鮫魚

脊索動物門鯊魚

鮫魚就是鯊魚。形態都像魚,眼青頰赤,背部有長毛,腹下有翅,味道肥美,南方人喜歡食用。

基本介紹


【拉丁名】Mustelus manazo Bleeker Heterodontus zebra (Gray) Squalus acanthias L. Cetorhinus maximus (Gunner)
【異名】蠟魚、瑰雷魚(《南越志》),沙魚、鰒魚(《本草拾遺》),溜魚(《綱目》),
鮫魚
鮫魚
鮫鯊(《醫林纂要》)。
【來源】為皺唇鯊科動物白斑星鯊或其他鯊魚的肉。
【相關藥材】鮫魚翅 鮫魚皮
又名魚、瑰雷魚、溜魚、鮫鯊。皺唇鯊科動物白斑星鯊(Mustelus ma-nazo Bleeker)或其他鯊魚的肉。分佈於東海、黃海。味甘、咸,性平。功能補五臟,滋陰,養血,消腫祛瘀。主治體質虛弱,貧血等症。以鮮魚肉加適量醋炒食,可促進傷口癒合。

功效


性味
味甘,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
作成魚塊,能補益五臟,功效不及鯽魚。
性味
味甘、咸,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
治療心神不定,驚恐,吐血及蟲毒。燒成灰用水沖服,能解魚毒,治吃魚會後不消化。
功效主治
主治喉痹,和自礬灰混合成丸,用布包好放入喉中,吐去惡涎,即可以治療。

外形特徵


鮫魚
鮫魚
白斑星鯊,體細長形,長約60厘米;前端略粗,向後端漸細,腹面平。頭寬。吻稍厚。前端鈍。腹部側位,長圓形。中等大,瞬間裙平橫外露;服後有小形噴水孔。鼻孔位於口至吻的1/3處,有鼻瓣3葉。口呈三角形,距吻端遠,有唇褶,上唇褶寬扁而長,下唇褶狹而短。齒小,多行,排列成鋪石狀。鰓孔6個,最後兩個位於胸鰭上方。盾鱗細小。背鰭兩個,形狀相似;第1背鰭較大,始於腹鰭后緣上方,介於吻端至第2背鰭間;第2背鰭較小於第1背鰭,胸鰭始於第5鰓孔下方,后緣斜直或微凹。腹鰭位於背鰭間隔前半部的下方,內角較尖,后緣直。尾鰭的上葉直而略窄,下葉前端較寬。背面和上側面呈灰褐色。側線顯著,沿側線及側線上方有許多不規則的白點。下側面和腹面銀白色。棲於近海。以軟體動物、蝦、蟹及其他魚類為食。卵胎生分佈在我國國黃海和東海。
鯊魚的種類很多,我國沿海較常見的尚有虎鯊科狹紋虎鯊(分佈南海及東海南部)、角鯊科白斑角鯊(分佈東海及黃海)及姥鯊科姥鯊(我國沿海均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