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凝暉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

孫凝暉,男,漢族,1968年生,生於安徽省繁昌縣,籍貫安徽壽縣。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博導,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副院長。

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隨後進入中科院計算所攻讀碩士學位,1992年碩士畢業后留所工作,1995年攻讀在職博士,1999年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7年至2000年先後任計算所智能中心研發部副主任及主任。

2000年至2005年任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主任。

2005年至2009年先後任計算所系統結構研究部主任、計算所副總工程師(兼)、所長助理(兼)等職務。

2009年7月,任中科院計算所常務副所長。2009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10年4月,任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1年8月起,擔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2011年擔任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CCF常務理事,CCF高性能計算專委主任,曙光系列高性能計算機總設計師。

2019年11月22日,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個人簡歷


孫凝暉,男,漢族,1968年生,生於安徽省繁昌縣,籍貫安徽壽縣。
1985年畢業於繁昌一中(1985年高考繁昌縣理科第一名)
1985.9-1989.7: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9.9-1992.7:中科院計算所學習,獲碩士學位
1992.8-1996.5:中科院計算所智能中心工作
1995.9-1999.7:中科院計算所在職博士,獲博士學位
1996.6-1997.6:美國Princeton大學做訪問學者
1997.7-1999.2:任中科院計算所智能中心研發部副主任
1999.3-2000.2:任中科院計算所智能中心研發部主任
2000.3-2005.10:任中科院計算所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主任
2005.11-現在 任中科院計算所系統結構部主任、計算所所長助理兼副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系統結構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9.08 - 2011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2011年8月17日-2020年9月30日,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任期5年)
2015年-今,任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副院長。
2019年11月22日,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年3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2021年,擔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學術所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孫凝暉開闢了中國用機群架構研製高性能計算機的新方向,系統建立了高通量計算基礎理論,機群訪存的技術體系;牽頭研製了曙光2000到曙光6000三代曙光機群系列高性能計算機,在石油勘探等國家關鍵行業打破中國國外廠商壟斷,並進入眾多行業廣泛應用。他發展了機群訪存的技術體系,還提出了高通量計算的基礎理論。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4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孫凝暉先後發表重要論文160餘篇。
● 承擔項目
項目時間項目名稱項目來源擔任職務
1992年8月—1993年10月曙光一號共享存儲多處理機系統863計劃重大項目負責性能評價部分
1992年12月—1995年5月曙光1000大規模并行計算機系統863計劃重大項目負責系統軟體部分
1996年5月—1997年7月Scalable I/O Initiative(在Princeton大學)美國NSF重大項目負責Low-Level API的設計和在Intel Paragon上的參考實現
1997年3月—1998年12月曙光2000-I超級伺服器863計劃重大項目負責系統軟體總體設計和系統的工程實施
1999年1月—2000年1月曙光2000-II超級伺服器863計劃重大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00年2月—2001年2月曙光3000超級伺服器863計劃重大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01年3月—2003年2月曙光4000L超級伺服器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02年10月—2004年6月面向網格的高性能計算機-曙光4000863計劃重大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05年3月—2006年12月新一代機群關鍵技術研究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06年9月—2008年12月曙光5000A高效能計算機863計劃重大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07年1月—2010年12月超并行計算機體系結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HPP體系結構的研究
2008年1月—2010年12月面向蛋白質科學的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09年1月—2010年10月曙光6000千萬億次高效能計算機系統研製863計劃重大項目課題負責總體設計
2010年1月—2013年12月Exascale計算的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15年1月—2015年12月至2050年信息科技領域發展路線圖戰略研究中科院規劃與戰略研究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15年1月—2016年12月E級超級計算機新型體系結構及關鍵技術路線研究863計劃重大項目課題負責總體設計
2015年1月—2019年12月高效通用數據中心體系結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16年1月—2018年12月超并行高效能計算機體系結構與設計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16年1月—2020年12月信息領域重大創新領域戰略規劃研究中國科學院戰略研究與決策支持系統建設專項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16年1月—2020年12月信息科技領域發展路線圖戰略研究中國科學院戰略研究與決策支持系統建設專項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17年5月—2022年5月E級計算的基礎理論與若干關鍵技術中國科學院前沿重點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18年7月—2019年6月存—算一體器件及計算架構中國科學院先導B培育項目負責總體設計
2019年12月—2022年12月神經網路處理器關鍵標準與驗證晶元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一代人工智慧(2030)專項負責總體設計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4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孫凝暉先後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2項國際頂級會議最佳論文獎,授權發明專利30項,獲1項國家專利金獎。
獲獎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94年曙光一號智能化共享存儲多處理機系統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5年曙光一號智能化共享存儲多處理機系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16)
1996年曙光1000大規模并行計算機系統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7年曙光1000大規模并行計算機系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5)
2000年曙光2000大規模并行計算機系統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1年曙光2000大規模并行計算機系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2001年曙光系列可擴展并行計算機系統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2003年曙光3000和可擴展并行計算機系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2005年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計算機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2006年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計算機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2013年曙光高性能計算機系統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人才培養

● 高校建設
作為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孫凝暉表示:中國科學院大學踐行“硅上做教學”理念,通過打造“一生一芯”計劃這種具有貫通性和挑戰性的實踐課程,來貫通本科階段計算機系統課程的核心知識點,探索處理器晶元設計人才培養方案。“一生一芯”計劃需要學生進行各種探索性的嘗試、克服大量技術挑戰,才能實現流片目標。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授予單位
1992年院長獎學金優秀獎中國科學院
1999年院長獎學金優秀獎中國科學院
1999年青年科學家獎(一等獎)中國科學院 
200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6年4月第9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組織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2006年12月第17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等 
2019年1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2007年12月—2019年12月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主任
2011年2月《計算機學報》主編
2015年12月—2019年12月中國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 
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客座教授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領域編委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編委

任免信息


2020年9月30日,中共北京分院分黨組:經研究,決定免去孫凝暉同志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職務,保留正局級。

參選院士


孫凝暉研究員是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的有效候選人,並於6月2日順利進入第二輪評選
孫凝暉是2017年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增選的有效候選人,並於6月16日順利進入第二輪評選
2019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2019年度院士增選結果公布,孫凝暉入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

學術成果


幾年來,孫凝暉研究員先後參加並領導了曙光1號并行計算機,曙光1000大規模并行機和曙光2000、曙光2000-II超級伺服器、曙光3000超級伺服器、曙光4000超級伺服器以及曙光5000A高效能計算機的研製。
作為項目負責人,孫凝暉研究員主要從事計算機體系結構方面研究,發表論文100多篇。
作為負責人參加了曙光2000、曙光3000超級伺服器及曙光系列可擴展伺服器等高性能計算機研製工作,主持完成曙光4000L、863計劃重大項目"曙光4000A高性能計算機"等多項重大科研項目的研製工作。由其主持研製的曙光高性能計算機,打破國外產品對我國高性能計算機市場的壟斷並成為國內市場主流產品,為國家信息安全、宇航事業、新興生物產業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2年度中科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
孫凝暉 研究員
孫凝暉 研究員
1999年度中科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
1994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16位。
199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7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5位。
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一等獎(作為項目負責人),
200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1、2003、2006年三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項目負責人),
2005年獲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2006年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和“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

學術兼職


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機專委會副主任;
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副院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客座教授;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領域編委;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編委以及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會員等。

主要工作


“曙光一號”共享內存多處理機系統的研製,負責性能評價和測試工作。 “曙光1000”大規模并行計算機系統的研製。負責主機操作系統的移植,系統與資源管理軟體的開發,網路介面卡驅動程序的開發,系統消息傳遞軟體的開發,交叉編譯器和庫函數的移植,并行文件系統的開發,輔助硬體調試,以及負責系統軟體組的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
參加Princeton大學“Scalable I/O Initiative”項目,負責Low-Level API的設計,和在Intel Paragon上的Reference Implementation。
“曙光2000-I”超級伺服器的研製,負責系統總體設計,系統軟體的總體和詳細設計,技術與工程管理,以及可擴展文件系統的研製。 “NCIC-HA”高可用系統的研製,負責系統升級的設計,技術指導和系統測試。
95攻關項目“NT機群系統”的研製,負責方案設計。從1999年3月開始,作為課題組長,承擔(新)計算所“NT機群系統”的研發項目。
“曙光2000-II”超級伺服器的研製,負責系統總體設計,系統軟體的總體和詳細設計,技術與工程管理。
“曙光3000”超級伺服器的研製,負責系統總體設計,系統軟體的總體和詳細設計,技術與工程管理。
從2001年3月開始,負責863高性能計算機及其核心軟體重大專項“曙光4000”的研製工作。

研究領域


并行處理體系結構:研究可擴展的并行處理體系結構, 參加曙光1000、曙光2000和曙光3000系統的總體設計。分散式操作系統:研究分散式系統中操作系統的問題, 以及底層通信協議, 參加曙光1000分散式操作系統的設計, 曙光1000和曙光2000消息傳遞通信協議的設計, 曙光1000系統級消息傳遞協議的設計與實現。
性能評價:研究分佈與并行系統的性能評價方法與標準, 參加曙光一號和曙光1000性能評價工作。
文件系統:研究并行與分散式文件系統的問題, 設計與實現曙光1000并行文件系統, 完成美國SIO標準的一個參考實現, 參加曙光2000分散式文件系統的設計。

研究生


博士生:
并行計算機系統體系結構和高性能通信系統
可擴展文件系統和存儲
計算機系統性能評價
碩士生:
機群操作系統
計算機系統高可用研究

人物評價


孫凝暉是中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為中國發展計算機體系結構技術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工程院評)
孫凝暉多年來刻苦鑽研,不懈創新,其主持研製的曙光高性能計算機,打破中國國外產品對中國高性能計算機市場的壟斷並成為中國國內市場主流產品,為國家信息安全、宇航事業、新興生物產業等做出了重要貢獻。(北京大學新聞中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