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寺

陝西省子洲縣西峰寺

西峰寺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子洲縣馬蹄溝鎮的一座名叫蘆草壇(現稱娘娘廟山)的山裡

地理環境


西峰寺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子洲縣馬蹄溝鎮(原瓜園則灣鄉)的大山裡,有一個名叫蘆草壇的地方,山不算太高,但山口平整開闊,背後山勢陡峻,不知什麼時代,人們在這山口修了一座小廟,雖只一殿,但由於殿內供奉的是三聖母娘娘,據說還聰明美麗,心地善良,天旱,她呼風喚雨,遇澇,她施力排除,鄉人有難有求必應,抽籤問 卦十分靈驗,去者十之八九都能心想事成,因此香火十分紅盛。久而久之,人們便將此廟叫作娘娘廟,此山叫成娘娘廟山,原來的蘆草壇到少有人知了。
走進不大的廟院,坐北面南一殿,呈硬山式,內為拱洞形,廟檐棚深約2米,內部也不十分寬大,但供奉的三聖母娘娘,端莊秀麗,光彩照人,兩旁16小童穿著不一,衣帶飄逸,給人一種溫和自然的感覺。雖然沒有大多廟宇的威嚴莊重,但親切微笑的姿態,使人不由得親近了幾分。小院一側乾隆三十四年(1770),道光五年(1825)咸豐七年(1857)重修碑記和廊檐上懸掛的康熙五十八年(1720)鑄的大鐘又增添了廟宇的古老和神秘,證明了寺廟的悠久歷史。
攝影:李明海
攝影:李明海
多少年來,每到農曆4月初7,三天的三聖母娘娘香煙會盛況空前,周圍各鄉和遠道而來的善男信女及八方遊客一起前往,娘娘廟山上人山人海,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熱鬧的圖畫。

主要景觀


2000年以來,村民柴桂洲籌集巨資,請行家裡手設計,聽文人墨客指點,聚能工巧匠于山。保護舊殿,巧布新局,推陳出新,順山而建,使廟宇巍峨,佛塔撐天,亭台樓閣,碑林畫廊,古樸典雅,給人以後來居上之感。
新建的西峰寺,坐北面南,佔地2000多平米,呈一組封閉式建築。寺前廣場,平整開闊,對石旗杆,高聳入雲,二龍似飛,灰瓦鋪頂,山門上“西峰寺”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使人心中頓生肅穆之感。
步入精巧的洞門,登上12級台階,便是面寬三間,進深兩間,高大寬闊的三聖母殿,大殿由三孔拱形洞組 成,純磚結構,頂呈硬山式,用黃色琉璃瓦鋪頂,飛檐翹角,獸頭獨尊,遙遙相望,頂上三層小閣樓,獨特精緻,引人注目。正殿前走廊由四圓柱支撐,朱柱彩壁,畫棟雕梁,古樸典雅,十分美觀。殿堂主奉三聖母娘娘,粉面金身,端坐蓮花壇,背靠火焰山,端莊自然,光彩照人。兩側陪坐催生娘娘、桃花娘娘、豆花娘娘、奶母娘娘、保命娘娘、送生娘娘、皇天後土娘娘、晴天之孫娘娘等,造型生動,神態各異,線條流暢,親切自然。聖母前有二小童,清秀溫和,衣帶飄逸,形態悠然。頂壁飾有十分精湛的八卦圖,色彩鮮艷,身後的壁畫講述了雲霄、瓊霄、碧霄姐妹三人,大擺九曲黃河陣,勇戰野道人鹿牙,被姜子牙封為送子、催生、奶母娘娘的曲折經歷,展示了聖母慈祥大度,善解人憂,為民送子的靈驗經歷,使人無不感慨留連,給人一種莫可名狀的神秘之感。。
出三聖母殿,又登十五台階,是廊檐寬連,高闊深大的觀音殿。大殿中,觀世音菩薩平靜而座,兩旁的眾羅漢姿態各異,彷彿人世間巡善查惡,鎮妖除邪的重任均擔在他們身上,慈祥大度法海無邊的觀世音不愧有大慈大悲之美譽。
從觀音殿後拾級而上,左面是藥王,右面是財神,人們各取所好后又登34級,是一間不大的城隍廟,雖然不高不闊,但居高臨下監管四方,也不能不說是一極好地方。
拐過牆角,拾級登高,59級後到達頂峰。山頂上正中為興建不久的西峰靈塔。西峰靈塔建成於2004年四月初八,“塔高八丈六,直徑三丈六,周長六丈六”,為磚瓦水泥等合成的仿木建築。拾級登高,山風呼呼,涼氣習習,登上最高層,遠望群山皆低,近觀殿堂成群,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感,耳目一新,神清氣爽之時,品味著“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塔前楹聯,此時心情格外不同。

廟會習俗


山為寺爭威,寺為山添彩。西峰寺以豐富的文化內函,濃重的古色古香重新面世后,更以其滿山遍野的松柏綠色生態包裝而遠近聞名。時任陝西省副省長王壽森、榆林市市長王登記、榆林市政協主席白玉仁等都曾在這裡視察,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攝影家王文瀾來到這裡採風之後,題寫了“西峰勝景”四個大字。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著名散文家梁衡先生來此採風,也高興地揮毫題寫了“天人相通”。而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一級美術師陝西國畫院名譽院長、著名山水畫大師苗重安來此採風后,連說不虛此行,值得一看。
西峰寺[陝西省子洲縣西峰寺]
西峰寺[陝西省子洲縣西峰寺]
2011年5月9日,由中共 子洲縣委、子洲縣人民政府和北京榆林商會、榆林市攝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聚集子 洲攝影採風創作活動”在此舉行,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原人民日報副總編梁衡再次來到了這裡,隨行來的還有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著名作家鄧友梅及夫人、原新華社高級記者韓舞燕;魯迅文學院原常務副院長、作家、詩人雷抒雁;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員、原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作家、畫家舒乙;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報告文學常務副會長、作家周明;天津環渤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理事長、北京榆林商會會長、詩人鄭介甫;新華社記者操鳳琴;人民日報記者范正偉;北京九霄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高級美術設計師霍廷霄等遠道的客人,他們同山西、寧夏、甘肅、內蒙等省區及延安、榆林各縣的120多位攝影家一起,觀看了廟會組織的廟會習俗,民俗、民間藝術表演,品嘗了地道的子洲民間小吃,用不同的鏡頭記錄下了無數美妙動人的瞬間,使西峰寺聲名遠揚,民間廟會載入了歷史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