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廟鎮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轄鎮

彭廟鎮位於富順縣城以西25公里,東順川雲公路,西連李橋鎮,南與宜賓市南溪區大坪鄉接址,北臨永年鎮。2003年,全鎮幅員面積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7萬畝,總人口2.49萬人,總戶數6530戶,13個村民委員會(其中居委會1個),119個村(居)民小組長;全鎮國民生產總值7011萬元,實現糧食總產量2.44萬噸,財政收入83.4萬元,人均純收入2380元,是主產農副產品聖地。境內永年、懸石岩公路與川雲公路、鄧孔公路連接。鎮內村村通公路和電話,是革命烈士許祖雄的故鄉。

2019年3月25日,彭廟鎮被授予“四川省第三批省級森林小鎮”。

歷史沿革


建置沿革
清置玉正鄉彭廟保。
民國元年(1912年),稱彭廟團。
民國23年(1934年),合併彭廟、李橋、石柱團為廟橋鄉。
民國28年(1939年),分設彭廟鄉。
1958年,成立彭廟公社。
1995年,調整鎮鄉建制,與白桂鄉合併,稱彭廟鎮。
2015年末,轄柏林、包壩、大塘、蓮池、塘林、團壩、新房、新和、新屋、幺磨等農業行政村10個,彭廟社區居民委員會1個。
2019年9月,彭廟鎮撤銷,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永年鎮管轄,永年鎮人民政府駐和諧街69號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以紫紅色天然石材為主,尤以幺麽村紅砂石最為有名。

水資源

有小型水庫1座、山坪塘242口、石河堰36道。

土地資源

有林地面積1430餘公頃,森林覆蓋率31.84%。耕地面積1817公頃。其中,田1163公頃。建有車站1座,縣道永懸公路貫穿全鎮,另有鄉村道路100.77千米,公路網路通村達組。

人口民族


2015年末,居民戶數7611戶,人口2.7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273人。

經濟


彭廟鎮
彭廟鎮
彭廟鎮農業資源十分豐富,適合水稻、小麥、玉米、紅粱、辣椒、瓜果等農作物生長。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已發展新栽優質筍竹1200畝,無公害蔬菜2500畝,瓜果3000畝(主要是西瓜、核桃、枇杷等)。已規劃落實養殖村6個(主要是生豬、肉兔黑山羊、稻田養魚等)發展種植業村6個(主要是藥材、蔬菜、瓜果)。礦產資源豐富,么麽、新屋2村開採的礦石遠銷廣州、深圳。旅遊資源引人關注,紅旗水庫、普照寺朝聖旅遊者日眾。鄉鎮企業、個私經濟蓬勃發展,生產的竹膠合質板、白酒遠銷重慶、江安等地。

社會


村鎮建設

2015年,建新房村石河堰1道,敷設供水管線120.5千米,覆蓋全鎮所有農村居民點。改造農村C級、D級危房37戶。基礎設施建設硬化村道7.35千米,新建水泥路20.15千米、泥結碎石30.38千米;安裝變壓器8台,改造農村高、低壓供電線路15.6千米;新建垃圾池106個,垃圾庫2座,公共廁所1座。年末,累計建成農民集中居住點11個,佔地面積8.33公頃,建築面積8.47萬平方米,住房510套;中心場鎮彭廟場佔地面積48公頃,有街道3條,居民820戶4600餘人。場鎮水電氣、通信等設施完善,駐有學校、派出所、信用社、醫院等企事業單位。

文化事業

保留有歲時節慶、農時應節、婚嫁、喪葬等傳統習俗,春節期間,除舞龍、獅燈等民間傳統文化活動外,“過山號”“富順漢燈”為境內較有特色的民俗傳承。“富順漢燈”為鑼、鼓伴奏下的“唱燈”表演,唱詞多為歷史傳說、時事新編等,曲調一般為“花腔”“落魂腔”等。其唱腔優美,表演詼諧活躍,具有濃郁的民間特色。製作和吹奏“過山號”已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5年,修建新房村文化廣場,建成“村村響”廣播點60個。開放村、社區書屋11個,舉辦“情暖鹽都·歡樂進萬家”文藝演出、籃球片區賽等群眾文化體育活動9次,電影下鄉放映114場。

教育

鎮境內有九年制學校1所,中心完全小學1所,村級小學9所。2015年,建成鎮小學教師公租房與彭廟九年制學校幼兒園。年末,有中小學教師110人、學生2313人;有幼兒園6所,入園幼兒663人。

醫療衛生

2015年,境內有衛生院1所,衛生技術人員16人,開放病床19張、有萬元以上設備5台。另有便民藥房8家、村衛生室15個,鄉村醫生15人。是年,納入健康信息管理居民2.87萬人,適齡兒童預防接種疫苗1785人(次),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2萬人,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1.05萬人。

旅遊


名勝古迹

境內古迹留存較少,與地名有關的彭廟、白廟早已不見遺跡,現存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文物點1處。此外,陳家溝林木蔥鬱、溝壑縱橫,有天造龍潭、紅岩古寺等景點,風景宜人;紅旗水庫碧水蕩漾,綠樹成蔭,是休閑、農家觀光的好去處。
許叔佩夫婦墓
位於彭廟場鎮2千米外的龍耳山上,建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該墓系縣人許氏夫婦合葬墓,許淑佩字其綱,生前系六品官員,曾任富順縣丞,死後被例授修職佐郎。許淑佩夫婦墓建造考究,氣勢雄偉,石刻精湛,對研究清代墓葬形制具有一定考古價值,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普照寺上覺和尚塔墓
位於彭廟鎮新屋村3組,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佔地面積約3平方米。該塔屬墓塔類型,石質建造,二級樓閣式結構。塔身呈正方形,四角立方柱,邊長1.6米、通高3.2米。歇山式塔蓋,塔蓋上座為蓮花寶珠頂。塔身通體板石封閉,上層正面刻記“上覺下道老和尚寶塔”,邊刻記“光緒十三年丁亥”。塔身隔層邊框石刻仰蓮辨紋。此塔建造規整,造型墩原莊重,紋飾風格古樸,具有一定文物價值,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彭廟古井
建造於清乾隆年間(距今約300餘年),保存完好,已申報縣文物保護單位。該古井曾供全鎮民眾飲用,現已報廢保存。

政治


政府支持
彭廟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積極為業主提供熱情、周到服務,並在土地流轉、技術指導、項目支撐、信息服務、市場開拓等各方面提供寬鬆的環境。彭廟人民勤勞善良,民風淳樸。

文化


非遺項目
富順漢燈
活動歷來昌盛,其非遺名錄採擷均在彭廟鎮。該鎮解放前後每逢正月半內的漢燈活動頻繁,民眾喜聞樂見。富順漢燈已陸續批准列為了縣級、市級“非遺”名錄。
過山號
在本鎮鄉村裡民眾普遍製作吹奏,仍有其傳人。過山號已批准列為縣級“非遺”名錄,傳承人劉家鴻等還保留著製作和吹奏技藝。

獲得榮譽


2019年3月25日,彭廟鎮被授予“四川省第三批省級森林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