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梆子
山東省萊蕪市地方傳統戲劇
萊蕪梆子,山東省萊蕪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萊蕪梆子流行於山東中部萊蕪、泰安、肥城、章丘等一帶,又名“萊蕪謳”。萊蕪梆子包括梆子與微調兩類聲腔。清中期以後,徽班流入泰安一帶;隨後梆子腔亦流至汶上一帶,並逐漸與徽調合流,同台演唱,后梆子與當地語音結合,有相當發展,開始居於主導地位,劇種遂稱“萊蕪梆子”。萊蕪梆子的道白字正、聲硬、音直,唱腔粗獷激昂、剛勁豪爽、高亢奔放,多在高音區,沒有大幅度的旋律變化和音符跳躍。
2008年6月7日,萊蕪梆子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119。
乾隆末年(約1786年至1795年間),安徽徽戲班社——老陽春,循四大徽班進京的道路北上,至泰安西南夏張附近的程子寨王侍郎家定居下來,開始在泰沂山區一帶活動。在此以前,起源於陝西、甘肅一代的“秦腔”,已經河南傳到魯西南,並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梆子腔”(當地群眾稱為“本地梆子”)。粗獷高昂的魯西南“梆子腔”很容易被當地人接受,因而日漸興盛。比“徽戲”等其他藝術形式更符合泰沂山區人民剛直俠義的性格。“老陽春”班為自身生存,開始逐步移植“梆子腔”這種深受當地群眾喜愛的藝術形式。自此,“梆子腔”與徽戲日益融合演變。因後來的演員大都是當地人,受到地方方言等因素的影響,逐步發展變化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萊蕪梆子”。
從清光緒末年到抗日戰爭(約1886年至1937年)爆發以前的五十年間,是萊蕪梆子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當時專業班社數量可觀,流行區域不斷開拓。僅在泰安、萊蕪、新泰一帶,就先後建立了十多個科班,培養了四百多名演員,有十幾個職業班社常年活動。隨著職業班社的不斷增多,其流行區域也逐漸跨出了泰沂山區。東至日照,南到臨沂以南,西到平陰,北到濟南、淄博一帶,常有職業班社去演出,大有蓬勃發展、日漸興盛之勢。然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使這個日趨繁茂的地方劇種遭受了嚴重的摧殘。班社被迫解散,藝人四處飄零。除有少數民間業餘劇團季節性演出活動外,無一個職業班社存留,也無一個科班建立。只有抗日根據地的文工團仍以萊蕪梆子的曲調演唱革命內容,喚起民眾共同對敵。萊蕪梆子日趨衰退,到了沒落的邊緣。萊蕪梆子
1954年1月14日,萊蕪縣召集起五十多名藝術水平較高、在群眾中有一定影響的菜蕪梆子老藝人,建立了“萊蕪國營民藝劇團”,這是萊蕪歷史上第一個國營專業萊蕪梆子文藝團體。1956年,正式改名為“萊蕪梆子劇團”。從此,“萊蕪梆子”這幾近滅絕的古老地方劇種,在黨的“雙百”方針的指引和各級政府的關懷支持下,重又獲得了新生。隨著國營劇團的建立,培養新生力量的方法也由過去的藝徒科班制改為招收學員制。萊蕪縣劇團於1954年、1956年、1959年連續招收了三批學員,共計100人。學員同正式演員一樣,都有了固定工資,享受各方面平等的政治待遇和權利,真正成為劇團的主人。在整理、改編、演出了大量的傳統劇目的同時,學習,移植,創作了大量的現代劇目,並積極上山下鄉,送戲上門,取得了很大的成績。1962年郭沫若副委員長在泰安觀看了《八件衣》,羅瑞卿、楊得志等同志在新泰觀看了《趙連岱借閨女》,並給予了高度評價。特別是《送豬記》的進京演出,使萊蕪梆子開始走向全國。
1967年由於歷史原因,這個僅有的菜蕪梆子劇團被迫解散,菜蕪梆子又遭受了一次毀滅性的摧殘。1974年,按照縣委的指示,在縣文藝宣傳隊(1970年建立)的基礎上,從下放到工廠去的原劇團演員中,抽調回了十多名中青年同志,重新恢復建立了“萊蕪梆子劇團”,萊蕪梆子又獲得了第二次新生。1977年招收了20名新學員,為萊蕪梆子充實了新生力量,萊蕪梆子這個古老的劇種又恢復了勃勃生機。
萊蕪梆子
萊蕪梆子唱腔的顯著特點:一是高亢雄壯、氣氛熱烈,特別是男腔用假聲翻高、往裡吸氣演唱的“立嗓”,和女腔的尾音翻高八度、使用假聲演唱的小嗓,稱為“謳腔”,清亮高昂,餘音縈繞,不論是反映興緻勃勃的情緒,還是表現氣憤難忍的心情,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旋律樸實,行腔流暢,沒有大幅度的旋律變化和音符跳躍以及較長的花腔拖腔,演唱起來吐字清晰,節奏明快,如唱似說,質樸自然;三是長於體現正劇,特別是喜劇氣氛。
萊蕪梆子表演的主要特點:一是粗獷豪放,長於誇張。花臉,特別是二花臉的“推圓場”,手掌撐開,前後推動,整個身體隨之大幅度地前仰後合,靠旗前後擺動,推之見勇,動中見猛,舞台人物勇猛威武的形象栩栩如生,氣派很大;二是樸實生動,生活氣息濃厚。特別是小旦的台步,稍大而節奏稍緩,整個身軀從頭到腳十分協調地一起扭動,上下渾成一體,酷似舊時代的農村少女,使人感到親切、生動,別具風味;三是邊唱邊舞,長於刻劃人物,體現劇情,塑造舞台形象,增強藝術感染力。《三定樁》中陳大爺、陳大媽老兩口邊唱邊舞的表演音樂樸實,節奏歡快,氣氛熱烈,妙趣橫生。
萊蕪梆子的音樂主要包括伴奏、板式和曲牌。
伴奏萊蕪梆子
傳統的伴奏樂器分為三大件:大胡琴,俗稱大提琴,椿木為筒,呈圓形,前端蓋以梧桐板,琴桿粗短,正工四定弦,琴音高昂、清脆、純正,皮弦為內弦,老弦為外弦,戴鐵指用硬弓演奏,自《三定樁》開始,改皮絲弦為鋼絲弦,變鐵指硬弓為皮指套軟弓演奏;作棱月琴,琴面呈八角形,兩面蓋以梧桐板,琴頸短,無品,用牛角撥子戴鐵指演奏,皮尺合定弦;三弦,尺上合定弦。為了克服樂隊音色高、嗓尖的弱點,後來去掉三弦,增加中音板胡,調式定弦同大胡琴,但比它低八度,組成了新的“三大件”。其它伴奏樂器有笛、笙、二胡等。1974年起,還將西洋樂器中的大貝司、大提琴、黑管、長笛等列入樂隊編製,加強了低音區,增加了音域厚度,改善了音色質量。
萊蕪梆子使用的板式共有29個,其中老一代班社傳下來的27個,即大慢板、中慢板、快慢板、過眼腔、哭劍、慢流水、快流水、垛板、吊鑼、快梆子、慢梆子、光才光、緊垛子、頂帘子、慢乍黃、快乍黃、大起板、大載板、小載板、緊板、哭迷子、金鉤掛、呱達嘴、一串鈴、娃娃腔、小放牛、大鋸缸。排練劇目《紅柳綠柳》時,在紅柳《我要綉》的唱段中,新創了一個類似豫劇二八板的板式,定名為“柳板”;在《拐磨子》一場戲里,新創了一個3/4節奏的板式,定名為“柳調”。
萊蕪梆子的曲牌比校豐富,到1991年收集到的有117個。其中主要是老一代班社流傳下來的,也有一部分是後來新創作的。大體可分為嗩吶曲牌、絲弦曲牌和笛子曲牌三大類。
據1954年統計,傳統作品共267個。舊時演出的主要作品為“江湖十八本”,包括《兩狼山》《全忠孝》《玉虎墜》《春秋配》《富貴圖》《虎丘山》等。建國后整理演出的傳統作品有《兩狼山》《趙連岱借閨女》《八件衣》等,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有《送豬記》《三定樁》等。
萊蕪梆子
萊蕪梆子採用當地方言,貼近群眾,且劇目與當地民俗文化因素緊密結合,而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它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展現了民族文化創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並且在一定群體中世代傳承、活態存在,在當地有較大影響。
李長生,男,漢族,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萊蕪市申報。
自2008年起,萊蕪市委宣傳部、萊蕪市文化局每年都在萊蕪市人民劇院舉辦一萊蕪梆子次“萊蕪梆子精品劇目展演”演出周。
2015年9月16至18日,萊蕪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組織舉辦了為期三天的萊蕪市萊蕪梆子戲曲骨幹培訓班,更好地傳承發展萊蕪梆子。
2016年,萊蕪梆子藝術傳承保護與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聯合招收了40名萊蕪梆子學員,為萊蕪梆子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濟南市萊蕪梆子藝術傳承保護中心(萊蕪梆子劇團)獲得“萊蕪梆子”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9年4月8日,萊蕪梆子戲《轅門斬子》在萊蕪區鳳城街道孟花園社區珍珠花園黨建文化廣場上演。
2019年4月19日、20日,萊蕪梆子大型革命歷史故事劇——《鍘刀下的紅梅》在萊蕪梆子演藝劇場上演。
萊蕪梆子
2012年9月24日,萊蕪梆子《兒行千里》獲全國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