鄉為起鳳鄉。1995年,調整鎮鄉建制,兜山鄉更名為兜山鎮。2001年,撤區並鎮,合併起鳳鄉,稱兜山鎮。2015年末,轄柏山、斑竹、寶峰、胡家、三橋、雙林、天府、鐵山、瓦窯、香爐、楊家、趙家、正義等農業行政村13個,兜山、橫溪社區居民委員會2個。
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5.8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1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27萬元。
第一產業2015年,示範種植中稻—再生稻333.33公頃,播種糧食麵積2585公頃,產量1.78萬噸。特色產業種植優質核桃、甜橙100公頃,百里沖農業產業化示範區種植葡萄、西瓜及豇豆等農作物666公頃。發展有規模生豬養殖大戶6戶、蛋雞養殖戶26戶、黑山羊養殖戶2戶,全鎮出欄生豬1.91萬頭、羊2.64萬隻、兔70.17萬隻、家禽33.94萬隻,禽蛋產量490噸。
第二產業1990年代,境內先後興辦起機制磚、鞭炮生產、煤炭開採、白酒釀造、農產品加工和建築隊等眾多鄉鎮企業,小煤礦居多,以張家口、兜山煤礦規模最大。此後,企業改制,轉為私營小企業或作坊,煤礦也因資源枯竭而關閉。2015年,境內有農產品加工、鞭炮生產、機制磚瓦等工業企業8家,產值6930萬元。
第三產業境內有兜山、老兜山、起鳳、橫溪集市4個,有商鋪420餘個、經營攤位270餘個。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億元。
2015年,興建飲水工程3處,敷設供水管網45千米,解決3600餘人飲水問題;修築村道6千米,建橋樑3座,硬化水泥公路44條114.9千米;衛生設施建垃圾收集池260餘個,垃圾轉運設施2處,垃圾場1個。兜山、起鳳、橫溪等4場鎮水電氣、通信等生活設施完備,駐有郵政、電信、信用社、學校、醫院等企事業單位,有居民698戶4100餘人。全鎮累計建有農民集中居住點8個,住房761套,佔地面積6.8公頃、建築面積9.82萬平方米。
2015年,開放鎮綜合文化站1個,村、社區書屋15個,有藏書1.6萬冊。舉辦歌詠比賽、職工藍球賽、趣味運動等群眾文體活動12次。春節,群眾自發組織舞龍、獅燈等傳統文化活動。
2015年,鎮境有幼兒園12所,入園兒童720人;小學12所,在校學生2865人;初中2所,在校學生1680人。有教職員工328人。
2015年,健康管理65歲以上老人3583人,高血壓患者2392人,Ⅱ型糖尿病患1043人,重症精神病患141人。農民參加新型農村醫療3.7萬人,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1582人。年末,鎮境有衛生院1所,衛生技術人員37人,開放床位80張、有萬元以上設備10台。
2015年,納入城鎮低保169人、農村低保1809人,供養“五保”人員253人,醫療救助貧困群眾415人(次),救濟受災困難群眾1058人(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4500人。
境內天山坡屬喀斯特地貌區,山間溶洞相連,但因交通不便,多未開發;另有雲峰寺、九龍湖景區,是休閑、觀光好去處。清代境內曾建有水口寺、雙林寺、東林寺、川主廟等寺廟,但現今已難尋蹤跡,僅留有地名為證。
雲峰寺位於原果林村雲峰山上,1990年代,在原址修建,2001年3月,經縣政府批准,開放為佛教場所。寺廟佔地面積195平方米,建有大雄寶殿、三聖殿各1座,建築面積280餘平方米。
恩榮五代坊位於瓦窯村24組,建於清代。石坊由條石砌築,寬3.55米、高5.6米。現存中開間石柱2根、橫樑1根、橫匾1塊,橫匾兩面分別刻有“恩榮五代”“五世同堂”字樣。石坊製作堅實,雕刻精美,對研究石坊建造技藝具有一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