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山街道

南京市浦口區轄街道

頂山街道隸屬於南京市浦口區,位於浦口區中東部、南京老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麓、南臨長江,與南京主城隔江相望,北和永寧街道接壤,西連江浦街道,東與泰山街道毗鄰,有珍珠泉、定山寺、點將台等旅遊景點。

2010年人口47082人(2010年)。2013年,頂山街道總面積48平方公里,下轄10個社區,總人口6.78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1.2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95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3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3.54億元。

歷史沿革


頂山街道
頂山街道
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地屬楚國棠邑縣。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棠邑縣屬越國,頂山仍屬棠邑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更行郡縣制,始置棠邑縣,屬九江郡。
楚漢相爭時,棠邑初屬九江郡,后屬漢淮南郡。
三國鼎立之際,頂山地區先屬魏,后屬吳。
東晉隆安元年(397年),浦鎮東、南門地帶正式建立宣化鎮,屬尉氏縣。
隋開皇四年(584年),撤銷尉氏縣,頂山屬方州六合縣的孝義鄉。
唐、宋、元各代頂山均屬六合縣。
元朝初期(1279年),浦口為浦子市,也稱浦子口,浦口因此而得名。從元代到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以前,浦口地區範圍指現浦鎮東、南門一帶。
明初,頂山地區屬揚州府六合縣孝義鄉(今浦鎮東、南門一帶)。明朝皇帝朱元璋曾在此建造周長8公里的城廓(即浦子口城)
明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行政區劃單位為鄉、里,划六合縣的孝義鄉和滁縣、和洲的一部分建江浦縣,縣治設於浦子口城(今浦鎮南門金湯街一帶),今頂山地區屬孝義鄉一里。
清雍正四年(1726年),區劃單位為鄉、保。今頂山境內轄江浦縣東鄉的浦西保、江沿保、鼓樓保,頂山屬江浦縣東鄉。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始行市、鄉制,東鄉改稱浦子口市,境內沿江保併入浦西保。頂山仍屬江浦縣東鄉,原東鄉10保並成8保。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詔划自治區域,始行市、鄉制,東鄉改稱浦口市。
民國三年(1914年),為省、道、縣三級制,縣以下實行區、鄉制,頂山屬金陵道江浦縣。
民國十七年(1928年),奉令調查戶口,改組新村制,取消保制,改組新村制。城鎮曰街、鄉僻曰村、浦口市改為浦鎮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南京市第八區(下關區)。浦鎮區改稱二區,轄6鎮、12鄉、182閭、903鄰(區以下單位為鎮、鄉、閭、鄰,五戶編一鄰,五鄰編一閭)。頂山轄區內有金湯鎮;浦西、鼓樓一、鼓樓二、龍虎一、龍虎二、吉慶鄉以及一區的石佛、九袱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擴並鄉鎮,廢閭、鄰制,推行保、甲制,現石佛村、臨泉村和珍珠泉旅遊度假區屬江浦縣一區,南門鎮屬二區。同年秋,省政府頒布江蘇省清查戶口編組保甲章程,廢閭鄰制,推行保甲制。二區(浦鎮區)轄3鎮6鄉,頂山地區有金湯鎮9個保、鼓樓鄉13個保、虎山鄉6個保、龍山鄉4個保以及一區西合鄉、新東鄉部分保。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浦鎮南門的龍山鄉併入虎山鄉,其他鄉鎮、保、甲不變。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浦口區被劃為南京市第八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根據江浦縣第七次縣政府會議精神,浦鎮因工人密集,環境複雜,為便於治理,增划2個鄉,頂山地區的浦鎮轄13個保,由前鼓樓鄉1~4保、金湯鎮9個保合併而成;樓山鄉轄17個保,由前鼓樓鄉5~13保與虎山鄉的8個保合併組成。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鄉鎮、保、甲進行調整,將原鼓樓鄉13保,金湯鎮9保,虎山鄉10保共47平方公里範圍內的32保、364甲合併,改稱浦鎮,下轄13個保、169個甲。
1949年4月21日,頂山地區全境解放,浦口至浦鎮的津浦鐵路以西稱南鎮的有5個保、67個甲、1418戶。同年5月,頂山地區所轄南門鎮和南鎮歸南京市第八區管轄,石佛鄉和九袱鄉仍歸江浦縣管轄。10月,南鎮農村部分劃出成立吉袱鄉並設鄉政府,隸屬南京市第八區,轄吉慶、九袱、大新、五宮4個村、393戶、1614人。
1950年5月15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將第八區改為第七區,隸屬關係不變。8月12日,撤銷中共南京市第七工作委員會,成立中共南京市第七區委員會,隸屬關係不變。
1952~1954年,吉袱鄉有大新一、大新二、團結一、團結二、團結三、團結四、紅星、和平、李玉、團結五、民主、九袱社12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南門鎮建金湯街、浴堂街、龍虎巷、工會街4個居民委員會(下簡稱居委會)。
1953年1月,設立楊北鄉政府(人委),下轄南門鎮的西門、定山、保安、吳庄村、后所村與東門鎮的營盤、黃姚窪、篩王橋、張李窪、北門村10個村。4月,將浦城區白馬鄉的四、五2個村與城東鄉的四合村及九袱村合併,組成新的石佛鄉。
1954年,石佛鄉轄蔡窪、聯合、雙城、顧沖、同心、石牆、黃庄7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楊北鄉有崔玉明、吳庄、永青一社、永青二社4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將江浦縣的石佛鄉和九袱鄉划入浦口區管轄。同年2月,石佛鄉7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成石佛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轄蔡窪、雙城、同心、九袱4個耕作區。楊北鄉的11個初級社合併成頂山高級社(鄉社合一),下設頂山、保安、五宮耕作區(五宮於同年從吉袱鄉划入楊北鄉管轄)和林場、黃姚、北門耕作區(該3個耕作區屬三河公社)。
1957年12月,石佛、楊北2個鄉合併為楊北鄉。石佛高級社轄石佛、勝利2個分社;頂山高級社轄頂山、保安、五宮3個分社(北門、營盤、林場、黃姚分社在泰山街道區內)。
1958年,頂山地區劃有南門鎮、楊北鄉、吉袱鄉,石佛鄉撤銷。同年頂山地區農村成立紅旗人民公社。同年8月,楊北、石佛、三河鄉3個鄉和東門鎮合併成浦口區紅旗人民公社,轄石佛、頂山、保安、吉慶、三河等耕作區(耕作區即生產大隊)。
1959年,紅旗人民公社改為浦鎮人民公社。1960年3月,紅旗人民公社改名浦鎮人民公社。公社以下區劃單位為生產大隊和生產隊。同年,保安大隊撤銷划入頂山大隊。
1962年,浦鎮公社轄大新、頂山、吉慶、石佛、同心5個大隊,南門鎮轄龍西、廠浦西、金湯街、鴿子山、禮義巷、建設村、浴堂街、鼓樓街、龍虎巷、虎山街10個居委會。
1963年,浦鎮人民公社被撤銷,頂山地區成立吉袱、定山公社,同年定山公社易名頂山公社。頂山地區轄頂山公社的石佛、同心、頂山、保安、五宮5個生產大隊,32個生產隊;吉袱公社的大新、九袱、南圩、北圩4個生產大隊,24個生產隊。
1965年4月,頂山、吉袱兩個公社合併成頂山人民公社,下轄9個生產大隊。同年,將五宮、保安2個大隊合為五宮大隊,此時全公社有8個大隊,56個生產隊。
1968年,頂山人民公社成立革命委員會,各生產大隊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生產隊改為革命領導小組。南門鎮成立鎮革命委員會,居委會為革命領導小組。
1974年,南門鎮居委會從10個增至13個,將龍西分成浦廠一村、浦廠二村;浦新街、工會街分別成立居委會。
1981年5月,革命委員會被撤銷,恢復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南門鎮恢復文化大革命前建置。同年,公社管理委員會根據生產需要將大新大隊的外圩隊分為外圩、新立2個隊;石佛大隊的雙城隊分為雙城、十宮2個隊;保安大隊的保安二隊分為三元庵、二步巷2個隊。南門鎮將廠浦西居委會分成廠西、浦西2個居委會。
1982年,頂山公社管委會將同心大隊的桃園隊分成桃園、茶園2個隊;黃庄隊分為黃庄、水碓2個隊;頂山大隊的潘家窪隊分成潘家窪、城牆根2個隊。至此,全公社轄7個生產大隊63個生產隊。
1983年,撤社建鄉,頂山公社改設頂山鄉。
1985年,實行村民自治,生產大隊改建村民委員會,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頂山鄉區劃為8個行政村、62個村民小組(有1村民小組划入南門鎮管轄)、70個自然村。
1989年,撤鄉建頂山鎮,實行鎮管村體制。
1992年,將同心村劃歸定山林場管理,同心村被撤銷。同年,浦鎮工廠新建住宅小區,名為南苑小區,並成立居委會。
1994年,將北圩村丁圩組划入南門鎮管轄。
1995年,撤銷南門鎮,併入頂山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頂山鎮轄浦新街、浴堂街、工會街、龍虎巷、浦廠一村、浦廠二村、廠西、浦西、南苑9個居委會和石佛、五宮、保安、大新、南圩、北圩6個行政村。
1998年,將浦廠二村居委會分為浦廠二村、三村2個居委會。
2001年,頂山鎮小村撤併,將五宮村與保安村合併更名臨泉村,北圩村與南圩村合併為吉慶村。
2002年,頂山鎮撤鎮建街,成立頂山街道辦事處,轄石佛、大新、吉慶、臨泉4個行政村和浦新街、浴堂街、工會街、龍虎巷、浦廠一村、浦廠二村、浦廠三村、廠西、浦西、南苑、元龍、喜客山莊12個社區居委會。
2004年2月10日,臨泉、大新、石佛、吉慶自治村分別設立社區居民委員會,實行村、居合署辦公。2月25日,成立珍珠街社區居民委員會。8月13日,因城鎮建設用地,撤銷臨泉村五宮、姚窪、吳庄、西門、尤家圩組,吉慶村毛圩組;同年吉慶村、丁圩、婁圩撤組改為城市居民小組。至此,頂山街道辦事處轄石佛、大新、吉慶、臨泉4個行政村、41個村民小組,17個社區居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頂山街道位於南京市浦口區中東部、老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麓、南臨長江,與南京主城隔江相望,北和永寧街道接壤,西連江浦街道,東與泰山街道毗鄰。中心位置坐標為東經118°40′、北緯32°6′,總面積29平方公里。

地質

頂山街道境域雖小,但從上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各時代地層俱有,總厚度近萬米。上元古界震旦系,距今約8億年,名為燈影組地層,出露於頂山。下部為白雲岩、石灰岩、沙岩等,上部為結晶灰岩、粉沙泥岩及長石、石英、砂岩互層;頂山構造,大頂山小向斜位於頂山北部,軸向北東——南西,向西延至三頂山,軸部為下奧陶系白雲質灰岩,兩翼為寒武系薄層灰層及薄泥灰岩,形成較高地形,北翼向南東傾向,南翼向北西傾向,該向斜發生在侏羅系、建德系、火山角礫岩沉積前,上部為白堊系地層與成不正合接觸,白堊系分佈其兩側,形成一大背斜。長江大斷裂為長江下游一帶發育的一個大型斷裂構造,頂山珍珠泉逆斷層屬其中一個,在珍珠泉逆斷層周圍遍布甘泉。

地貌

頂山街道境內低山分佈在頂山西北部,海拔300米以下,山體多呈西北向一字排列,系老山一部分,由震旦系白雲岩、石英岩及寒武系薄層岩組成;丘陵地帶主要分佈在原同心大隊一帶,海拔在20米~80米;平原分佈在頂山街道南部,順長江東西走向,沿江洲地,由長江泥沙堆積而成,分佈在石佛、大新、五宮、南圩、北圩等村,其土地地勢平坦,海拔5米~10米;頂山街道內河主要分佈於圩區,構成水網,大小河流匯入長江。

氣候

頂山街道地區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條件較好。雖地處長江下游,但受海洋氣候影響並不明顯。全年氣候溫和,無霜期長,嚴寒季節短,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大部分年份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夏季節較長,春秋季節較短。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截至2004年,頂山街道植物資源包括山芋、玉米等糧食類;油菜、芝麻等油料類;各種蔬菜、瓜類;石榴、杏、櫻桃等果類;棉花、茶葉、青飼料等經濟作物類;雪松、水杉、蜀檜、合歡、白玉蘭、杜仲、冬青、金絲柳等木類;白蘭花、紅花繼木、臘梅、一串紅、櫻花等花類;仙人掌、紫苜蓿等草類。

動物資源

截至2004年,頂山街道動物資源包括青魚、白鰱、鯿魚、烏魚、甲魚、黃鱔、海蝦、螃蟹等水產類;烏公蛇、火赤鏈、四腳蛇、青蛙、蜻蜓等蛇蟲類;鴿子、鷹、燕子、喜鵲、白鷺等飛禽類;獐、狐狸等野生動物類。

礦產資源

石英石
在頂山一帶,盛產石英石、石灰石、角礫石。大多數上部岩石外露,便於開採,山石質優,為鋪鐵路、公路主要石料來源。現有鐵路採石場、頂山採石場、海螺水泥廠等單位開採生產。
煤礦(雞窩煤)
主要分佈在同心村、鮑家桃園一帶。1982年曾開挖過,但因煤質差,達卡量(熱量)不達標,而停止開採。
礦泉水
主要分佈在同心村,有珍珠泉、卓錫泉、一人泉等諸泉水,水溫常年在20℃左右,水質優良,可開發生產礦泉水。1984年,南京大學化學分析結果表明,珍珠泉、卓錫泉泉水符合飲用水標準,經加工可製造礦泉水。1985年,建南京珍珠泉有限公司,生產礦泉水等12個品種系列飲料。1997年後因產品銷售不暢而逐漸停產。

行政區劃


頂山街道
頂山街道
截至2012年,頂山街道下轄10個社區,以及南京浦口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1個園區。政府駐地南京市浦口區珍珠南路。
社區南苑社區金湯街社區龍虎巷社區珍珠路社區珍珠泉社區
大新社區石佛社區吉慶社區臨泉社區七里橋社區

人口民族


人口

2004年,頂山街道有11832戶,44000人,其中非農業戶9731戶,38548人;2012年,頂山街道總戶數12972戶,戶籍人口39411人。2013年,頂山街道總戶數13324戶,總人口39411人。

民族

頂山地區居民歷來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頂山鎮共有16個民族,分別是漢族、回族、土族、苗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仡佬族、畲族、彝族、維吾爾族、藏族、布依族、高山族、侗族、達斡爾族。

經濟


綜述

頂山街道在南京鎮街分類考核中,定位為現代服務業主導型。
2012年,頂山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6億元,比2011年增長18.3%。實現財政總收入3.36億元,比2011年增長7.8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09億元,比2011年增長30.4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87億元,比2011年增長10.8%。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5380元,比2011年增長14.3%。
2013年,頂山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23億元,比2012年增長10.8%。實現財政收入3.79億元,比2012年增長12.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49億元,比2012年增長18.2%。農民人均純收入17455元,比2012年增長13.5%。

第一產業

無公害蔬菜基地
無公害蔬菜基地
2012年,頂山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6738萬元,增加值3645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771萬元。
2013年,頂山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5716萬元。其中,牧業產值2246萬元,比2012年增長27.1%;漁業產值1181萬元,比2012年增長18.2%。第一產業增加值3095萬元,比2012年增長15.1%。

第二產業

2012年,頂山街道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1.45億元,比2011年增長15.1%;增加值4.98億元,比2011年增長15.68%。
2013年,頂山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31.35億元、利稅2.4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38億元,比2012年增長0.6%。

第三產業

2012年,頂山街道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1.47億元,比2011年增長21.8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622萬元,比2011年增長21.2%;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7.25億元,比2011年增長18.5%。新增生產性服務業企業256個。
2013年,頂山街道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3.54億元,比2012年增長18.1%。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75億元,實現旅遊直接收入3672萬元。從事第三產業企業700家,個體工商戶2203家。有綜合性市場3家、農貿市場6家(含大新市場、金湯街市場2家臨時市場)。

交通


江北大道
江北大道
頂山街道歷來水陸交通便利,南臨長江,為東南水運口岸,長江江水直抵南門鎮點將台,多條河道連通長江,浦口長江岸建造多座碼頭和客、貨運站,成為水陸交通樞鈕。312國道、津浦鐵路交錯穿境而過。
頂山境內有兩條省道(浦烏公路、浦椒公路),六條區道(泰浦公路、江浦縣東門至浦鎮南門金湯門經浦鎮東門到六合界、浦鎮東門至浦鎮南門到浦口鎮老江口、浦鎮南門至浦鎮東門、浦建公路、浦南公路)。

社會


教育

2004年,頂山全街道有各類學校(含駐街學校)12所,其中幼兒園2所、小學4所、中學2所、中等技工學校1所、成人教育學校2所、大專院校1所。2004年4月,頂山街道被評為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鎮。
2012年,頂山街道有中學1所,教職工123名,班級28個,在校學生1058名。小學2所,教職工133名,班級44個,在校生1930名。幼兒園6所,其中有資質幼兒園3所,教職工76名,班級24個,在園學生828名;無資質幼兒園3所,教職工23名,班級9個,在園學生310名,街道有省級幼稚園資質園2所,分別為頂山中心幼兒園和浦廠幼兒園。
2013年,頂山街道有中學1所,小學1所。

衛生

2004年,頂山街道有公辦醫院2所、私營診所2個、村級衛生室3個;駐街企業醫院4所、衛生所(室)5個。共有職工303人,其中專職醫生114人、藥劑師19人、檢驗師13人、護士128人。
2012年,頂山街道有醫院、衛生服務中心7家。全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101人,參合率100%。頂山街道4個村全部實行合作醫療制度,覆蓋率100%。
2015年,頂山街道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衛生服務站2所。

文化

頂山
頂山
頂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1974年,建頂山文化站;1981年,頂山文化站配備專職站長,站址設在公社辦公機關內,訂閱報紙2份,有圖書500餘冊和部分樂器。1998年9月1日,頂山鎮文化站被評為省三級文化站。1999年,頂山鎮被評為江蘇省先進文化鄉鎮,文化站圖書室達“萬冊圖書室”標準。
2013年,街道文化站和8個社區圖書室均建成“一卡通”,實現圖書通借通還,6個社區文化室面積均達100平方米,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實現6個社區覆蓋,大新社區文化室創建成為“南京市社區(村)文化活動室示範點”,珍珠路社區文化室打造成為區級公共文化服務示範文化室,新建臨泉社區廣場和珍珠路社區廣場2處群眾文化活動廣場,組織文體活動100場,放映公益電影76場,開展廣場民間文藝演出10場。

旅遊


頂山街道有珍珠泉、定山寺、點將台、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南京第一個共產黨組織活動場所、兩浦(浦口、浦鎮)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指揮所舊址和“三元庵”等景點。
簡介圖片
珍珠泉珍珠泉位於南京市浦口區定山西南麓以西,自古便是金陵“江北第一游觀之所”。其地下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是南京主要的地熱資源之一。明人盛讚珠泉甲於江北,遠近遊人絡繹如蟻,綺羅弦管,輝映山谷。珍珠泉其歷史可追溯至梁武帝蕭衍為高僧法定建定山寺。後印度僧人達摩折葦渡江至定山寺,面壁數載。明萬曆年間,金陵大旱,唯浦口以西一帶因得益於珍珠泉水,農作物依然豐收,當地農民竟不知旱情。民眾紛捐資興建龍王閣及其它園林建築,中心建樓、台、亭、閣三十餘座。南京珍珠泉現列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級公園,已闢為珍珠泉風景區。
珍珠泉
珍珠泉
定山寺定山寺位於今浦口大項山獅子峰下一個箕形的山坳里。遠遠望去,如同在群山中開了一座大門。寺凡屋三層,門外古銀杏三、古檜三、皆數百年物。定山一名,起源於南朝梁代。在這以前,犬頂山巔,因有獅子、雙雞、寒山、石人、芙蓉、妙高六峰環合、互相拱抱,故名“六合山”,亦稱“六峰山”。
定山寺
定山寺
點將台點將台位於浦口區東、南門兩鎮的交界處,是一座峻峭壁立的紅石山。它由西北向東而來,好似一條昂首甩尾的巨龍,被東移的長江擱淺在陸地上,龍首正好伏附在公路旁俯瞰長江。根據史書記載,它應該稱為“中敵台”,“點將台”則與傳說有關。“點將台”遺址自1984年起,己列為浦口區文物保護單位。
點將台
點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