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竹雀圖的結果 展開

竹雀圖

吳炳創作絹本設色畫

《竹雀圖》是南宋吳炳創作的書畫作品,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此圖寫棘竹叢生,枝椏橫出,枝頭有一雀鳥正在悠閑地啄理羽毛。整幅畫面景物聚於下側,可見南宋構圖新風的影響。圖中竹枝用雙鉤技法,雀鳥在用色彩沒骨畫出后,重點部位再用墨線描出。這是吳炳傳世作品中的代表作。

畫作內容


圖中截取老竹的一竿竹枝上端,分為左右兩權,右側一枝條枝口卜紛披,其向左一枝只有光枝而無竹葉,呈“丫”式構圖:一隻竹雀立在光枝上,扭頭舉足作扒抓狀,長尾撒開斜下,全身羽毛蓬鬆,雙日閉合,作歇息狀:動態非同一般,尤為可愛,給畫麗增添了一番情趣;
此圖在構圖上別有情趣,老竹枝上伸開的枝權,向左右分開,右枝枝繁葉茂,左枝禿枝無葉,山雀正好棲息在此,一則可彌補左枝空間,取平衡對稱作用,二則利剛牛間,山雀可以作各種舒展動作。作者抓住了這難度較高的扭頭舉足扒抓背羽的動作,使竹雀這個主題得到明顯的突出。
圖上有作者白署款於竹葉下方“吳炳畫”,細楷小字。
圖右上鈐有“都省書畫之印”朱文方印,這是元代的官印,左下鈐有“禮部評驗”朱文長方半印,為明代的官印。

藝術鑒賞


圖寫一竿竹枝的上端,枝葉紛披,枝頭立一山雀。扭首舉足作扒抓之狀,動態的刻畫精確生動,給畫面平添一番活沒的生氣。竹干自下向上,校葉左右伸展,形成舒放式的結構。背景了無一物,給人以老竹凌空的寬闊感覺,物象雖少但空間容量甚廣。竹子的枝葉全用雙鉤,然後敷上青翠的石綠,葉尖微染黃,寫出秋天葉片漸枯的色感。竹枝和竹葉勾勒的線條蒼勁凝重,行筆有頓挫起伏的變化,很好地表達出山竹枝老節勁葉堅的質感。
竹雀圖[吳炳創作絹本設色畫]
竹雀圖[吳炳創作絹本設色畫]
圖寫一竿竹枝的上端,枝葉紛披,枝頭立一山雀。這種取花卉樹木局部的構圖技法稱為“折枝”,它猶如特寫鏡頭,突出表現枝葉、花朵的形態色澤和禽鳥的活動情態,令人細細品賞玩味。此圖的布局就十分巧妙,竹干自下向上,枝葉左右伸展,形成舒放式的結構。背景了無一物,給人以老竹凌空的寬闊感覺,物象雖少而空間容量甚廣。左出的枝頭上安排一隻山雀,它扭首舉足作扒抓之狀,動態的刻畫精確生動,給畫面平添一番活潑的生氣。
吳炳繼承著宋代宮廷花鳥畫狀寫物態精細工緻、周密不苟的傳統,在技巧上達到嫻熟精練的高度水平。竹子的枝葉全用雙勾,然後敷上青翠的石綠,葉尖微染黃,寫出秋天葉片漸枯的色感。山雀以細緻柔和的線描,縝密地勾出蓬鬆的羽毛,並用渾融的墨和色暈染出片片羽翮。竹雀的形態逼真傳神,顯示畫家深厚的寫生功力。同時在筆法的運用上頗有創意,竹枝和竹葉勾勒的線條挺勁凝重,行筆有頓挫起伏的變化,很好地表達出山竹枝老節勁葉堅的質感。它較之北宋那種勾勒勻細的線描來,具有更強的表現力。趙彥衛《雲麓漫鈔>評議宋宮廷畫謂:“筆意簡全,不模仿古人而能盡物之情態形色,俱若自然,意高韻古為上;模仿前人而能出古意,形式象其物宜,而設色細、運思巧為中;仿模圖繪,不失其真為下。”吳炳的作品深得自然界生物的形色神情,筆墨因物自運,不落前人窠臼,列於上品是當之無愧的。

作者簡介


吳炳,生卒年未詳。南宋畫家。毗陵武陽(今江蘇常州)人,工畫花鳥,寫小折枝,妙奪造化,彩繪精緻富麗。紹熙初,光宗趙惇皇后李氏,賞識其畫,授畫院待詔,畫風謹守院體,作品較多。畫跡有《舂池睡鴨》,《山茶鵓鴿》、《鴛鴦瑞蓮》等圖26件,著錄於《繪事備考》。傳世作品有《出水芙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