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街道

豐澤街道

豐澤區豐澤街道,地處泉州市區的繁榮中心,轄區面積近3平方公里,下轄8個社區,現有常住人口5.4萬人,流動人口4.9萬人。街道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經濟繁榮,交通十分便利,豐澤街、津淮街、田安路和溫陵路等七條商貿繁華的市區主幹道貫穿轄區,交通、通訊、金融等各項服務體系配套完善,投資軟硬體設施完備,市容景觀優美,城市建築風格獨特,商貿業、娛樂業發達,是投資、經商、旅遊、購物、居家興業的首選之地。

街道概況


豐澤街道設立於1992 年,1997年豐澤鎮與豐澤街道合併,地處泉州市區的繁榮中心,東臨坪山路,南接 泉秀路,西與鯉城區毗鄰,北至金融中心豐澤街,轄區面積近3 平方公里,下轄豐澤、東塗、迎津、前坂、霞淮、東美、源淮、東淮8 個社區,總人口達7.4 萬人,其中常住人口5.8 萬人。區域內機關、企事業單位相對集中,各項服務系統配套完善,金融業、商貿業、娛樂業高度發達,是投資經商、購物休閑、居家興業的首選之地。
豐澤街道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街道位於城市中心區域,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資源優勢明顯,坐擁10 余座黃金地段樓宇,商業信息的交流密集,人脈關係豐富;市政道路寬敞平整,七條商貿繁華的市區主幹道貫穿轄區,新車站、中心客運站分別位於泉秀路東西兩側,轄區距福廈高速公路僅10 分鐘車程。
豐澤街道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街道抓住城市“東進”步伐加快的契機,以發展樓宇經濟為抓手,把區域商務樓宇作為發展載體,積極引進現代商貿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著力打造商業中心聚集區、金融業和企業總部聚集區、商貿物流聚集區,逐漸形成特色鮮明的支柱產業,帶動了街道經濟又快又好發展。街道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 億元;轄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3 億元;財政總收入2 億多元,其中地方級稅收入庫1 億多元。海關出口額達1 億多美元。
豐澤街道生活便利,文明和諧。轄區內大型百貨、購物超市、電器電子賣場逾10 家,商品琳琅滿目,購物極其方便;近10 家星級酒店、數十個休閑娛樂場所為各種商務活動提供便利;前坂街、六灌路彙集大江南北各種美食小吃。街道市容景觀優美,商住小區眾多,居住環境整潔、治安穩定,周邊學校配套設施完善,各種休閑健身場所俱全,社區經常舉辦各類文體活動,為居民提供更多的學習、鍛煉、交流的平台,不斷豐富居民的業餘生活,使得居民真正安居樂業。

行政區劃


[代碼]350503002:001霞淮社區 002豐澤社區 003迎津社區 004東塗社區 005前坂社區 006東美社區 007源淮社區 008東淮社區

歷史沿革


1992年始置。1997年,面積2.91233平方千米,人口6.1萬,轄豐澤、津淮、前坂、津秀、建福、霞淮6個居委會和東塗、東霞、迎津3個村委會。2003年末人口26303人。

基礎設施


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抓住城市“東進、南下、西拓”步伐加快的契機,依靠市場機制,加快發展以現代商貿業、房地產業、樓宇經濟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促進街道現代服務業擴大規模、增加總量、提高質量、增強聚集輻射力,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堅持優先發展現代商貿業,針對田安路引進的國美電器永樂電器以及本地的家電連鎖企業輕工電器等家電龍頭企業的經營特點,鼓勵經營類別相同的經營戶進駐附近街市,增強街道經濟發展的後勁。在完善津淮街西段“文明誠信街”的創建工作,形成以服裝、床上日用品為主的精品特色街的基礎上,著力把田安路打造成為商業中心集聚區,把豐澤街建成金融業和企業總部聚集區,把泉秀路引導整合為商貿物流聚集區。同時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如會計、工程、中介、審計等諮詢服務業,為各種商務活動提供配套服務。

經濟發展


自1992年街道成立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搶抓機遇,發揮優勢,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經濟建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市政設施配套齊全,城區面貌日新月異,群眾生活蒸蒸日上。2010年以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按照區委提出的“推進‘三個優先發展’,打造‘四個服務中心’,全面建設現代化科工貿文化旅遊區”的總體構想,立足街道實際,全面推進富裕民主、文明和諧新街道建設,始終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經濟建設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獲得豐澤區“全面工作先進單位”五連冠的好成績。
街道全體幹部職工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著力營造環境整潔、安定穩定的生活環境,群眾生活步入寬裕型小康。同時,通過文明市民學校、老年大學等載體,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紮實抓好“三德”教育,引導居民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在實踐中充分豐富黨建工作內涵,堅持用理論武裝全體黨員幹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的建設不斷得到加強。2007年街道規模以上工業年產值3億元;轄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07億元;年財政總收入為20693萬元,其中地方級稅收入庫12710萬元。年合同利用外資2200萬美元;自營出口額達6700多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