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鯉躍龍門的結果 展開
鯉躍龍門
成語典故
鯉躍龍門(又作鯉魚跳龍門),是古代中國的一個民間傳說,龍門位於今山西省河津市西北12公里的黃河峽谷中。相傳由於黃河河水渾濁,一般魚類不能存活,只有耐污的鯉魚生長十分良好,又由於其生長環境是黃色的泥水,所以黃河鯉魚身上長的是金黃色的鱗片。古人發現每年到了春季的時候,這些金色鯉魚會上溯(逆水而上),在龍門形成跳躍的群體,但在瀑布以上,由於水流湍急,沒有任何魚類可以登上,所以古代人們想像這些金色的鯉魚跳過龍門以後就會變化成龍升天而去。“鯉魚跳龍門”的傳說流傳下來,也影響了日本等地,日本風俗在男孩節懸掛鯉魚旗,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像鯉魚一樣跳過龍門成龍。比喻勠力拚搏,砥礪奮進,敢想敢幹,敢於築夢。
剪紙
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宋·陸佃《埤雅·釋魚》)
相傳很久以前,黃河氾濫。舜啟用鯀的兒子大禹繼承父業,治理洪水,禹的治水辦法是疏浚。玉帝命自已的小女兒下凡,化做塗山女,嫁給大禹為妻,幫他一起治水。大禹疏浚黃河之洪水至山西省河津西北,陝西省韓城東北,分跨黃河兩岸,形狀如同門闕之山崖壑口,終將洪水疏導,此壑口稱之禹門。居住在黃河中的鯉魚卻被衝出禹門,驟然跌出了十多丈深的大瀑布,鯉魚們也無法溯流而上,返回故鄉,因此鯉魚向大禹夫婦抗議著。塗山女笑了:「我去請奏玉帝,能躍上豁口者,馬上化為飛龍,騰雲上天,跌壞額鰓的,只能怨自己生來就是凡品啦,也別搗亂了…。」從此,每逢暮春季節,就有無數金色鯉魚循著黃河逆流而上,聚在禹門下,奮力跳躍,偶有一躍而過者,便化為蒼龍,騰飛九天之上。化龍飛升的禹門叫「龍門」,「一躍龍門,身價百倍」意即如此。
傳裝中,常以龍頭魚身的鰲魚來表現「鯉躍龍門」的典故。本堵表現滾滾江浪中,鯉魚在禹門下吐津迫,而躍過禹門成龍的鰲魚,展翅欲飛衝天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