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太陽島的結果 展開
太陽島
廣東省肇慶市星湖太陽島
太陽島是廣東肇慶城區中心湖上的一個島嶼,是湖上五個島嶼中最大的一個,面積大約是其餘四個島的總和,島上有7個別具一格的涼亭。
太陽島一角——漁翁塑像
搖光亭
太陽島一角
垂釣橋邊楊柳依,亭旁水淺鯉魚肥。
兒童不解漁翁意,大叫一聲驚鳥飛。
(二)
湖中小島綠蔭濃,古塔穿楊入半空。
浪打翠堤來又去,輕舟搖蕩淡煙籠。
(三)
雜聲水榭夜光杯,愜意湖風撲面來。
月掛西邊人未倦,猶聞隔岸鬧歌台。
神秘“太歲”現身太陽島
工作人員介紹,該肉團就是傳說中的“太歲”、“肉靈芝”,學名“特大型罕見粘菌複合體”。
據島上的資料顯示,一九九二年陝西周至縣農民杜戰盟首先發現肉靈芝,當時稱為“不明生物體”、“怪肉”,為中國內地各媒體所關注。經生物科學家數年歷史考證和科學探究,證實“怪肉”是神話史書《山海經》及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的“視肉”、“聚肉”、“封”、“太歲”、“肉靈芝”,現代醫學將其取名為大型粘菌複合體。
太歲肉靈芝,其形如肉體,顏色多樣。形狀有珊瑚狀、肉狀脂肪狀、牛肝狀等,表面光滑洞徹恰如堅冰,分層性明顯,肉質細膩,富有彈性,生食其肉感覺如海蟄,在零下十八攝氏度低溫下冷凍存放后不失活,肉體在脫離營養液后,置於高溫和強光直射下多日不腐敗。
作為生物體的太歲是確實存在的。
先秦時期的《山海經》中記載“海中有土肉,黑色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可炙食。”明代田汝成在《西湖志》中稱:董表儀拆屋掘土得一塊肉,術士雲“太歲也”。
當年李政道博士親臨參觀肉靈芝時,曾盛讚此物很有開發價值;有生物學家認為,肉靈芝生物體是大自然遺留的古生物或化石,產生的年代可上溯到白堊紀,是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體標本;美國有生物科學家研究后認為,它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祖先。
內地專家認為肉靈芝為活的生物體,它以細菌、酵母菌、霉孢子等其他微生物為食,纖維素、幾丁質、甲殼質等為營養,肌體含百分之五十蛋白質與核酸,以及酵母菌和黴菌等。生物學家李廣民教授認為,肉靈芝是可以蠕行的一種很古老的原質生物體,既有原生物的特點,又有真菌及生物的特點。顯微觀察,可見其具有兩根鞭毛結構的遊動細胞,並可看到遊動細胞鞭毛一端無選擇性地攝取食物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