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蔞葉的結果 展開

蔞葉

胡椒科胡椒屬植物

蔞葉,中藥名。為胡椒科胡椒屬植物蔞葉L.的全株或莖、葉。蔞葉生於熱帶溝谷林中,分佈於台灣、廣西、廣東及雲南等地。具有祛風散寒,行氣化痰,消腫止癢之功效。常用於風寒咳嗽,支氣管哮喘,風濕骨痛,胃寒痛,妊娠水腫;外用治皮膚濕疹,腳癬。

形態特徵


蔞葉:攀援狀藤本,長可達10米。枝梢帶木質,無毛,節上常生不定根。單葉互生,具長柄;葉片紙質或近革質,有多而細的腺點,寬卵形或心形而兩側對稱,或卵狀長圓形兩側稍不對稱而偏斜,長7-15厘米,寬5-11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有極窄的彎缺,或淺心形而有很不等長的兩耳,上面無毛,下面沿葉脈被短柔毛,具托葉。夏季開花,花單性,異株,無花被,穗狀花序長5-15厘米;雄蕊2個,雌蕊的柱頭4-5個。漿果頂端稍凸,無宿存花柱,有絨毛,與花序軸合成一柱狀,肉質,帶紅色的果穗。
性味
味辛、微甘,性溫。

生長環境


蔞葉:生於熱帶溝谷林中,分佈於台灣、廣西、廣東及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入葯部位
全株或莖、葉。
功效
祛風散寒,行氣化痰,消腫止癢。
主治
風寒咳嗽,支氣管哮喘,風濕骨痛,胃寒痛,妊娠水腫;外用治皮膚濕疹,腳癬。
配伍
風寒咳嗽:蔞葉7片,東風橘、布渣葉各15克,芒果核2個,水煎服。
用法用量
3-9g;外用適量,煎水候溫外洗,腳癬可浸泡。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切片,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