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芣苢

先秦時期創作的一首民歌

《國風·周南·芣苢》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曲勞動的歡歌,是當時人們采芣苢(即車前草)時所唱的歌謠。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疊句,僅僅只變換了少數幾個動詞,其餘一概不變,反覆地表達勞動的過程,勞動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達出來,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

作品賞析


《詩經》中的民間歌謠,有很多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但像《芣苢》這篇重疊得如此厲害卻也是絕無僅有的。
第一章:“采采”二字,以《詩經》各篇的情況而論,可以解釋為“采而又采”,亦可解釋為“各種各樣”。有人覺得用前一種解釋重複過甚,故取第二種。然而說車前草是“各種各樣”的,也不合道理,應該還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無意義的語助詞,“采之”在意義上與前句無大變化。第三句重複第一句,第四句又重複第二句,只改動一個字。所以整個第一章,其實只說了兩句話:采芣苢,採到了。
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重複,只改動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動詞。也就是說,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斷變化的,其餘全是重疊,這確實是很特別的。
但這種看起來很單調的重疊,卻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複迴環的音樂感。同時,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又表現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芣苢的人,令人讀起來卻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歡快的心情————情緒就在詩歌的音樂節奏中傳達出來。這種至為簡單的文辭復沓的歌謠,確是合適於許多人在一起唱;一個人單獨地唱,會覺得味道不對。

創作背景


此詩是周代人們採集芣苢時所唱的歌謠。《毛詩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後人多不贊成毛序的說法。其他說法有所謂“傷夫有惡疾”說、“室家樂完聚”說、“喻求賢才”說、“祈子求福”說、“童兒鬥草嬉戲”說、普通勞動歌謠說以及歌頌夏禹說等等。

作品評價


宋代鄭樵《詩辨妄》:“《芣苢》之作,興采之也,如後人之采菱則為采菱之詩,采藕則為采藕之詩,以述一時所采之興爾,何它義哉!”
宋代朱熹詩集傳》:“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婦人無事,相與采此芣苢,而賦其事以相樂也。采之未詳何用,或曰其子治難產。”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此詩之妙,正在其無所指實而愈佳也。夫佳詩不必盡皆徵實,自鳴天籟,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無限。若實而按之,興會索然矣。讀者試平心靜氣涵泳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綉野、風和日麗中,同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可不必細繹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婦女登山採茶,結伴謳歌,猶有此遺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