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經南

崑山杜克大學校長

劉經南,男,漢族,1943年生,湖南長沙人,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1982年9月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獲碩士學位。曾任武漢大學校長,現任崑山杜克大學校長。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主編、測繪學報編委、國際GPS地球動力學服務組織(IGS)協調成員、國際"GPS Solutions"雜誌編委。

劉經南院士先後獲得三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代表著作為《GPS廣域差分定位原理和方法》,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代表作有《精密全球定位系統多期複測研究青藏高原現今地殼運動與應變》等。

簡介


劉經南
劉經南
劉經南,男,漢族,湖南省長沙市人,1943年7月1日出生,長沙明德中學畢業后,考入武漢測繪學院天文大地測量專業,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196 7年7月參加工作,后回校攻讀碩士學位,1982年獲工學碩士學位,199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現任武漢大學教授、博導。曾任武漢大學校長,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2012年9月至今任崑山杜克大學校長。
姓名:劉經南
任教專業:工學-測繪類
在職情況:在
性別:男
所在院系:測繪學院,國家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所教課程:測繪學概論
研究方向:衛星大地測量
劉經南院士長期從事大地測量理論及應用研究與教學工作,在大地測量坐標系理論、衛星定位應用、軟體開發和重大工程應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特別是在GNSS技術應用和工程領域成就顯著。

主要職務


曾任武漢大學校長,國際著名雜誌“GPS SOLUTIONS”編委;現任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測繪學會常務理事,國際“GPS WORLD”雜誌編委,國際GPS地球動力學服務組織協調成員,崑山杜克大學校長。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科學研究


他負責完成了多項大型科研和工程項目,推動了省級及城市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在中國的建設。獲得三次國家科技進步獎,多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一次國家教委教學成果一等獎。還曾獲得中國科協“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發表論文150餘篇。指導完成了40餘篇博士學位論文和70餘篇碩士學位論文,目前指導的在讀博士、碩士生有40多名。

簡歷


1962年09月至1967年07月,在武漢測繪學院(1985年10月更名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天文大地測量專業本科學習;
1967年07月至1968年07月,留校待分配;
1968年07月至1979年09月,任湖南省煤田物測隊技術員、助工;
1979年09月至1982年09月,在武漢測繪學院大地測量專業研究生學習;
1982年09月至1986年10月,任湘潭礦業學院教師;
1986年10月至1992年01月,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2000年8月併入新武漢大學,2001年9月更名為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教師;

行政職務


1992年01月至1993年12月,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大地測量系副主任兼地學空間測量與地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1993年12月至1995年08月,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地球科學與測量工程學院衛星測量所所長;
1995年09月至1997年02月,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地學測量工程學院院長;
1997年02月至2000年08月,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副廳局級);
2000年08月至2003年07月,任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03年07月至2008年11月3日,任武漢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副部級);
2012年9月任崑山杜克大學校長。

職稱


1986年12月,晉陞為講師,
1989年01月,晉陞為副教授,
1992年05月,晉陞為教授,
1993年08月,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1999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北省第十屆人大代表。

研究領域


劉經南
劉經南
劉經南院士長期從事大地測量理論及應用研究與教學工作,在大地測量坐標系理論、軟體開發和重大工程應用方面成就顯著,特別是在GPS技術應用和工程領域有卓有建樹。九十年代以來,美國、前蘇聯等國家的全球定位技術發展以後,他全心致力於全球定位技術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應用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深入鑽研GPS技術與思想,創立了武漢測繪科技大學GPS課程教學,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具有獨特見解的一系列理論方法,廣泛應用於實際工作中。
在理論方面,他解決了二維坐標系問題,實現了三維GPS坐標與二維坐標系的轉換,特別是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分散式廣域差分”技術,解決了國內許多GPS應用技術難題。該技術思路已在我國許多行業得以實施。湖北廣域差分示範站的建立,是其中的一個典範。他設計的深圳GPS差分系統,目前也正在實施,建成后可以實現整個深圳與香港接壤地區的厘米級定位與測圖。
在軟體研製方面,他提出軟體設計思想,先後主持編製了十餘個應用軟體成果,到目前已有六個軟體進行了軟體登記,包括海洋測繪軟體和監控軟體等。90年代初,其負責設計並領導完成的GPS數據處理綜合軟體包已佔據國內80%左右的市場,同時出口日本等國作為隨機軟體,成為國外多家公司的配套軟體。他為實現軟體技術的產業化也進行了大量的推廣工作。
在工程應用方面,近幾年他帶領課題組完成了全國多項工程項目,其中最典型的有國家GPSA、B級網建設工程;武漢、廣州、貴陽、西安、蘭州等大城市GPS控制網工程;深圳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和湖北廣域差分示範站;湖北清江隔河岩大壩GPS形變監測系統。還為已發射的國家北斗導航衛星廣域差分系統的建設提供了最早的、完整的技術思路和技術方案。這些工程項目的實施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和潛在效益。
在湖北清江隔河岩大壩安全形變監測系統的建設中,他作為項目組軟體設計負責人,主持了軟體系統的整體設計和開發工作。其合理的網路設計思想,獨到的軟體設計與硬體選擇方案的配合,使該系統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無人值守、連續自動運行的GPS監測系統。在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中,該系統經受了嚴峻的考驗。由於惡劣的陰雨天氣,其它系統完全失靈,而該系統仍然正常工作,為洪水錯峰和避免荊江分洪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多次嘉獎。
在軍民共建方面,他積極參與軍隊科技項目研究開發,很早就與北方工業公司合作開發了火炮定位系統,實現了火炮的GPS定位;首先用GPS技術改造了靶場定位定向系統,獲得了非常重要的軍事效益;並為軍隊建設廣域差分系統的衛星應用工作獻計獻策。在為軍隊做貢獻的同時,他也大力開拓民用市場,傳播技術,在我國許多地方開展GPS應用工作,實施GPS工程。他還參與了地震局相關的網路工程,南沙科考導航,深圳、海南等地區城市形變數監測工程等。
他善於將科研成果運用於教學之中,作為學院院長,參與、組織了“大地測量學專業改造工作”的教學改革項目研究,和項目組一道提出了一系列有利於專業和學科發展的戰略思想和改革措施,專業改造的效果和效益顯著。該項目分別獲1997年湖北省教育成果特等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他還堅持在教學的第一線給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講課,指導了大批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同時也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GPS高級人才。

主講課程


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及其應用
已招研究生人數(碩、博):碩士生54人,博士生52名(包括已畢業研究生)

在研項目


1、衛星導航系統的精密定位定軌軟體研究,自然基金項目
2、衛星導航增強系統廣域差分GPS接收機,市科委項目
3、深圳市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橫向項目
4、GPS實時高精度土石方碾壓施工質量監測系統,橫向項目
5、CH-01工程,軍工項目

榮譽獎勵


1986年獲石油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2年獲國家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3年被評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997年獲國家教委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8年獲國家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0年1月3日,授予劉經南院士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社會兼職


國際GPS地球動力學服務局協調成員
中國測繪學會常務理事
湖北省通信學會副理事長

人生信念


大地測量學專家劉經南院士執掌武漢大學。上任之初,有人懷疑,工科出身的劉經南,能否把四所不同特點和文化的大學融為一體,並擔負起為百年名校再續輝煌的歷史重任。
明知壓力很大,劉經南沒有退縮:“校長這個工作挑戰性很強,越是有挑戰的地方,我越是感興趣,碰撞越激烈,我越感到鬥志旺盛。”
人事制度改革,一直被視為高校改革的雷區。劉經南上任伊始,就在全校推行“全員聘用制”,作為第一步,所有教師崗位公開面向全校、全國甚至全球招聘。
04年武大100個教師崗位,有30多位教師來自校外,16位從海外歸來,“今年我們還要這樣做”。下一步,武大準備對實驗室人員及行政人員採取聘用制,校內外人員都可競聘。
新的武大由原武大、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湖北醫科大學4所學科不同的大學合併而成,如何在新形勢下建設武大文化,再塑武大精神,這是劉經南覺得最難的一點。
劉經南說,他們正在研究怎樣建立和諧的武大,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先進文化及現代大學的教育理念中塑造武大精神。
堅毅和知難而上,是劉經南的性格。大學畢業后,背著測繪器材,劉經南在湘鄂川的崇山峻岭野外工作11年,曾經九死一生,但他仍沒日沒夜地刻苦鑽研業務,其建議曾為一項工程節約幾百萬元。
上世紀60年代起,空間測量技術方興未艾,為把傳統地面測量技術與空間測量技術結合起來,國際上曾先後出現3個轉換模型。這3個模型孰優孰劣,一時成為這一領域爭論焦點。
面對這一難題,1981年還是碩士生的劉經南勇敢地介入了這場爭論,並證明出3個模型可以互相轉化,有關模型不等價的爭論也就沒意義了。他還提出了第4個等價模型——“武測模型”,由此結束10餘年國際學術爭論。
1998年長江洪水肆虐,要測量出大壩在洪水壓力下的位移,非常難,因為其精度要求達到亞毫米級。但劉經南率領的專家最後做到了。
做學問,需要鍥而不捨的精神,劉經南形象比喻,“每一個洞都要打透”。
20世紀80年代末,全球衛星定位(GPS)技術傳入中國。那時,確定衛星在天空中的軌道位置是最複雜、最尖端的熱點問題,研究的人很多;用於飛機、火箭上的衛星定位方法,也很前沿。劉經南卻沒有跟風,他選擇了並不尖端但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的學術領域——衛星定位網即GPS網,並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探索。
在GPS網上,劉經南研究做得“透”。理論研究五六年後,劉經南又在產品商品化上花了2年,此後多年親自做市場推廣:在全國各地辦學習班,解決用戶問題。
從碩士畢業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只用了短短17年。而GPS網研究就花了他10多年,期間他一直沒有轉移方向,最終“在此領域樹立了一個學術高台”:他研製出我國第一個GPS商品化軟體,佔領國內80%以上市場。2002年,該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至此,他才轉移到另一研究領域,成為中國研究廣域差分技術的第一人,首次提出了分散式廣域差分的概念。差分GPS是用於局部區域改進導航精度的一種技術,可分局域差分GPS和廣域差分GPS兩個類型。其中後者指的是較大範圍內(幾千公里)提供精度一致的差分GPS服務系統,它可提高GPS定位的精度。
劉經南不主張看上某個熱門方向,就趕緊跟上,洞打得很多,但沒有一個洞打得深,因此在國際科研競爭中難以留下自己的痕迹。

學術環境


高校教育改革的嘗試之作,發生在最近兩年的武漢大學。武漢大學提出要重“四學”,即“學者、學術、學科、學風”,劉經南解釋說,高校應當營造一種讓老師和學者能夠全身心投入科學研究的環境,不要為評職稱所累,不要為工作量所累,不要為各種評獎所累,而潛心於自己的專業,潛心於學術,潛心於創新。這需要用目標責任代替以工作量、文章、獎勵、專利等為依據的傳統的考核方式,建立更加合理的科研評估體系。在科學研究中應當允許失敗,寬容失敗,承認科研失敗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價值,鼓勵學者開展原創性的科學研究。
劉經南認為,目前的高校教育中,學科壁壘、部門壁壘制約了學術的發展和創新,制約了學科的交叉和融合,所以要創造一種靈活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打破這種壁壘,形成一種高效率、高效益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學術的發展。

人物故事


劉經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原校長,著名大地測量專家。長期從事大地測量理論及應用研究與教學工作。
著名測繪學家、武漢大學原校長劉經南院士有時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少年時代與孫輩作比較。
顯著的不同體現在書包的分量上。他發現,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孫女“書包越來越重”。從三年級開始,孫女就拉上了“帶輪子”的拉杆書包。
劉經南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孩子們作業多、參考書多,為了能考入好的中學,必須在課外接觸一些附加題,為此要參加英語班、奧數班等。而為了“右腦與左腦的協調發展”,孩子還被父母送到藝術班,去學跳舞、彈鋼琴、拉小提琴。
劉經南說,這些課外班,孫女幾乎一個也沒落下。儘管他清楚地意識到,“這是應試教育帶來的”。
他到美國的小學訪問過。在一所小學,他見到三年級小學生在開辯論會,題目是《你最感興趣的地方及理由》。學生們帶著這個題目,放學后自己上網搜集資料,然後帶到班上講給師生聽,並回答提問。學生們看上去興緻勃勃的。
“哎呦!這相當於我們本科生答辯呢!”劉經南當時感慨。
他指出,應試教育問題不解決,孩子們就沒法快樂起來。
中考時曾因數學成績差而落榜
回顧自己的少年時代,劉經南的自我評價是“比較全面發展”的。“我不是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20世紀50年代,劉經南在湖南省長沙市讀中小學。當時,師生“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甚至整個學校都下鄉辦學,半天學習,半天干農活。
在劉經南的印象里,當時的教育是“很寬鬆的”。在眾多課外興趣小組中,他參加過航模組、摩托車組等。他甚至加入過長沙市中學生歌舞團,在舞台上做“表演唱”,那是當時比較“時髦”的一種演唱形式。
讀中學時,下午的最後一課是課外活動。因為身體較弱,劉經南常去學校圖書館讀書。為了多看一些課外讀物,他申請當了義務圖書管理員。整個中學時代,他都沒有告別“館員”這個兼職身份。他從中學圖書館館員做起,歷經長沙市青少年宮圖書館、長沙市圖書館,一直做到湖南省圖書館館員。
他認為,這段經歷培養了自己對信息獲取、分類的能力以及快速獵取知識的能力。在這些圖書館里,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博覽群書。
劉經南至今保持著對文史類著作的偏好,當年他曾因為偏科而落榜。他自小接觸古典詩詞,小學時就開始讀《紅樓夢》,作文經常成為被宣讀的“範文”,語文成績好於數學。因為數學成績較差,他沒有考入理想的中學。第二年重考,才考入了有名的長沙市明德中學。
在明德中學,劉經南喜歡的科目有生物、化學、天文學。在那個年代,科學家發現了DNA雙螺旋體結構,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這些事件都影響了他的愛好。他自製的顯微鏡,放大倍數可達到100倍左右,吸引了很多同學。
從高中到大學,都是由興趣來引導學習
高中成績優秀的劉經南希望能夠考入北京大學的生物類專業。但是因為“家庭成分不好”——他的祖父、外祖父都是國民黨軍隊高級將領,他的檔案上帶有“該生不宜錄一類學校”標註。1962年,他第一志願落榜,后被武漢測繪學院錄取,專業是天文大地測量。
入校以後,劉經南一度想要退學,來年再考一次,因為測繪專業與自己的興趣相去甚遠。但老師和家人都勸他堅持下去,由於“家庭成分”問題,他能讀大學已屬幸運。
劉經南依然喜歡生物專業。讀大一時,他還去旁聽過武漢大學生物系的課。雖然不喜歡測量,但他覺得“拿好分數,是一個學生應該做到的”,門門課程都是高分。大二時,他接觸了更多的測繪專業基礎課,發現裡面也有很多探索性和挑戰性的東西,對本專業產生了興趣。一位著名的測繪學家由此開始了自我提升之路。
如今,劉經南自己總結,從高中到大學,他都以興趣來引導自己學習,“對其他的方面考慮得較簡單”。
當了大學校長后,他注意到,從生源上看,現在招進來的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深,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普遍不夠強,學習方法通常也是應試的那一套”。
而且,很多同學往往不是依從興趣,而是從謀生的角度出發選擇專業。在劉經南看來,這“不能說不對”。可是,“一個有理想的人,應該從自己的探索欲出發,充分挖掘和發揮自己的最大潛力”。
他公開批評過:“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有些功利化,不是用興趣和自由探索來引導自己的學習,而是為了考試,考研究生或為了將來找個好職業而學。”
他屢屢呼籲,讓孩子們快樂起來,這離不開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他對記者說,要從根源上減輕孫女的書包,就要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否則“減負”就“都是空話”。
“不是我們認識不到素質教育的好處,而是教育資源不足,分佈又不均衡,還沒有徹底解決教育公平的問題。”劉經南說,教育界眾多人士呼籲多年的教育財政性投入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4%,這個目標將在2012年實現。但達到4%還不夠。要想發展素質教育,治本的方法就是進一步增加教育的投入,並且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的孩子就會快樂起來。”劉經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