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
中藥
青蒿是菊科植物黃花蒿的乾燥地上部分。青蒿藥性寒,味苦、辛。歸肝、膽經。青蒿的化學成分包括揮髮油、倍半萜、香豆素、黃酮類化合物等。其中,揮髮油、倍半萜類化合物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 正名:青蒿
● 英文名:Qinghao
● 拉丁名:Artemisiae Annuae Herba
● 別稱:黑蒿、三庚草、蒿、草蒿、方漬、臭蒿、香蒿、草蒿子、白染艮、野蘭蒿、蒿子、草青蒿、卂蒿、葭
● 青蒿具有清虛熱、除骨蒸、解暑、截瘧、退黃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青蒿具有調節免疫、抗心律失常、抗寄生蟲、抗炎等作用。
● 青蒿可以用於治療溫邪傷陰、夜熱早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暑邪發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等。
● 目前,青蒿還被用於治療登革熱、慢性氣管炎、盤形紅斑狼瘡等。
● 如果您有青蒿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青蒿。
● 脾胃虛弱、內寒作瀉、飲食停滯泄瀉者,禁止使用。
● 產後血虛者,請謹慎使用。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使用青蒿前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青蒿可以煎汁內服,也可以入丸劑或散劑服用,新鮮的青蒿還可以絞成汁飲用;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6~12克,後下;治瘧疾時可用20~40克;如果使用新鮮的青蒿用量要加倍。
● 外用時,取適量青蒿研末調製后敷於患處,或者煎水洗患處;還可取新鮮的青蒿搗爛敷於患處。
● 青蒿可以泡酒使用。
● ● 青蒿酒:和糯米、酒麴等配伍泡酒,有清熱涼血、解暑、退虛熱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夏日感冒、夜熱早涼、鼻出血、胸痞嘔惡、小便不利、骨蒸潮熱、無汗等症。
● ● 酒煎飲方:和常山、炙鱉甲等藥物配伍泡酒,有截瘧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太陽瘧、寒熱互作、腰痛頭重等。
● 青蒿煎汁時,不宜久煎,應在停火前5~10分鐘放入容器內煎煮,以防影響藥效。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青蒿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青蒿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 傳統醫學認為青蒿無毒,也未發現按規定劑量服用青蒿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報道。
●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青蒿,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青蒿主產於重慶萬州、豐都、黔江、秀山、酉陽、涪陵等地。
● 青蒿具有如下特徵:
● ● 青蒿莖為圓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為黃綠色或棕黃色,有縱稜線;質地略微堅硬,容易折斷,斷面中間有髓。青蒿葉互生,為暗綠色或棕綠色,捲曲皺縮,容易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為三回羽狀深裂,裂片和小裂片為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長有短毛。青蒿有特殊香氣,味微苦。
● 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
● 青蒿油軟膠囊: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可治療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
● 青蒿鱉甲片:具有養陰清熱的功效,可用於溫病後期、熱退無汗、陰虛低熱、夜熱早涼等。
● 感冒止咳顆粒:具有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所引起的感冒,緩解咳嗽、頭痛鼻塞、周身不適、咽喉腫痛、發熱惡風。
● 兒感退熱寧口服液:具有解表清熱、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的作用,用於治療小兒外感風熱、內郁化火、發熱頭痛、咳嗽、咽喉腫痛等。
● 青蒿是菊科植物黃花蒿乾燥的地上部分,歸肝、膽經;地骨皮是茄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乾燥的根皮,歸肺、肝、腎經。兩者功效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 青蒿具有清虛熱、除骨蒸、解暑、截瘧、退黃的功效。
● 青蒿可以用於治療溫邪傷陰、夜熱早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等。
● ● 青蒿和地骨皮都具有清熱、除蒸的功效,都可以治療陰虛發熱、骨蒸等。但是,青蒿多用於治療溫邪傷陰引起的夜熱早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地骨皮多用於治療陰虛潮熱,骨蒸盜汗。
● ● 青蒿還具有解暑、截瘧、退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暑邪發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地骨皮還具有清肺降火、生津止渴、涼血的功效,可用於肺熱咳嗽、內熱消渴,以及血熱造成的咯血、衄血、尿血等。
● 誤區:青蒿能可長時間煎煮
● ● 青蒿不可長時間煎煮,宜後下。青蒿中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為揮髮油和倍半萜類化合物,長時間煎煮會導致有效成分揮發,降低藥效。所以應在停火前5~10分鐘時,再放入青蒿煎煮。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