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惇

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

宋光宗趙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臨安府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趙昚第三子,母為成穆皇后郭氏。

紹興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於孝宗藩邸。紹興二十年(1150年),賜名趙惇,授右監門衛率府副率,轉榮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鎮洮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宋孝宗禪位,登基為帝,改元紹熙。紹熙五年(1194年)禪位於次子趙擴,成為太上皇,史稱“紹熙內禪”。

慶元六年八月辛卯日(1200年9月17日),駕崩於壽康宮,享年五十四歲,謚號憲仁聖哲慈孝皇帝,廟號宋光宗,葬於永崇陵。嘉泰三年(1203年),加謚號為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趙惇繼位之初,確有革故鼎新之意,能聽取臣下諫言,也裁汰了一些不肖者。但他“宮闈妒悍”,懼內心理嚴重,以致後期荒廢朝政;又聽信讒言疏離太上皇趙昚,引起南宋的政治危機。趙惇在位五年,“乾淳之治”的成果漸消,南宋開始由盛轉衰。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147-09-30

出生

1147年9月30日生於臨安府錢塘縣(今浙江杭州)宋孝宗藩邸。

1171

被立為皇太子

乾道七年(1171年),趙惇被立為皇太子。

1189

登基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趙惇受父宋孝宗禪位登基,以次年為紹熙元年,是為宋光宗。

登基
1194

被尊為太上皇

紹熙五年(1194)七月,趙汝愚、韓侂胄等人在太皇太后吳氏的支持下擁立嘉王趙擴登基,是為宋寧宗。宋寧宗登基后,尊光宗為太上皇,皇後為壽仁太上皇后,移駕泰安宮。

1200-09-17

駕崩

慶元八月辛卯日(1200年9月17日),宋光宗在因病壽康宮駕崩,享年五十四歲,葬於永崇陵。

駕崩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趙惇,宋孝宗趙昚第三子,母親是成穆皇后郭氏。紹興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於宋孝宗藩邸。紹興二十年(1150年),賜名趙惇,授右監門衛率府副率,轉榮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趙惇拜鎮洮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恭王。
庄文太子逝世后,宋孝宗認為趙惇的英武才能像自己,想立為皇太子,但因為按長次輪不到他,所以遲遲沒有決定。這時,虞允文為相,請求趁早確立皇太子。乾道七年(1171年),趙惇被立為皇太子。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駕崩。宋孝宗悲痛欲絕,欲為宋高宗守孝三年。再加上此時的宋孝宗對政事心生倦怠,於是打算禪位給兒子趙惇。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趙惇受父宋孝宗禪位登基,以次年為紹熙元年,是為宋光宗。

李后干政

宋光宗皇后李鳳娘,是慶遠軍節度使李道的次女,由術士皇甫坦推薦給高宗,聘為恭王妃。她生性嫉妒,經常向宋高宗、宋孝宗訴說太子身邊人的不是,遭到兩宮的訓斥。
宋光宗即位后病情時好時壞,無法正常處理朝政,這正中皇后李氏下懷。從紹熙三年開始,“政事多決於後”,大權旁落李氏之手。然而,她既無興趣也無能力參決朝廷大政,權力對她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為娘家大撈好處。她封娘家三代為王,侄子孝友、孝純官拜節度使,一次歸謁家廟就推恩親屬26人,172人授為使臣,下至李家門客,都奏補得官。李氏外戚恩蔭之濫,是南宋建立以來所沒有的。李氏家廟也明目張膽地僭越規制,守護的衛兵居然比太廟還多。李后一門獲得的顯赫權勢、巨額財富,無疑都是其患病的丈夫光宗所賜。

立儲分歧

宋光宗坐像
宋光宗坐像
宋光宗皇后李氏只生有嘉王趙擴一人,立為皇太子,本是順理成章之事,但卻受到宋孝宗的阻撓。可能是因為嘉王天性懦弱,宋孝宗認為其不適宜繼承皇位,相比之下,魏王趙愷的兒子嘉國公趙抦生性聰慧,深得宋孝宗喜愛。當初宋光宗取代了二哥趙愷,成為皇太子,如今孝宗卻寵愛趙愷之子,不同意將嘉王立為儲君,無形中加深了宋光宗心中對宋孝宗本就存在的猜忌,讓光宗時時感到恐懼和不安。在他看來,父親似乎不僅對嘉王的太子地位,甚至對自己的皇位,都是潛在的巨大威脅。在別有用心的李后和宦官們不斷離間挑撥下,這種恐懼感逐漸成為宋光宗揮之不去的陰影,其心理和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終於導致了無端猜疑和極度偏執的癥狀。他視重華宮為畏途,不再定期前去問安,儘可能躲避著宋孝宗。天子孝行有虧,臣子勸諫責無旁貸,而臣僚們的這些言行更激起光宗的固執與疑懼,終於引發歷時數年的過宮風波。
宋光宗病情不斷加重,皇后李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她生性妒悍,又有著強烈的權力欲。一方面,她獨霸後宮,不允許任何女人與她爭寵,宋光宗對此只有忍氣吞聲,抑鬱不樂;另一方面,她視宋孝宗夫婦為她皇后地位的最大威脅,想方設法離間宋孝宗、宋光宗父子,從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宋光宗的病態心理。

紹熙內禪

在過宮問題上,有些大臣對光宗的進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光宗有時也似乎被打動,當時答應了過宮,但一入後宮,就會在李后操控下改變主意,最終也未能成行。一次,光宗在謝深甫等大臣的苦諫下傳旨過宮,即將出發之時,李后從屏風後走出來,挽他回去,中書舍人陳傅良出班拉住光宗衣襟,一直跟隨至屏后。不料卻遭到李后的呵斥,陳傅良只得大哭而出。宗室趙汝愚是光宗較為信任的大臣,對於他的勸說,光宗也是反覆無常。
隨著光宗病情的惡化,政局也開始動蕩不安,群臣再也無法容忍這個瘋子皇帝。紹熙五年(1194)七月,趙汝愚、韓侂胄等人在太皇太后吳氏的支持下擁立嘉王趙擴登基,是為宋寧宗。宋寧宗登基后,尊光宗為太上皇,皇後為壽仁太上皇后,移駕泰安宮。
宋光宗此時對政權交接尚蒙在鼓裡。當他知道后,長期拒絕接受宋寧宗的朝見,依然住在皇宮之中,不肯搬到為太上皇預備的寢宮裡。他對於失去皇位的擔心終於應驗,病情因此又加重了。與他一同失勢的李氏一反常態,對光宗不再像以前一樣咄咄相逼,反而有同病相憐之心。她惟恐觸動宋光宗脆弱的神經,常以杯中之物來寬解宋光宗心中的鬱結,還反覆叮囑內侍、宮女,不要在宋光宗面前提起“太上皇”和“內禪”等敏感字眼。

患疾去世

慶元六年八月庚寅日(1200年9月16日),宋光宗患病,八月辛卯日(9月17日),宋光宗在壽康宮駕崩,享年五十四歲,葬於永崇陵。十一月丙寅日,上謚號憲仁聖哲慈孝皇帝,廟號宋光宗。
嘉泰三年(1203年)十一月壬申日,加謚號為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
父親宋孝宗趙昚
母親成穆皇后郭氏
后妃慈懿皇后李氏
黃貴妃
張貴妃
符婕妤
武才人
潘夫人
符夫人
大張夫人
小張夫人
長子保寧軍節度使趙梃
次子宋寧宗趙擴
長女文安郡主
次女和政郡主
三女齊安郡主

軼事典故


通殺愛妃

光宗即位,李氏成為皇后,越發肆無忌憚。面對強悍的妻子,懦弱的光宗既懼怕又無可奈何。一次,光宗洗手時見端著盥盆的宮女雙手細白,不禁喜形於色,不料被皇后看在眼裡。幾天後,李後派人送來一具食盒,光宗打開一看,裡面裝的竟是上次那個端盆宮女的雙手。一個宮女因為手白而得到光宗的好感,李氏尚且不能容忍,對於光宗寵愛的妃嬪,她更是必欲除之而後快。
光宗還在東宮時,高宗曾賜給他一名侍姬黃氏,光宗即位後晉為貴妃,倍受光宗寵愛,李后自然妒火中燒,她趁光宗出宮祭祀之機,虐殺黃貴妃,然後派人告訴光宗說黃貴妃“暴死”。光宗明知是皇後下的毒手,但驚駭傷心之餘,除了哭泣,連質問皇后的勇氣都沒有。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與第二天祭祀時發生的一連串怪事,直接導致光宗的精神徹底崩潰。

捉雞不著

紹熙初,光宗獨自率宮中嬪妃遊覽聚景園。大臣們對此議論紛紛,認為高宗在世時,孝宗凡出遊,必恭請高宗同行,而光宗只顧自己遊玩。看到這樣的奏章,光宗極為惱火,恰逢此時孝宗遣宦官賜玉杯給光宗,光宗余怒未息,手握不穩,不小心打碎了玉杯。宦官回到重華宮,將事情的經過掐頭去尾,只稟報說:“皇上一見太上皇賞賜,非常氣憤,連玉杯都摔碎了。”孝宗心中自然不快。另有一次,孝宗游東園,按例光宗應前往侍奉,可到了家宴之時,卻仍不見他的蹤影。一向搬弄是非的重華宮宦官故意在園中放出一群雞,命人捉又捉不著,便相與大呼:“現今捉雞不著!”當時臨安人稱乞酒食於人為“捉雞”,宦官們顯然語帶譏諷,暗指孝宗寄人籬下的處境。孝宗雖佯裝不聞,但內心的憤怒與痛苦可想而知,畢竟光宗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連起碼的禮數都沒有,作為父親,豈能聽之任之?

冰糖葫蘆

紹熙年間,光宗最寵愛的黃貴妃病了。她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御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麼效果。皇帝見愛妃日見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後無奈只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后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見好。”開始大家還將信將疑,好在這種吃法還合貴妃口味,貴妃按此辦法服后,果然如期病癒了。皇帝自然大喜,展開了愁眉。後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

雙重喜慶

光宗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封恭州王。
乾道七年(1171年)立為皇太子。
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孝宗禪讓即位皇帝。同年8月,他賜令升恭州為重慶府。這就是光宗在這裡先封王、后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的由來,重慶由此得名。

烏髭葯

光宗小心翼翼地在東宮作了十幾年孝子,年過不惑,卻仍不見孝宗有將皇位傳給他的意向,終於有些耐不住了。一天,光宗向孝宗試探道:“我的鬍鬚已經開始白了,有人送來染鬍鬚的葯,我卻沒敢用。”孝宗聽出了兒子的弦外之音,答道:“有白鬍須好,正好向天下顯示你的老成,要染須葯有什麼用!”

史籍記載


脫脫等《宋史·光宗本紀》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

人物評價


總評

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較平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禪位而登基時42歲,並不算年老,卻體弱多病。心理上,也沒有安邦治國之才,聽取奸臣讒言,罷免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又讓當時著名的妒婦、心狠手辣的皇后李鳳娘干政,自己對朝政的掌握力不斷下降。

歷代評價

脫脫:“光宗幼有令聞,向用儒雅。逮其即位,總權綱,屏嬖倖,薄賦緩刑,見於紹熙初政,宜若可取。及夫宮闈妒悍,內不能制,驚憂致疾。自是政治日昏,孝養日怠,而干、淳之業衰焉。”
王夫之:“夫光宗之視晉惠,差辨菽麥耳,其於唐高,猶在層累之下也。”“光宗雖闇,亦何至滅絕天彝,貽宗社以阽危之勢哉?教之無方也,輔之無人也,俟之不待其時也,昏懦之習不察也,悍妻之煽無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