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細胞壁

植物細胞壁

植物細胞壁是植物細胞區別於動物細胞的主要特徵之一。

簡介


植物細胞壁是植物細胞區別於動物細胞的主要特徵之一。由三部分組成:
(1)胞間層。又稱中膠層。位於兩個相鄰細胞之間,為兩相鄰細胞所共有的一層膜,主要成分為果膠質。有助於將相鄰細胞粘連在一起,並可緩衝細胞間的擠壓。
(2)初生壁。細胞分裂后,最初由原生質體分泌形成的細胞壁。存在於所有活的植物細胞。位於胞間層內側。通常較薄,約1~3微米厚。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既可使細胞保持一定形狀,又能隨細胞生長而延展。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半纖維素,並有結構蛋白存在。細胞在形成初生壁后,如果不再有新的壁層積累,初生壁便是他們的永久的細胞壁。如薄壁組織細胞。
(3)次生壁。部分植物細胞在停止生長后,其初生壁內側繼續積累的細胞壁層。位於質膜和初生壁之間。主要成分為纖維素,並常有木質存在。通常較厚,約5~10微米,而且堅硬,使細胞壁具有很大的機械強度。大部分具次生壁的細胞在成熟時,原生質體死亡。纖維和石細胞是典型的具次生壁的細胞。在作植物原生質體培養時,常用含有果膠酶和纖維素酶的酶混合液處理植物組織,以破壞胞間層和去掉細胞的纖維素外壁,得到遊離的裸露原生質體。
木質化: 細胞壁內填充和附加了木質素,可使細胞壁的硬度增加,細胞群的機械力增加。這樣的填充木質素的過程就叫做木質化.
木栓化: 細胞壁中增加了脂肪性化合物木栓質,它是一種檢化的細胞,不易透氣,也不易逐水,所以造成最後細胞內的原生質體完全消失。這樣的填充脂肪族化合物的過程就叫做木栓化.
中間纖維:細胞骨架的第三種纖維結構稱中等纖維或中間纖維(intermediatefilment,IF),又稱中間絲,為中空的骨狀結構,直徑介於微管和微絲之間,其化學組成比較複雜,在不同細胞中,成分變化較大。

相關條目


植物學細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