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材故居
馮子材故居
馮子材故居又名宮保第,在欽州市欽州鎮白水塘村,是馮子材退居時住所。馮宮保第總佔地面積15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20平方米。包括三個狀如伏虎的小山丘,當地群眾稱為“卧虎地”。四周環以高牆,圍牆內有主建築三進,每進分為三大間,每大間又分為3小間,共9間,27小間,構成了富有特色的“三排九”建築模式。建造時用料講究,室內梁、柱、門窗、匾聯多為珍貴的格木製成。浮雕工精,壁畫色艷,造型端莊,樸實嚴謹。
馮子材故居
故居建於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佔地面積64350平方米,是馮子材重組萃軍開赴抗法前線的總部。居所坐南向北,磚木結構建築,包括三個小山丘,周圍有牆坦。屋分三進,每進三棟,每棟三式,構成富有古風特色的“三排九”的建築模式。面通寬40.5米,通進深45米。主體建築面闊3間,合梁與穿斗式
混合構架,硬山頂,灰沙筒瓦蓋。
2010年9月份以來,欽州市積極響應黨和國家關於免費開放博物館、圖書館及各種文化故居實現文化惠民的政策,劉馮故居等場所開啟了免費大門,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最大限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文化設施利用率,讓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使前往劉馮故居參觀的民眾日益增多,市民得以感受歷史文化熏陶,社會效益也因此凸顯。
馮子材墓位於欽州城東沙埠鄉泥橋村東北的小山丘上,距欽州城13公里,周圍群山環繞,滿目青翠,景色宜人。主墓座北向南,佔地約1200平方米,墓頂用長2米、寬半米的花崗岩刻成一座廟式屋檐。檐下碑前有一對雕刻精緻的盤龍石柱,墓前有3個長5米、寬6米的拜台,左右分列有文仕、武將、獅、虎、馬的石雕像各1對,它們比例勻稱,造型生動,製作也很精巧。墓前橫列獅頭石柱8根,四長四短,刻有對聯云:“萬里干城,一方砥柱;寸心金石,萬世馨香。”。
馮子材故居景色照
馮子材故居
乘15路至萬國廣場站,下車後步行約500米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