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島

海珠島

海珠島,因島上有海珠石而得徠名。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珠江因流經此島因此得名。海珠石與浮丘石、海印石並稱羊城三石。早在唐代,海珠島便得到了開發。

歷史沿革


早在唐代,海珠島便得到了開發,佛教在此地建有慈度寺一所。
海珠島在南宋時,曾任吏部侍郎的李昴英在島上建慈變寺,端平二年(1235年),叛軍圍攻廣州城,李昴英隻身勸說叛軍解圍,後人感於他的恩德,在寺旁建文溪祠紀念他。從宋代開始,海珠島便成為遊覽勝地。宋代稱“珠江秋月”,明代稱“珠海晴瀾”,清代稱“海珠夜月”等等。
乾隆年間,沈復來游,他在《浮生六記》中寫道:“海珠寺(即慈度寺)規模極大,……寺在水中,圍牆若城,四周,離水五尺許,有洞,設大炮以防海寇。”該炮台設於順治年間,鴉片戰爭時,亦曾發揮過一些作用。
清代在島上築有炮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軍佔領此島,用長釘在島上的紅棉樹上作梯,窺視廣州城內的清軍布防情況。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廣州市設水警,在島上設水巡總局。民國元年(1912年),警察第十二區署也設於此島上。
民國六年(1917年)十月,程壁光率艦隊南下廣東,支持孫中山護法,任軍政府海軍總長,海軍辦事處設在海珠島。民國七年(1918年)2月26日,海軍總長程壁光在渡江靠近陸地碼頭時遭暗殺,民國十四年(1925年),廣州市政府在此建海珠公園,東端建有程壁光銅像。
海珠島因珠江的泥沙沖積,逐漸與北岸靠近。民國十七年(1928年)曾闢為公園,當時離江岸已經很近了,有橋30米可通。
1931年(民國二十年),廣州修築新堤(今沿江西路),海珠島划入填埋範圍,並炸去露出地面的岩石,將海珠島填埋為平地與北岸連成一片,並在上面修路建樓宇,海珠島從此被埋於地下,與市區相連。

景點景觀


海珠石

海珠石原為珠江河道的巨型礁石,長百餘米,闊50餘米。從德國工程師舒樂測繪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的《廣東省城內外全圖》上看,在1907年,海珠石尚屹立在珠江航道中間。海珠石的精確定位,是在先施公司正對面(見1915年出版的《廣州地圖》)。海珠石長100餘米,寬50餘米。因長期被江水沖刷而變得光潔渾圓,每逢潮汐起伏,其便浮沉水面,因此被人稱為"海珠石"。關於它的來歷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有胡賈持摩尼珠至此,珠飛入水,夜輒有光怪,故此海名曰珠海,浦曰沉珠,其石則曰海珠雲。宋代,此石仍在江中可見,當地人民在其上修有亭台樓閣,供遊人休憩,一時間成為遊覽勝地。後來,海珠石因為國民政府築堤而掩埋地下。

建築

海珠島上有著名的粵海第一關紀念館和第一次全國勞動工會舊址。
粵海第一關紀念館
粵海第一關紀念館是黃埔古港景觀區依據歷史資料原貌修建的仿古建築群。館內設置了《流淌的輝煌》專題大型展覽,以圖片、實物、模型、蠟像、電子屏幕影像等形式,讓觀眾了解廣州海上絲路耀眼的輝煌。紀念館主體建築包括黃埔稅館、永靖兵營、買辦館和“古港遺風”紀念牌坊。
第一次全國勞動工會舊址
第一次全國勞動工會舊址位於濱江西路230號,大樓於1920年建成,為廣州機器工人和粵籍旅居東南亞的機器工人捐獻興建,名廣東機器工會(廣州河南機器維修會)。據史料記載,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東機器工會內開幕,1933年5月6日結束。

旅遊線路


海珠島上自然風光優美,是廣州市難得的旅遊寶地。
琶洲涌和黃埔涌沿線具有“江、涌、園、林”的先天優勢,沿線還分佈著新電視觀光塔、琶洲國際會議中心、黃埔古港,以及瀛洲生態公園、龍潭果樹公園、海珠湖(在建)、上涌果樹公園等景觀。
“環島游”線路以環島路為主要載體,全長約30公里,途經洲頭嘴、海珠橋南廣場、孫中山大元帥府、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海印公園、濱江公園、中山大學、廣州電視塔、體育公園、琶洲塔、侖頭黎氏宗祠、中華民國時期古碼頭、瀛洲生態公園、丫髻沙公園等,踩單車約2小時行程;
濱江公園—石榴崗河旅遊線路全長約13公里,主要參觀海印公園、曉港公園十香園、上沖公園、海珠湖、龍潭公園、果樹村等;
廣州電視塔—生物島線路全長約20公里,踩單車約1.5小時行程。途經主要景點有廣州電視塔、黃埔古港、果樹園、土華村小洲村、瀛洲生態公園等。

開發建設


2010年,海珠島已擁有47公里的環島江岸線、42.2公里的環島路和74條縱橫交錯的河涌水網。
2010年3月,海珠區政協文體組提案建議建設海珠區環島綠道網路。
2012年06月18日,廣州市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向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彙報時透露,將研究海珠島環島輕軌等項目。
2012年6月28日,在“海珠講壇”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如松建議,海珠生態城的範圍應包括海珠全島,而不僅局限於海珠區東部。他還建議應在萬畝果園建立以水上交通和自行車、人行道為特點的“慢行系統”。
2013年6月,佔地52平方公里的海珠生態城的濕地二期、安置區建設項目、有軌電車試驗段、環島路建設、琶洲會展四期、四大館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廣州塔綜合配套工程、水博苑、水環境治理等10大項目陸續動工興建。
2013年12月30日,經多次修改,海珠生態城總體規劃為海珠全區,一期控規修編範圍52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範圍面積8.9平方公里。生態是規劃的先導。規劃將劃定萬畝果園濕地控制線,控制869公頃(約13000畝)作為核心保護範圍,再增划642公頃,使總體濕地保護控制範圍達1511公頃。

傳說


徠海珠島有許多美麗的神話。相傳有一個外國商人,盜竊了他國家的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逃來廣州,準備拿到市場上去拍賣。由於這顆珍珠是無價國寶,所以其國人民知道后,便立即攜巨款來廣州,堅決把珠贖了下來。然而,當他們帶著這顆珍珠坐船回國,路過海珠島的旁邊時,珠突飛起,墜入江中,鑽進岩石不見了。從此這塊礁石經常熠熠生光,人們便稱它為海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