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搖光的結果 展開
- 北斗七星之一
- 漫畫星海鏢師中的職業
- 作家
搖光
北斗七星之一
搖光,也稱為瑤光(英文名:Alkaid;拜耳命名法:大熊座η(η Ursae Majoris,η UMa);中文又名:破軍星)是北斗七星之一,位於斗柄的最末端,是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古代以為象徵祥瑞。英文名Alkaid的意思是“懺悔者的導師”。全天第39亮星,是顆B3V星藍白色主序星。
中國
在古代中國,搖光又被稱為北斗七、破軍星,並被視為象徵祥瑞的星之一。其中“破軍星”的稱呼是中國民間陰陽五行學說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有濃厚的占卜和算命的成分。
西方
在西方文化中,這顆星習慣上被稱為Alkaid(也稱Elkeid,源自阿拉伯語القايد القائد)或Benetnasch 。Alkaid來源於阿拉伯語短語。在阿拉伯文化中,是一個領袖的女兒在父親的棺材旁憂傷的形象。同樣作為這個領袖的女兒的還有北斗七星勺柄的另兩顆星:開陽、玉衡。而作為北斗七星勺口的四顆星,即天權、天璣、天璇、天樞則被認為是那個領袖的棺材。201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組織了一個恆星命名小組(Working Group on Star Names ,WGSN),對恆星的專有名稱進行編目和標準化。WGSN於2016年7月發布了第一份報告,包括了其批准的前兩批恆星名稱的一份表格,其中就有Alkaid。
印度
印度教徒將這顆星稱為Marīci,是七個吠陀(Rishis)之一。
韓國和日本
在韓國和日本,搖光被稱為Hagunsei和Mukokseong,分別意為“破軍星”和“最角落的星”,這兩個意思都來自於古代中國。
拜耳命名法
在拜耳命名法中,搖光被命名為大熊座η(η UMa)。
搖光是一顆1000萬歲的B型主序星,光譜型為B3 V。自1943年以來,這顆恆星的光譜一直是其他恆星分類的穩定錨定點之一。搖光的質量是太陽的6倍,半徑為太陽的3.4倍,光度是太陽的594倍左右。它的外層大氣溫度大約為15540K,這讓它具有B型主序星的藍白色調。搖光還是一個X射線發射源,該波段光度達到了9.3 × 10 erg·s。
徠搖光被列為B3 V光譜型的標準星。它的自轉速度很快,由此產生的多普勒效應使吸收線變寬,這在這類恆星中並不罕見。然而,這些線有非常輕微的扭動和變化,這可能是快速旋轉產生的一個薄薄的物質圓盤的一些輻射造成的。
高度:2842'54"
方位角:044 29'36"
U2000:Chart 49,Vol 1
Transit:07h 16m 33s
距離:101±2光年,光度:141±6x太陽的光度
《晉書·天文志》說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該星是一個高溫的主序星,表面溫度達到21000K,總光度約有700個太陽光度,直徑約為2.6太陽直徑,質量則達太陽的6倍
搖光的視星等達到了1.86等,屬於較為明亮的星,只要遠離光污染很容易就能觀測到。尋找搖光也很容易,只要向北方能找到北斗七星,勺柄的那顆就是搖光。需要注意的是,秋季北斗七星的高度角整體較低,搖光又是此時其中離北天極最遠的一顆,因此秋季不太適合觀測。搖光的赤緯為+49°18′47.7602″,因此理論上說整個北半球和南緯40°以北的地區都能觀測到搖光。
1989年,依巴谷衛星( Hipparcos astrometry satellite)發射升空,用於對約10萬顆恆星使用三角視差法測量它們離地球的距離,搖光就是其中之一,天文學家因此獲得了一些它的數據。據其觀測,搖光距離太陽大約104.3±0.4光年。
搖光
搖光
北斗七星與其他星座
2、謂光芒閃動。
唐元稹《和李校書·西涼伎》:“師子搖光毛彩豎,胡姬醉舞筋骨柔。”明徐復祚《紅梨記·薈指》:“又賴花婆勸駕,登龍歸娶,花燭影搖光。”
《晉書。天文志》
說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
1.《淮南子·本經訓》:“瑤光者,資糧萬物者也。”高誘註:“瑤光,謂北斗杓第七星也……一說,瑤光,和氣之見者也。”
3.《宋書·符瑞志上》:“帝顓頊高陽氏,母曰女樞,見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宮,生顓頊於若水。”
4.唐李商隱《南朝》詩:“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
5.明,王洪《瑞象賦》:“瑤光之精,至和之珍;彩霞之色,景星之文,茲其所謂瑞象,而特應於我聖君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