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5條詞條名為李宏的結果 展開

李宏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李宏,男,1954年出生1970年~1973年,江蘇省徐州鋼鐵廠鍊鋼工人。

1976年~1979年,江蘇省徐州鋼鐵廠鍊鋼爐長、技術員。1982年~1994年,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講師、副教授。1994年~2000年,日本三菱商事株式會社重機部職員。2000年~現在,北京科技大學副教授、教授。2004年~2005年,日本東北大學工學研究科社會人員短縮博士課程,畢業獲金屬前沿工學博士學位。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79年~1982年,北京鋼鐵學院鍊鋼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86年~1987年,日本東北大學選礦冶鍊研究所進修。
1993年~1994年,日本住友金屬株式會社研發中心進修。

工作經歷

1994年~2000年,在日本三菱商事株式會社重機部工作,主要從事工程項目技術交流與管理,
2000年回北京科技大學工作。
2005年3月獲日本東北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中國金屬學會會員、中國生態學會會員、日本鐵鋼協會會員、中國金屬學會分析測試分會狀態分析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
參加過的主要工作有:1980~1994年:1)中日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含鈮、錳、磷及其他元素生鐵冶鍊技術的共同研究;2)中日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攀枝花複合礦物中所含稀有元素有效利用的共同研究;3)鐵水脫硅脫磷脫硫的研究;4)濕法處理爐渣提取鎵和釩的研究;5)從冶金渣中分離回收鉛和鋅的研究。
1994~2000年:參加大型工程談判及建設工作,主要項目有:1)寶鋼三期:焦爐三電、礦石破碎設備、原料碼頭、煉鐵中心試驗室、1580熱軋、1550冷軋;2)武鋼2250熱軋;3)鞍鋼:1780熱軋、三鍊鋼RH、礦渣公司破碎設備、大型廠改造、冷軋鍍鋅線;4)唐鋼薄板坯連鑄連軋。
2000年~現在:1)國內各大中型企業純凈鋼生產技術的研究;2)鋼中夾雜物的凝聚理論和夾雜物的鑒定方法研究;3)改善連鑄坯表面裂紋技術的研究;4)工業生態鏈接技術的研究。先後發表論文45篇,獲中國發明專利3項,中國實用新型專利3項。譯著有《鋼鐵冶鍊》、《爐外精鍊》。

社會任職


中國金屬學會學科發展研究特聘專家。
《中國冶金》編委會委員。
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環保分會委員。
中國金屬學會分析測試分會狀態分析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講課程
鋼鐵生產與生態環境。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鐵水及渣中有用資源的回收、純凈鋼生產技術、工業生態技術、冶金生態工程。
科研方向
節能低污染冶金技術開發:氧氣轉爐用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鍊鋼;提釩鍊鋼新工藝。
用分形理論模擬鋼中夾雜物凝聚過程的研究。
科研業績
氧氣轉爐用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鍊鋼。
提釩鍊鋼新工藝。
用分形理論模擬鋼中夾雜物凝聚過程的研究。
專利
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共十餘項。

個人作品


論文論著
譯著有《鋼鐵冶鍊》、《爐外精鍊》,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編著高等學校教材《鋼鐵冶金·鍊鋼學》第2章《鍊鋼基本反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