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水鎮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區轄鎮
漿水鎮,隸屬於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區,地處信都區西北部。
1953年,漿水鎮一帶建有漿水鄉;1985年,由漿水鄉改為漿水鎮。2020年,漿水鎮常住人口為22033人。截至2020年6月,漿水鎮下轄5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漿水村。
漿水歷史悠久,早在西周時期,有夷儀城,為邢國陪都,邢侯築有行台。
漿水鎮
抗日戰爭時期,“邢台抗日臨時政府”和邢台縣抗日政府先後在漿水成立。於1939年7月15日——17日在安庄村溫泉寺舉行了邢台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
1953年建漿水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改鎮。1996年,西棗園鄉併入漿水鎮。
漿水鎮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最高峰位於火台山,海拔1492米;最低點位於白楊溝村,海拔320米。
漿水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23℃,1月平均氣溫-2.3℃,極端最低氣溫-22.4℃(1958年1月26日);7月平均氣溫26.3℃,極端最高氣溫41.8℃(1961年6月12日);平均氣溫年較差30℃;生長期年平均160天,無霜期年平均174天,最長達212天,最短為13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23小時,年總輻射123.1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12天(一般為每年3月15日當年1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684.8毫米;最大雨量980毫米(1976年),最少雨量85毫米(1972年)。
漿水鎮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漿水川,境內長31.2千米,流域面積168平方千米,上游有后南峪支溝等6條較大支溝。
漿水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有菱鎂礦、鐵礦、白雲岩、紅板岩等;礦藏總儲量地質儲量5000萬噸,集中分佈在前補透、大河等村。2011年,漿水鎮有耕地面積9666.9畝,人均0.4畝,全部為水澆地。
2011年末,漿水鎮下轄漿水、營房台、栗樹坪、八里丈、坡子峪、水門、寨上、寨溝、河東、安庄、南口、大寨、前南峪、后南峪、下店、馮家溝、宋家峪、川林、呂家莊、馬蘭、安上、珍珠套、朝子、坪上、賈庄、清沙坪、滑子、翟溝、翟溝門、前棉花溝、前掌、后掌、石善、西棗元、關帝峪、前補透、後補透、前禪房、后禪房、上寺、夫子崗、峪口、大河、香爐寨、菜樹溝、南寺溝、下灣、白楊溝、下寺、李官莊、后棉花溝51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漿水鎮下轄5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漿水村。
漿水村 | 栗樹坪村 | 八里丈村 | 營房台村 | 坡子峪村 | 水門村 |
南口村 | 寨上村 | 寨溝村 | 河東村 | 安庄村 | 李官莊村 |
大寨村 | 后南峪村 | 下店村 | 馮家溝村 | 宋家峪村 | 川林村 |
馬蘭村 | 珍珠套村 | 呂家莊村 | 朝子村 | 坪上村 | 安上村 |
賈庄村 | 清沙坪村 | 滑子村 | 翟溝村 | 翟溝門村 | 前棉花溝村 |
后棉花溝村 | 前掌村 | 后掌村 | 石善村 | 西棗園村 | 關帝峪村 |
前禪房村 | 后禪房村 | 夫子崗村 | 峪口村 | 大河村 | 前補透村 |
後補透村 | 香爐寨村 | 菜樹溝村 | 上寺村 | 下寺村 | 南寺溝村 |
下灣村 | 白楊溝村 | 前南峪村 |
2011年末,漿水鎮總人口2445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77人,城鎮化率4.4%;另有流動人口1600人。總人口中,男性12395人,佔50.7%;女性12058人,佔49.3%;14歲以下4225人,佔17.3%;15—64歲18067人,佔63.9%;65歲以上2161人,佔8.8%;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漿水鎮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2.2‰,人口自然增長率7.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7人。
2017年末,漿水鎮常住人口為28747人。
截至2018年末,漿水鎮戶籍人口為26151人。
2011年,漿水鎮財政總收入1888萬元,比2010年增長34.9%;年末各類存款餘額為2.21億元,比2010年增長87.8%;各項貸款餘額0.15億元,比2010年下降2.5%。2011年,漿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056元。
2018年,漿水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2011年,漿水鎮農業總產值1.31億元。漿水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漿水鎮生產糧食0.67萬噸,人均274千克,其中小麥644噸,玉米6090噸。漿水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漿水鎮生豬年末存欄1800頭;羊年末存欄3200隻;家禽年末存欄量63000羽。2011年,漿水鎮果品種植面積累計達16萬畝,主要品種有蘋果、板栗,其中板栗6520噸,蘋果7652噸。
2011年,在漿水鎮境內大河菱鎂工業基地落戶有耐火材料企業40家,職工600人。2011年,漿水鎮工業總產值為1.86億元,比2010年增長20%,實現增加值468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
2011年末,漿水鎮有商業網點310個,職工2000人;建有漿水供銷社綜合服務中心和乾鮮果品交易市場。2011年,漿水鎮社會商品交易總額達3億元,比2010年增長1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6億元,比2010年增長20%。
● 地名由來
漿水鎮因鎮政府駐漿水村而得名。該地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為邢侯國國都,名夷儀城;后因村西溝水混濁似漿,改稱漿水村。
特色農業
漿水鎮土質肥沃,雨量適中、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遠離污染,非常適合蘋果生長。該鎮不斷加大對發展果品種植生產的扶持和管理力度,發展蘋果種植15000餘畝,並推行全程無公害生產,使那裡的果品色澤、口感和內在質量均超過同行業的全國標準。已經註冊的“漿水”牌蘋果先後被選為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專供果品,2008年9月12日,該鎮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國優質蘋果基地百強鄉鎮”。
漿水鎮有325省道(邢和線)過境,境內長12千米。
2011年末,漿水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20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2所,在校生1559人,專任教師11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漿水鎮主要學校有漿水中學。2011年,漿水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748.07萬元,比2010年減少1.97%;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支出的比例為35.8%,比2010年減少4.8%。
2011年末,漿水鎮有果樹管理人才6000人,技能人才3500人,農村其它實用人才1800人。
2011年末,漿水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5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50戶;文藝宣傳隊35個,年演出280場次,觀眾達2.5萬人次;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60餘人;農家書屋24個,建築面積545平方米,藏書1.2萬冊。2011年末,漿水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5%。2011年末,漿水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500戶,入戶率7.5%。
2011年末,漿水鎮有衛生院1所,衛生所40個,病床10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醫療床位6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6.6張,固定資產總值59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5人,其中執業醫師21人,執業助理醫師19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漿水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5萬人次;51個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7%。
2011年,漿水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93戶,人數124人,支出299760元,比2010年減少3.7%,月人均202元,比2010年增長18.1%;城市醫療救助7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3人次,共支出51萬元,比2010年增長6.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20戶,人數1215人,支出141.2萬元,比2010年增長1.7%,月人均96.8元,比2010年減少9.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5萬元,比2010年增長1.4%;有敬老院2家,床位45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5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6萬人,參保率96.8%。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漿水鎮有郵政局1個,郵政業務總量15萬元,其中純收入7萬元;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萬份(冊);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9個;固定固定寬頻接入用戶980戶。
● 給排水
2011年末,漿水鎮排水管道有1千米。
● 供電
2011年末,漿水鎮有110千伏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186台。2011年,漿水鎮售電量1192萬千瓦時。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漿水鎮有花壇5個,綠化面積0.8公頃。
漿水鎮山川秀美、風景如畫,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周邊景點30餘處,前南峪生態觀光區為國家AAAA風景區,九龍峽自然風景旅遊區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白雲山自然風光旅遊區是冀南的旅遊避暑勝地。尤其是建成綠色觀光通道后,將川林生態經濟園、川林蘋果採摘園、宋家峪生態經濟溝、一二四作戰指揮部、前南峪萬邦珍果園、前南峪旅遊景區、后南峪經濟溝、后南峪串枝紅杏採摘園、大寨流錢山、李官莊經濟溝、李官莊觀光平台、南口生態經濟園、南口鮮桃採摘園、坡子峪觀光平台、坡子峪生態經濟溝、坡子峪千米長廊、坡子峪蘋果採摘園、坡子峪老母台、八里丈生態觀光園區、八里丈轎頂山、西坪三支鍋、九龍峽自然風景區、水門農業生態觀光園區、雄鷹展翅、千年古槐、河東綠色長廊、河東生態經濟溝、溫泉寺等28個景點串聯起來,形成了“車在林中行,人在畫中游”的動人畫面,使漿水鎮的大旅遊格局初步形成。
漿水鎮
2020年8月,漿水鎮入選2019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