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開陽的結果 展開

開陽

恆星名,北斗七星之一

開陽,恆星名,北斗七星之一,大熊座之星。視星等2.40,距離: 78.2±1.1 光年。開陽的視星等為2.23,光譜分類為A1 V。視力正常的人可以在開陽的正東方看見一顆稱為開陽增一(輔,大熊座80)的伴星,二者並稱“開陽雙星”。輔的視星等為3.99等,光譜類型A5 V。這兩顆星相距約四分之一光年。作為一顆很容易分辨的目視雙星,開陽是第一個望遠鏡下發現的的聯星

開陽星


我國古代把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看做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北斗七星。從勺柄數起第二顆,就是大熊座ζ星,中國古代稱為開陽星。仔細看看它,會發現它旁邊很近的地方還有一顆暗星,這顆暗星叫大熊座80號星。古人看它總在離開陽星很近的地方,就象是開陽星的衛士,就把它叫做輔。開陽星和輔構成了一對目視雙星。開陽實際上是七顆星組成的聚星
開陽
開陽

具體參數


開陽:北斗七星之一,位於斗柄,玉衡瑤光之間。
開陽
開陽
星座: 大熊座ζ(開陽,武曲星)
西名: Mizar
Bayer letter: zeta Ursae Majoris
星等: 2.40
位置 (epoch J2000.0):
赤經: 13h 23m 55.55s
赤緯: +54 55' 31.4"
高度: 35 17' 26"
方位角: 043 11' 00"
U2000: Chart 48, Vol 1
距離: 78.2±1.1 光年
光度: 60.2±1.7 x 太陽的光度
開陽是個著名的雙星,它的伴星(大熊80)中國古代專名“輔”,與主星角距:11'49",亮度3.95等。古時候軍隊測試士兵的視力就曾經用過這對雙星,中國和外國都有軍隊用過它。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中其它六星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瑤光
開陽
開陽
《晉書。天文志》記載:“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
先民將北斗和極星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稱為“斗極”,斗極處於星空旋轉的中心,群星繞其旋轉,好像天空的主宰,而先民以北鬥鬥杓周旋四指來釐定節候,北斗又成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似乎都是隨北斗指向而來臨,北鬥成為天地萬物化生的中心。

雙星系統


開陽星的伴星名為“輔”。是第一顆被認出的雙星。光譜觀測進一步表明,開陽實際是兩對雙星互相環繞組成的四合星系統。這個四顆恆星組成的系統距離我們78光年,所有的成員都屬於大熊座移動星群。經由自行的測量,它們共同誕生但正在潰散的一群恆星。北斗七星中除了天樞和瑤光之外,其他的幾顆也都屬於這個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