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伯戟在
晚清出土發現,有多種形制,因此也產生不同拓本。
龍伯戟
圖中的龍伯戟拓本出自晚清金石學家柯昌泗的《謐齋金文拓本》。晚清時
周朝古戟的形制尚不可知(
阮元「今世所傳周銅戈甚多,而戟則鮮,鄭注又多晦誤,於是古戟制不可知」)。
龍伯戟
直至2007年,出土了四年相邦
呂不韋戟,為戈、矛以及木柄的聯合體。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唯一保存完整的
青銅戟。證實了龍伯戟實為戈、矛聯合體,而柯昌泗拓本的僅是戈部分,所以柯誤作”龍伯戈”收錄。
龍伯戟
晚清金石大家阮元《
揅經室集》有《古戟圖考》一文,阮元在
惠州知府
伊秉綬的《吉金拓本冊》(該書早已不存)那裡見到一古戟拓本(即另一形制的龍伯戟),他認為“今世所傳周銅戈甚多,而戟則鮮,鄭注又多晦誤,為此,便親自依拓本將此戟摹畫下來,故曰龍伯戟中有直刺者,蓋古戟之僅存者,見右圖。
銘文為「龍伯作奔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