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繞城高速公路

長沙市繞城高速公路

長沙繞城高速公路也稱為三環線,北與京港澳高速公路楊梓沖互通,西穿長張高速;南跨107國道與京港澳高速公路李家塘互通,東邊與長株高速公路相連。全線建有月亮島大橋、黑石鋪大橋,設12個互通分別將進出省會的國、省幹道相連。全段於2013年底建成,全長約98公里。

項目概況


長沙繞城高速公路(三環線)
長沙繞城高速公路(三環線)
全線分為北段、西段、南段和東段。繞城高速公路第一期工程建設為北段,北段西起319國道望城區黃花塘,過湘江月亮島大橋和開福區撈刀河鎮,在107國道長沙縣安沙鎮與京港澳高速楊梓沖互通相連,全長35.4公里,總投資8.5億元,1999年10月建成通車。西段北起河西黃花塘,南達黑石鋪大橋,還包括與二環線相通的聯絡線,全長約20公里,於2002年11月建成通車。南段西起黑石鋪大橋,東與京港澳高速李家塘互通相連,全長約14公里,於2004年5月建成通車(黑石鋪大橋於5月建成通車,全長3068米)。

規劃背景


2005年1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交通部(今交通運輸部)頒布《中國高速公路網規劃》(“7918工程”),並規定了國家高速公路的主幹線、地區環線和支線的編號規則,並對國內若干重要城市進行了編號的指導,長沙市繞城高速公路編號為[湖南]G0401(“7918工程”時期,各省繞城高速公路國家高速網編號允許重複)。
2013年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頒布《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
2017年9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已併入市場監督管理部)頒布《公路路線標識規則和國道編號》(GB/T 917-2017,取代GB/T 917-2009),由於對城市環線的編號原規則存在編號跨省可重複利用所產生的管理和發布信息混亂的問題,本次修訂採用與聯絡線相一致的編號方式,對管理部門認定的繞城環線(含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管理部門認定可設置國家高速城市繞城環線的城市)進行梳理,按主線前進方向順序統一編號,其餘地級城市繞城環線為省級高速公路,長沙市繞城高速公路編號為(全國統一編號的)“國家高速G0401”。

發展歷程


2009年4月30日開工建設東繞城線和京港澳國家高速公路長沙三一大道連接線。東繞城線工程分東北段、東南段施工,全線4車道,路基寬度為26m,設計時速100公里,轄7個大型互通、5個收費站。東繞城線的東北段全長約13.2公里,起於京港澳高速楊梓沖互通,在新屋裡跨撈刀河后,在朱家湖折向東南向,經毛家嶺、回龍鄉、虎塘、東塘、長塘,於南沖塘與長株高速起點黃花互通相接;東南段線路全長約14公里,起於京港澳高速李家塘段收費站,沿同升湖別墅群布線至黃坡塘,在羅家洲跨越瀏陽河后折向東北向,經北風屋場,城隍廟,再經楠竹山、雷公坡,最後路線在路邊塘與黃江公路相接。2013年12月30日,東繞城線通車,標誌著長沙繞城高速全線貫通。
京港澳國家高速公路長沙三一大道連接線西起開福區德雅路,向東穿越四方坪立交,跨越瀏陽河,繼續東延先後與萬家麗、博覽路形成部分互通式立交,止於長永高速星沙收費站,順接長永高速公路,並接京港澳高速公路,全長5.045km。全線採用八車道城市主幹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42-57m。
徠兩個項目的建設標誌著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完善了我省路網結構,緩解了京港澳國家高速公路長沙段交通壓力,對於改善長沙市城市交通狀況,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2021年1月18日凌晨,位於G0401長沙繞城高速東南段36公里處的白竹收費站開通試運營。

最新資訊


長沙繞城高速與全省聯網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