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7條詞條名為八里庄的結果 展開
八里庄
北京市朝陽區地點
北京市朝陽區八里庄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原為行政村,因距朝陽門約八里,故名。為與海淀區八里庄相區別,民間俗稱為“東八里庄”。2006年北京公交規範站名時,依據民間稱謂將此地公交站定名為“東八里庄”。
清朝時,自運河漕運來的糧食和百貨,抵達通州后,多是“舍舟遵陸”,改用車輛,“徑趨朝陽門”,運入城裡的幾大倉房。久而久之,這裡形成了一條長達40里的土路,也是朝陽路的前身。車馬長年累月的“輪蹄絡織”讓這條路變得破舊不堪。每逢雨雪過後,路上“積涔成窪,經潦作濘”。
公元1729年,為方便通州到京師運糧及行走之需要,雍正皇帝下令開始修築朝陽門外石路。後來路兩側的荒郊開始逐漸形成十里堡、大黃庄等一些散落的村莊,其中一村落距朝陽門八里,故名八里庄。
解放初期,八里庄屬於北京市第十三區管轄範圍。1954年6月撤消行政村建制建立八里庄鄉。1956年撤鄉建八里庄街道,1959年4月,八里庄街道併入小庄街道。1960年10月,八里庄街道由小庄街道劃出,建立八里庄人民公社。1979年,改稱為八里庄街道至今。
八里庄街道原轄區面積約12平方公里,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期,部分區域劃歸到周邊的六里屯、平房、高碑店等街鄉。現轄域東以青年路、高碑店北路為界,與平房鄉、高碑店鄉相鄰;西至西大望路、金台路,與建外街道、呼家樓街道接壤;南靠京包鐵路線,與高碑店鄉毗連;北至二道溝,與六里屯街道相望。東西最長3.8公里,南北最寬1.5公里,面積4.4平方公里。境內道路交通便捷,四環路縱穿南北,朝陽路橫貫東西,構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轄區現劃分為13個社區,常住人口約13萬餘人。
解放初期,八里庄地區居住人口稀少,住宅只有零星的平房,房屋簡陋破舊,所有建築面積只有1500餘平方米,四處一片荒涼。20世紀五六十年代城市建設開始了高速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轄區住宅建築面積達到了130多萬平方米,出現了高層住宅和建築。20世紀90年代初期,十里堡、延靜里、紅廟、甘露園、慈雲寺等居民住宅小區落成。進入二十一世紀,遠洋天地、羅馬嘉園、華貿中心等高檔商品住宅相繼建成。
朝陽區八里庄以紡織業著名。解放后,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時,八里庄地區被確立為北京的紡織工業區,佔地138萬平方米。1954年、1955年、1957年,京棉一廠、京棉二廠、京棉三廠,三個新興的現代大型紡織廠相繼投產,結束了北京“有布無紗”的歷史。1956年,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建院,化纖機械廠建成。1958年北京印染廠建廠,1960年投產。以後又有棉印公司、紡織供銷公司、紡織機械總廠、紡織科學研究所、紡織職工大學等30餘家紡織系統單位陸續落成。同時,大面積的職工宿舍樓群拔地而起,形成了聞名全國的“北京紡織城”。紡織業成為了20世紀中葉,北京國民經濟的一面旗幟,在全國紡織工業發展史上創造了奇迹。
當時,京棉二廠生產“銅亭”牌純棉精梳紗、“花蕾”牌細紡和京棉一廠生產的高級府綢共獲國優產品稱號。“景山”牌棉紗、“燈籠”牌氨綸紗、“珍珠”牌坯布等一系列紡織產品走在了國際紡織製造業的前沿。北京印染廠的“大竹葉”滌棉寬幅印花窗帘布掀起了一輪輪搶購風潮。京棉二廠,建廠40年累計實現利稅16億元,成為了全國棉紡行業利稅大戶和出口創匯大戶。
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八里庄的紡織業非常重視。1955年周恩來總理視察京棉一廠。1957年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機械廳觀看了京棉一廠細紗車間工人劉惠英操作。
20世紀90年代,中國紡織業開始了縱深的產業調整。北京棉紡織業按照北京工業布局的新規劃,開始逐漸淡出了城區。京棉一、二、三廠整合為北京京棉集團。新的廠房在順義落戶。八里庄規劃建立新小區。
同樣作為“一五”期間的重要工程之一,首都第一座高溫壓熱電聯合生產廠——北京第一熱電廠,是繼紡織城之後紮根八里庄的又一艘工業巨艦。它1956年開始籌建,1958年9月9月投產發電。建成后,供應北京城區80餘家工廠企業生產用汽,源源不斷地為各國大使館、北京火車站、人民大會堂、軍事博物館、釣魚台、國賓館等重要單位和東郊居民提供著熱能。
幾十年來,北京第一熱電廠規模不斷擴大,后更名為中電國華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熱電分公司。如今該企業擔負著為北京使館區、外交公寓和居民住宅區共計1200多萬平方米的供熱和北京東部地區的工業抽汽及供電的任務,是北京最重要的熱電生產基地之一。
隨著八里庄地區居住人口的激增,北京熱電公司開始注重大力生產與科學發展的兼顧,開始注重工業發展與以人為本的結合。近年來,先後投入6億餘元用於控制工業發電造成的大氣污染,在全國電力系統中名列前茅。2007年,在環保指標已高於國家標準的基礎上,熱電分公司又投資三千多萬元,晝夜施工進行脫氮工程,成功實施鍋爐燃燒器改造和SNCR噴氨系統改造,使環保指標又一次創造了國內新高。
農田與蘆葦盪變成了錯落有致的片片樓宇,現代化的商業建築覆蓋了八里庄舊日的滄桑,這個以農業為主的貧困地區如今已經成為了生活便利的新興商務產業聚集區,經濟的發展為它的蛻變注入了鮮活的血液。
20世紀50年代,政府組織轄區居民開始生產自救,上世紀60年代初,形成了10家街道小工廠,當時《北京日報》曾把八里庄燈具廠生產的紫外線燈管譽為“雞窩裡飛出金鳳凰”。1985年居委會開始組建三產網點,方便居民生活。1983年6月,在十里堡建起了八里庄地區的第一個集貿市場,拉開了街道經濟迅速發展的序幕,進入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建築、服裝、編織、商業、餐飲、製冷技術、鋼木加工等成為八里庄經濟發展的強項,特別是這裡生產的手編毛衣出口到了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3年底,在原十里堡商店舊址上鑫帝大廈落成,成為當時八里庄地區第一個大型綜合類百貨商場,1995年雪銀大廈落成……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八里庄開始在朝陽區經濟建設中顯現出異軍突起的勢頭。
城市建設的發展,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新的課題。1982年3月,八里庄辦事處發動朝陽路沿街單位“自種門前樹,自掃門前路,自設門前物”,之後於1983年初,在“三自”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的“門前三包”責任制。1983年3月20日和27日《北京日報》分別報道了八里庄街道的“門前三包”情況。3月27日,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記者和代表紛至沓來,採訪了解八里庄街道辦事處推行、落實“門前三包”的情況,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讓一直默默無聞的八里庄街道由此而聲名鵲起。1985年,北京市政府正式制定《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辦法》,並在全市實施,全國推廣,至今在城市管理中,“門前三包”的做法仍舊在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